每天写1000字散文简友广场

评书连载:《闲话三国》(577)

2022-06-11  本文已影响0人  文生修道
第54回:诸葛亮倚山结寨                  周公瑾借刀杀人(十)

      再说鲁肃脚底生风,急急来到大营寝帐。

      周瑜见他回来,忙打听消息:“子敬,孔明怎样点兵,如何往敌营劫粮,尔可打听明白?”

      “大都督,孔明如此点兵,看得下官怒气冲天,上船同他评理。”

      周瑜想,孔明的点兵法倒是第一次听见。但我叫你去打听消息不要多说多话,怎么又跑到他的船上去了呢?问道:“谈些什么?”

      “我问他劫粮可成功否?他说:‘别人不成,唯有我马到成功。’成功回来,还要与下官畅饮贺功喜酒。”

      “一千三军岂能成功?”

      “孔明他并非去劫粮。他到今夜三更时分,准备喷筒火箭、火药包、用火器具等,到敌人粮寨上,趁敌人不防之际,放一把大火,将大粮烧一个干净。明说劫粮,实则烧粮。你想,他善用火攻,岂不是成功在即?”

      周瑜听完,恍然大悟。莫怪他刚才下帐时说:“破曹兵百万,谁料诸葛亮立此大功。”

      我原想叫他去将大粮偷来,不料他别出心裁去烧粮。偷粮是劫粮,烧粮也是劫粮,这一点我没有想到,被他钻了空子,立此奇功。

      今日既然杀他不成,那末功劳不能被他得天独厚,同样去放一把火,他去,他得功劳;我去,功劳属于我。

      粮是军中之胆,大粮被烧,曹操必败。一旦被孔明立此大功,日后江东百姓肯定这样说:“破曹之功,全仗诸葛亮一把大火。”

      甚至有人会说:“周瑜虽好,哪及诸葛亮的用兵!没有诸葛亮,周瑜还可独掌江东大权;有了诸葛亮,那就相形见绌的了。”这样,岂非反将我以往的功劳被通盘否定?

      周瑜想到这里,又问:“子敬,曹操常劫他人之粮,哪有不防别人劫他之粮?”

      “反而不防。”

      “何以见得?”

      “这叫‘作窃之家,哪有备窃之理?’”

      周瑜想,孔明就是比我想得要深一层,各处都想得周密细致。

      这样看来,一定不能让他去。快点叫鲁肃再去一趟参谋船,将令箭收回来,说道:“子敬,你速去参谋船上,把将令收取回来。本督带兵一万,命韩、周、徐、丁四将,前往聚铁山劫粮。”

      心里还在想,孔明带一千兵能成功,我带一万兵,再有韩当、周泰、徐盛、丁奉四员大将,成功更有保障。

      鲁肃听到周瑜又要收回成命,心里想,都督啊,你的心迹不好。人家孔明不避刀枪,为我江东出力。要去立功,你听说放火烧粮,就要夺取他的功劳,收回将令。如今,孔明他会怎么想呢?既有现在,何必刚才?

      不过再反过来一想,周瑜的做法也有道理,一样的一桩大功十分容易,何必叫他去。吴、刘联兵,主要责任在于我们江东,孔明是刘备手下人,不过相助罢了。我们江东要干这一件事,烧这些大粮,还是有这点能力的。再说,烧大粮,破曹操,这个功劳我们应该去得,不必惊动孔明。鲁肃想完,转身向江边走去。

      望着远去的鲁肃的背影,周瑜心急火燎,考虑着孔明肯不肯将令箭交回。其实不必担心,孔明面对无法解脱之厄,见你周瑜不识好大喜功之恶果,甘愿到鬼门关去抢一桩乌有之功,岂有不放之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