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学习《道德经》心得(6)
文/若冰
我在很小的时候,看母亲拉着风箱烧火做饭,常常感到十分好奇,不知道为什么,风箱的一推一拉,就能够让锅灶里的煤炭越着越旺,以至于火苗窜起来很高。
那时候我常常问母亲风箱里面有什么?母亲说里面什么也没有,我不相信,有一天趁着母亲下地了,我在家费了好大劲把风箱搬出来看看,结果真的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密封木头匣子,前面有一个把手,后面有一个小洞,洞上面有一个能够开关的小盖子。
那时候真不知道它问什么这么神奇,为什么空空的一个箱子,就能够把火越吹越旺。
后来接触到《道德经》的第五章,终于知道了风箱为什么空空如也,还那么有能量。
原来这里存在着深奥的“道”,下面就看看《道德经》里是怎么用风箱的道理来阐明“道”的。
第五章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并没有人的思维,所以没仁慈之心,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效仿天地,也是没有偏爱,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生自灭。
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内部看似空虚,其实并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一个人如果把话说绝了,就断了自己的退路。与其如此,不如把话放在心里,保持内心的平静,反而能更好。
政令繁多反而更加使人困惑,更行不通,不如保持虚静。
悟道心得:
不偏不倚
天地没有偏私,他孕育了世间万物,但是它从以自己的喜欢对待万物,不因为某些东西的美丽、漂亮而偏爱它们;也从不因为某些的丑陋、猥琐而憎恶它们,总是让它们按照自然规律去发生、发展,让它们自生自灭。
圣人更是效仿天地,对民众也从没有以自己的喜好对他们有爱憎厚薄,也是让他们完全按照自身的规律自生自息。
这就是道家对“道”的自身实在状态的性质的价值判断。“道”的自身实在状态,只不过其本然性的、如自身所是的一种自然状态,是“自然”的,
既然是自然的,那么就不能用任何人为的方式对它进行任何价值评定 。
“道”的存在是超越于现象的相对性,自然也超越于价值的相对性。因而它无所谓善恶,也完全没有意志,对百姓也不会有爱憎的区别。它不会因为你敬奉它就偏向你,也不会因为你不敬奉它而伤害你,它对万物都是不偏不倚的。
一切万物只有合乎“道”,便能长久存在,不然,则会灭亡。
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对待人、事、物也以“不仁”的态度去看待。要更多的看客观的一面,不要持太多的主观色彩或带有情绪化去处理,对人避免有亲疏远近,对待事物一定要客观公正。
无所谓喜欢不喜欢,首先内心要端正态度,这些事情不会因为自己的主观因素干扰最后的处理结果,这样才是对的态度。
虚而不匮
天地间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它的奥秘就在于一个“虚”字,就像风箱一样,正因为它是空虚的,它才能有不竭的动力源源不断的产生,而且越是鼓动起来,它内部的能量越是向外散发出去。
试想,如果风箱是充实的,它还能有这种动力产生吗?当然不会!
人类能够生生不息的奥秘,也在于虚怀若谷的品德。像“盅”一样保持虚空的状态,才能够使生命更富有,生命力更强。如果太盈满,反而就会没有动力。
少言守中
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把花说的太满、太绝,如果是这样,就会把自己逼向绝路,没有回旋的余地。
现实生活中,你如果思虑太多,想到事情太复杂,就会伤神;如果说话太多就会害自己,言多必失,祸从口出,这都是说明一个人话多的害处,现实生活中因“多言”害身的实例很多。
懂得“道”的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都能掌握“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的度。明白自作聪明、自我夸耀都属于躁动。
所以,“守中”是最大的生活智慧,守中是为了防止躁动和多言,躁动则灭,多言则穷。
做到少私寡欲,让万事顺其自然。
联系到团队治理方面,这个“多言”,就是各种制度、各种法令条例等条条框框太多。
就一个企业而言,制定太多的规章制度,看似好像是为了企业严格要求员工,其实同时也伤害了员工的自觉主动,要求制度太多就让员工有被抽鞭子赶着走的感觉。
这样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对工作的追求和热情,人做事最大的原动力永远都是发自于自己的内心价值观的驱动,就好像一个人永远都不可能被别人说服一个道理,人其实都是自己说服自己。
不是说不要制度,而是应该尽量用少的制度约束,用更加贴近人的本性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即无为而治!
以上是对《道德经》第五章内容的粗浅理解和感悟,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