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知非持赞福利社点赞评论专题简书读书领域候选推文专题(梦里风铃)读书笔记

唐代文学||浅析李白的乐府诗

2023-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佛晓星辉

唐代,它曾经是我国历史上无论是政治军事的强大,还是经济的繁荣,都是一个最为辉煌的时期。

唐代国力的强大,又为唐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方面唐朝统治者对于外来文化的兼容(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纥陵氏、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展,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国力的日益强盛,也为士人拓宽了人生道路,唐代士人普遍持有恢宏的气度与积极进取的胸怀,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所以出现了众多的大师级人物,创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景象。

唐代绘画、书法、雕塑、音乐、舞蹈等的繁荣,佛教艺术的高度成就,也都影响到文学的发展。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当然是诗歌,到了开元、天宝的盛唐时期,唐诗全面繁荣,发展到了巅峰,可以说它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唐诗中的佼佼者非李白莫属,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是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思想兼有儒、道、侠、纵横等多家成分,而以儒、道为主,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他性格豪迈,具有非凡的自负和自信、豪放洒脱的气度。他的诗歌集中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情感,也多方面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现实和精神风貌,具有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

李白还成功的创造性地运用一切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使他的诗有着澎湃的激情和神奇的想象,气势浩瀚,变幻莫测的壮观奇景,达到了内容和艺术的完美统一。

01

李白继承了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而且又有对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

汉乐府最早成立于汉武帝时期,主要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者用文人的诗来配乐,供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把收集来的这些诗歌进行整理,就叫做“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魏晋时期,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的文人模仿这种形式所做的诗,就叫做“乐府诗”。

在李白的诗歌中,有大量的乐府诗,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收有李白乐府诗149首,其中80%以上为古题乐府,少数新乐府辞格调也多近古乐府。

李白一方面是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则是借用古题,把引发的感触和联想,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李白的这一类乐府诗,虽说是拟古,却处处有“我”的存在,呈现出他人无法摹拟的个性特色。如《行路难》。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岐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诗是作者在天宝三年(744)被迫离开长安时所作。

《行路难》是古乐府的旧题,多用来写道路的艰险,歌咏人生的不易,李白用这样一个乐府旧题,写出他自己的心声,也写出了那个时代的心声。

诗从饯别盛宴写起,面对美酒佳肴,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一连串的动作,形象地显示出他心绪的极度苦闷和茫然。

"欲渡"二句承"心茫然"而来,以自然道路的艰难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险,把诗人在现实当中满满的希望推到了低谷。渡河不成,登山也不成,做任何事情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成果。

"闲来"二句感情又由伏而起,在历史的联想中又寄寓着失望中可能还有的希望,表明诗人的心志始终不灭。

接下去的四个急促的短句,是诗人从憧憬中回到现实后,不免产生的强烈叹息:世上的道路千千万,却没有一条道路是属于自己的。

最后两句在经过了前面的反复回旋后,诗人的境界大开,借用历史典故,希望自己也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唱出了充满理想信心的最强音。

现实和理想的深刻矛盾,以及诗人积极强烈的入世态度,对功业理想的不懈追求,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诗中交织着诗人的失望与希望,迷茫与追求,情感如长江大河,起伏跌宕。同时又运用夸张、比喻、象征、历史典故等表现手法,大大增加了全诗的情感表达的力度。

李白毕竟是李白,他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就是因为他不管遭遇多少困难,不管面临多少岐路,他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他的人生主导方向始终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

02

我们还是接着上面李白《行路难》的话题,继续说说李白在继承汉魏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他大量沿用乐府古题,或用其本意,或另出新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体现了他诗歌创作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征。比如他的《蜀道难》,就是按照乐府旧题创作的又一首名作。

《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时的悲愤。他用这一古题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在诗中再三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也暗示着自己成功之路的艰难。

蜀道难

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在这首诗中,首句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连用三个带有声音的“噫吁唏”字表示惊叹,接着"危""高"复出重申前义,又分别缀以惊叹助词"乎""哉",用强烈的咏叹和高度夸张的比喻,突出蜀道的艰难,接着以主旨句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创造出一种笼罩全诗的气氛。

接下来,驰骋丰富的想象,用"蚕丛及鱼凫"开辟蜀国的古老传说,"四万八千岁"都未能"与秦塞通人烟"侧面烘托蜀道之高峻。

又以"鸟道"侧面烘托人迹罕至,五丁开山辟路的神话故事,再次渲染蜀道山势的高危。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同川",诗人似乎站在半山腰,看到有六龙驾的太阳也在此绕道而行,俯瞰下面波涛汹涌回转倒流,这是以水势衬托山势。

接着又以善飞善攀援的黄鹤、猿揉做侧面烘托,连健飞的黄鹤都飞不过去,矫健的猿猱都眉头紧锁。本节主要通过正面和侧面烘托为主,极言蜀道山势的艰险。

接下来,以询问的口气引出下文,似乎隐含着有去无回的口气。与此节末尾遥相呼应,一句一劝,也是从侧面渲染其险。

中间"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旅途中所见景物渲染,加深开头暗含的可能有去无回的意味。

中间插入对西行之人“仰胁息”、“坐长叹”、“凋朱颜”的描写,把自然的蜀道之难写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最后小节引出了剑阁雄关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环境的险恶,既然此地如此险要,自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以此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某种忧虑和对友人的关心。

