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教学写作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实验教学初体验

2023-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弘金地尹彦婷

人教版的化学教科书九上的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学生对于化学学习从宏观到微观的过渡单元,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物质探究的思路,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既是对前面第二单元中物质的简单分类进行微观小结,又为第四单元学习化合物、氧化物概念作以铺垫,更为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奠定基础,为质量守恒定律埋下了伏笔。但是本单元接触的新概念和定义较多,并且规律性不强,同时又是一个思维模式转化的关键章节,一直以来学生在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模式建构上存在比较大的困难,基于此,以本单元为核心,设计一节专题复习课,帮助学生进行模型的建构。

本节课以视频为导入,通过中世纪炼金术士的手稿引出“第五元素”,创设研究“第五元素”的组成和构成来的真实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步,首先从概念入手,让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去思考,“第五元素”中的“元素”是不是我们所学习的“元素”,学生能够很轻易地判断出“不是”,这也说明学生对于物质和元素的区分还是比较清晰的。

第二步,从元素到原子,帮助学生梳理原子的构成,及元素和原子之间的关系,这部分的概念主要强调记忆性,并且比较零散和抽象。这里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发动小组的力量,以强带弱,让所有都能够为本节课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此处我选择了倒计时,然后集体回答,但是实际上真的能够保证每个人都完成内容吗?事实是没有办法监控的,这个时候应该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作用,可以在书写后选择小组内互相交换批改的形式,将概念进行落实,然后再通过挑人拍照,通过订正的痕迹来检验落实的是否到位。

经过了一年多的麻吉星辅助教学,我心中一直有一个疑惑,“对于一些更强调记忆性的知识,如何去调动小组的力量去实现呢?”今天经过王博士的指导,让我明白,产生这种疑惑的原因,仍然源于对于学生的“不信任”和“不放心”。不相信他们会自己去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不放心他们能够互相合作,而这些“不放心”和“不信任”也是对于学生自主性的限制。即使是对于毕业班来说,也应该尽快建立起稳定的小组合作的模式。

第三步,进行实验操作环节,在导入视频中已经提及所谓的“第五元素”具有一条重要的化学性质——可燃性。因此,可以通过对一氧化碳、氢气等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反应,迁移到“第五元素”上,通过对产物的验证,来从定性的角度推测“第五元素”的组成。

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首先的问题是指令不够清晰和准确,看似简单的实验,对于“新手”来说仍然还是有比较大的难度的,同时也暴露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够的问题,这些都应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实验之后,选择挑选了其中一位同学的实验记录。

学生实验记录

虽然该同学的记录和结论都是正确的,但是仍然没有做到监控全班的学情,这里可以选择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整合,引导学生去修正自己的内容,达到全员参与到活动中的目的。这里的问题在于我思维的局限性,想当然的认为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者“拿出方案”,而互相监督、合作互补,通过讨论的力量去提示思路,补完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是小组合作的重要功能。

第四步,通过一组数据,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去进行定量的分析,来确定“第五元素”的化学式。

这个环节在设计的时候,我认为应该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而实际上却变成了本节课最大的败笔。我首先倒计时五分钟,一开始发现学生毫无思路,我对学生进行了思路的提示,倒计时结束后,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没有学生会做,72%的学生没有思路,28%的学生有思路但是没有做完,结果让我脑子一片空白。然后我选择了“有思路但没写完”的选项挑人,第一个孩子的思路是错的,第二个孩子的思路虽然对,但是计算出现了错误,最终变成了“一个讲的不如老师好的学生在单方面讲题”的尴尬局面。最终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个问题也只能匆匆一带而过,这个预设完全失去了作用。

课后带给我的疑问就是:“这种难度过大,所有学生都不会”的问题,难到就要绕开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既然学生距离最终的目标较远,那么我们就应该给学生搭上“脚手架”,帮助学生一步一步去达到“终点”。因此,最开始的五分钟倒计时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个也是对于学情的诊断不够,在发现学生出现卡顿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干预,进行思路的调查,面对上述的投票结果,应该选择有思路的同学进行思路提示,而不是详细的计算,然后再进行二次投票,调查是否真的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提示的作用,再根据投票结果去选择让学生自主完成题目,或者选择小组讨论或小组拼图的形式去解决这个问题。

第五步,确定了化学式之后,进行小组合作,搭建分子结构模型。

虽然学生的表现和成果都比较理想,但是整个过程中,又变成了优生单方面输出的情况,一是插片材料提供少了,二是仍然受到了高中有机化学讲授思维的影响,很显然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超出了初中的课程标准,我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建构“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维模式,但是采取这种方式,其实是对学生的思路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效果适得其反。

而后面的两个投票的环节,也变成了无效的生成。

第六步,基于以上的两个分子结构模型,设置了一道选择题进行投票。

投票的结果是正确率为66%,通过对小组投票情况的查看,可以进行选项挑人后进行二次投票,但是一方面因为时间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将投票结果展示给了学生,66%的C选项有一个绝对的优势,这些对学生也是有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次投票会有一个“从众”的心理,这就失去了二次投票的意义。但是今天刚刚升级的2.0系统,很好的规避了这个问题,也让我们很期待对新系统的使用。

第七步,学生已经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鉴定出“第五元素”为乙醇。由于时间关系,在这里结束了本节课。其实在这里,已经基本上完成一次完整的实验探究任务。

从本节课的总体上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反思:

第一,本次教学设计是初次尝试对于实验课的设计,因此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整个项目情境的逻辑和呈现上,反而喧宾夺主,对于学生课堂上的生成和互动关注不够。

第二,学生活动设计太多,导致最终没能完成任务,还不能做到“相信学生”,记忆性的知识应该放在课前通过诊断的环节去巩固,为实验和小组合作服务。

第三,对于小组合作的思路还是要更打开一些,本节课对于小组合作的设计过于强调探究,而忽略了合作。可以通过小组的力量去进行一些简单问题的解决和相互之间的评价,也是对于学生素养的养成。

第四,难度偏大的任务,不能归结于预设的失误和不充分,班级规模较小,因此这种情况更加难以避免。课堂教学的核心在于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不是让学生们看起来“没有问题”。

最后,非常感谢王博士和周校的指导和点评,总是在迷茫的时候给我指明一条清晰的方向,也非常感谢两位小伙伴的帮助和建议,期待下次的进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