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 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4·8】——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此处指人生、生命、道德的“真理”。
【译释一】孔子说:“早上听到(获得)了做人做事的真理,就是晚上去死,也死而无憾。”
【译释二】孔子说:“现在懂得了真理,以往的谬误认识就终结了。”
【译释三】孔子说:“如果早上听到有统治者实施了自己仁政的主张,就是晚上去死,也死而无憾。”
【感悟】
这一句可以说道出夫子一生那种坚定的志向,这个志向出自于广大的心量。
朱子《集注》:“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
钱穆《论语新解》:生而为人,不知为人之道,岂不枉了此生?若使朝闻道,夕死即不为枉活。因道亘古今,千万世而常然,一日之道,即千万世之道。故若由道而生,则一日之生,亦犹夫千万世之生矣。
李泽厚说:“生烦死畏,追求超越,此为宗教;生烦死畏,不如无生,此是佛家;生烦死畏,却顺事安宁,深情感慨,此是儒学。”
一、“道”的本质
“道”,是中华文明传统中在对生命的根本与宇宙自然根本的追求中,实践并体悟、证悟到的展示生命价值的有效途径,是万事万物延伸的规律。
以自然界中的“保护色”为例:如枯叶蝶,它们停息在树枝上,像一片片枯树叶,行人常把它当作枯叶,当人们用手碰它时,它却一抖身体,向空中飞去了,并不象枯叶那样飘落到地上。这些本能到底是新产生的,还是本来就有的潜能呢?科学家发现,枯叶蝶的祖先有的像枯叶,有的不大像象枯叶。像枯叶的个体,不易被天敌发现,不大像枯叶的个体,常被天敌吃掉,这样,经过漫长的优胜劣汰选择、变异,定向性更明显,枯叶蝶就更像枯叶了。进化论告诉我们:特别的环境逼使生存欲望、能力强的突变出特别的技能,可以适应恶劣的环境,那些不能适应恶劣环境的就被淘汰了。
道具体到人的利益,是一种合理的秩序、方法与途径,做任何事情能否成功,都取决于是否知“道”,是否得“道”。得道者,就成为内行,就容易成为成功者;不得道者,就永远都是外行,无法踏入成功之门。天性刚,地性柔,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 商道酬信、业道酬精。
《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万物都有主干和枝节,万事都有起始和结束的必然因果。知道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了解那万事万物发展的主次关系、时空顺序、相互联系,心存正义,这就接近了解“道”的本质了。
二、儒家的道
孔子讲的“道”是“人道”,主要是探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规律,处理问题的方法。孔子帮我们了解人性本身的需要,以及人类发展是否顺利、与归宿是否幸福圆满。
孔子的“道”概括指仁道。分开来讲,有人道,先王之道,君子之道、中庸之道、大同之道等等。 这些道,孔子都是以仁来表达的。这就是孔子所要在人类社会中实现的道。
对于这个“仁道”,孔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从来不动摇,对于道的追寻也是从来没有停止。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无终食物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表达了孔子对于道的重视是超过了对食物和居住条件的要求。
孔子说:“道不远人”。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也就是“道”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参悟到、意识到,能够选择运用。就像人出门走路,总是要有一个方向,人生的路,也需要有目标。《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人道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共同的思想行为准则。人道不修,天道远之。“天人之道”是自然界和生物的关系以及运行和发展规律。天时、地利、人和,“三才”得,做事情就好办了。
我们这一生能闻知这样一种道,是幸运。对于仁道如果不了解,自己往往会生活在自私自利的小圈子里,常常烦恼、痛苦。如果我们修行“仁道”,我们就能够有心力从烦恼中走出来。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看到的生死,是这个肉体在生死,灵魂是可以升华的。孔子在把追求世界大同看得重于生命。人死的时候,要比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境界要高一些,价值要大一些,才算没白来这世上一趟,所以死而无憾。
稻盛和夫说:“地球上……应该说整个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因为有必要存在而存在的,再怎么微小的东西也是如此。”哪怕是伫立在路旁的一株野草,掉落在岩石缝中的一粒种子,都尽力顽强地活出自己的精彩。
读本章,我仿佛看到了孔子那凝重的眉梢上的执拗,也使我明白了,人可以超越自己平凡的生命体!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论语》有20篇约500章,我已经在“简书”发表了近70章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简书”搜索引擎搜“彭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