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委会推文留存】圣贤书友会乞力马扎罗·日更专题

菜场里的教育课

2025-02-09  本文已影响0人  瑶言心语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妈妈,你今晚做的牛杂味道真棒!"厨房里飘着白灼花螺的鲜香,我正往焯水的椰菜花里撒盐,突然听见餐桌前传来清脆的童声。转头便看见六岁的kk竖着大拇指,油亮的嘴角还沾着卤汁,眼睛弯成两枚小月牙。

记忆随着蒸锅的白汽袅袅升起。晨光初现的菜市场里,我带着两个孩子穿行在青翠欲滴的蔬菜摊间。往常总是我独自在摊位前精打细算,可今天不同——双肩包挂着的皮卡丘钥匙扣叮当作响,宁宁拽着我的衣角,而kk早已如游鱼般钻进人群。

"今天的基围虾好新鲜!"海鲜档老板在档口吆喝着。kk却径直走向角落的玻璃缸,蹲下。"妈妈你看,花螺在吐泡泡,我想吃这个"他指着缸底细密的气泡串,鼻尖几乎要贴上玻璃。水族箱折射的波光在他脸上流转,倒映出孩童特有的专注神情。

称完半斤花螺,kk主动拎过塑料袋。经过牛肉档时他忽然驻足,砧板剁肉的闷响里飘来卤料的辛香。"老板,牛肚和牛筋可以单卖吗?"他踮脚询问的模样让摊主忍俊不禁。我忽然意识到,这个曾经连芹菜胡萝卜都分不清的小男孩,已经能在案台前准确指出牛百叶和金钱肚的区别。

"椰菜花要选花球紧实的。"kk蹲在菜筐前,像考古学家般小心拨开层层菜叶。摊主阿婆笑着递来塑料袋:"小专家说得对,这种炒着脆甜。"他接过袋子时,我看见他指甲缝里还留着昨天画画留下的蓝色颜料,此刻却煞有介事地检查菜梗切口是否新鲜。

当kk抱着青瓜跑来结账时,菜篮里俨然装着他的美食地图:白灼花螺保留海鲜本味,卤牛杂需要小火慢炖,清炒椰菜花要掌握火候,而生青瓜则要冰镇后切得薄如蝉翼。这些来自儿童味觉王国的奇妙组合,此刻正安静地躺在竹篮里等待蜕变。

暮色中的厨房成了魔法实验室。kk踩着小板凳冲洗花螺,宁宁负责掰椰菜花,我分明看见牛杂在砂锅里咕嘟冒泡时,两个孩子鼻翼翕动的期待。当青瓜片蘸着酱油发出脆响,当kk把最大颗的花螺肉放进弟弟碗里,某种温暖的情愫随着炊烟在空气里蔓延。

"因为是自己选的呀。"面对弟弟"哥哥今天吃两碗饭"的惊叹,kk咬着筷子尖笑。我突然想起蒙台梭利的话:孩子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远超成人想象。那些曾被我认为的"挑食",不过是小美食家们在构建自己的味觉版图。

这让我反思过去的餐桌战役。多少次我把西兰花藏进肉丸,把胡萝卜剁成碎末,却忘了味蕾本就是通向世界的钥匙。当我们允许孩子参与食材的挑选与烹制,他们收获的不仅是营养,更是对生活的掌控感。就像kk在日记里写的:"今天我点的菜在锅里跳舞,妈妈说那叫'咕嘟咕嘟的幸福'。"

儿童心理学家陈鹤琴曾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菜场里的这堂实践课,何尝不是在培养未来的生活家?那些沾着泥土的蔬菜,游动的海鲜,甚至讨价还价的过程,都在编织着孩子对真实世界的认知网络。当kk仔细比较两家档口的青瓜价格时,他学习的不仅是数学,更是生活智慧。

夜幕降临时,kk主动收拾碗筷的身影与晨光中的小采购专家重叠。或许真正的教育就藏在生活的褶皱里——在沾着鱼腥味的塑料袋间,在油盐酱醋的调配中,在允许孩子"犯错"的宽容里。毕竟,谁能说沾着番茄酱的失败煎蛋,不是通往美味殿堂的必经台阶呢?

窗台上的绿萝在晚风中轻摇,明天该轮到宁宁点菜了。我知道,当孩子们握着属于自己的"美食选择权",他们咽下的不仅是佳肴,还有被尊重的甜蜜。这大概就是生活教育的真谛:把童年的主厨帽轻轻戴在孩子头上,看他们烹调出独一无二的成长滋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