这首诗最能体现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反复咏叹的格调。

李白以变化莫测的笔法,高度的夸张,超级的想象和神话传说等融为一体,多角度、多层面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水画卷。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在诗中三次出现,构成强烈的感情色彩,构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也造成了回环往复的艺术特色。而且在这首诗中还大量运用了散文化的句式,诗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参字错落,变化自如,形成了行云流水和奔腾回旋的动感。所以说,李白的歌行,完全打破了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

这首诗的寓意也是极其深刻的,李白再三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对于蜀道高峰绝壁、万壑雄奇的喧染,也是诗人对于世道艰险的渲染。

这首诗自问世以来被广为传诵,贺知章就有:见此“读未竟,称叹者数回,号为谪仙”的赞叹。

03

李白的《将进酒》,还是用的乐府旧题《鼓吹曲·饶歌》,含有以饮酒放歌,抒发人生苦短之意。

他把自己的个性气质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之中,来抒发自己的胸怀,也写出了时代的胸怀。

这首诗是作者在天宝十一年(752)所作,此时,李白在好友元丹丘的嵩山颍阳山居做客,在座的还有好友岑勋。

李白一边和这两位好友喝着酒,一边告诉他们:你们喝着酒,酒杯不要停,听我给你们唱上一首歌,你们竖起耳朵好好听。

这三个好友推杯换盏,喝个不停,也聊个不停的画面,就像一幅山水画一般,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开头四句写悲。落笔从黄河之水写起,以黄河水东流"不复回"隐含年华易逝、青春难再的感慨,以水的不复回来比喻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诗人为什么对时间感到如此紧迫呢?因为在当时作者诗名很响,但仕途仍然看不到希望。

接着六句写欢。虽然官场并不"得意",但人生"得意"的事很多,比如朋友相聚就是人生一大快事,大家何不高高兴兴、痛痛快快地喝一场呢?于是豪情勃发,"烹羊宰牛",并且要饮"三百杯"。主要是写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以及自己的才华必为世用的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惊人之句,就是诗人在那个时代的宣言,他也是以此来鼓励和鞭策自己的。

紧接着,李白面对岑夫子、丹丘生(岑勋、元丹丘)他的两位好友,发着怀才不遇的牢骚,表达着对现实的不满。

作者还特别举了一个例子,陈王曹植,当年在洛阳西门之外的显贵场所摆下酒宴,要喝他个痛快,其实也就是说,无论多少高官厚禄,都抵不上今天的这三百杯酒。

最后写诗人要将"五花马,千金裘"都拿来"换美酒",这时的李白豪情狂放到了极点。但这也并非虚言,因为诗人说过"千金散尽还复来",但这是艺术的真实,实质上,表面上写要借酒浇愁,实则在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至此,再用"同销万古愁"来结束全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这首诗笔酣墨饱,感情充沛,语言夸张,诗情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慨,再转狂放,最后于"万古愁"结束,痛快淋漓,最能代表李白豪放浪漫的诗风。

这首诗表面上看上去有些消极,但他最终带给我们的是奔流到东海,与朋友举杯对月的洒脱情怀。他即便是发牢骚,诗情依然是豪迈的,依然是充满着理想的色彩。

04

《长干行(其一)》仍然是李白的一首乐府诗,是以女子的口吻诉说了一个商人妇的爱情和离别的故事。

乐府旧题《杂曲歌辞》,本为江南一带民歌,内容多写男女恋情,表现商人妇的生活和情感,也是乐府民歌的一个重要内容。

李白的这首《长干行》,虽然沿用乐府旧题,但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大大提高了一步。

诗中巧妙地将叙事和抒情结合起来,塑造了一个商家少妇的动人形象,广受读者的喜爱。

长干行(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千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此诗可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道通过女子回忆自己与丈夫少小相识、两小无猜,又以几件典型的事例描绘出两人无忧无虑的幼年生活,写出二人深厚的情谊。后来自然而然结为夫妻,恩爱有加,婚后的女子更加端庄,炽热情深。

后一部分是诉说大夫远行经商后,女子自己的苦苦相思之情。其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现实。

在写法上,这首诗以年龄为序结构全篇,首先是对儿时的生活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现在都已化为成语,广为人们所习用。

其次写初为君妇时的情景,着意刻画了新娘娇痴羞涩的情态,笔调十分传神细腻。

婚后的感情,侧重于心理描写,并借用"尘与灰的比喻、"抱柱信"的典故和"望夫台"的传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加了感情的含量,真实感人。

再次,写丈夫远行经商,着重描写途中瞿塘暗礁滟滪堆,五月间的险恶环境和两岸哀猿长鸣的悲凉气氛,不仅说明了丈夫远行的艰难困苦,更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和忧愁。

最后写别后相思,主要采用的是情景交融的方法,绿苔、落叶、蝴蝶的种种情境,都能引起女子缠绵婉转,哀怨感人的相思情。

诗的最后,用寄语的方式盼丈夫归家前预报家书,想象着自己将不辞远道前往迎接,久别重逢的喜悦,浪漫奔放的场面,充分表现女主人公的痴情。

全诗质朴自然,以当时极为典型的生活片断,来表达女主人公细腻复杂的思夫心理。

05

李白的绝句也深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在他的159首绝句中,有45首是拟乐府民歌所作的,占了近1/3。如《静夜思》。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其中浓浓的思乡之情引起天下人的共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