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及数理逻辑思维培养月儿飘舞教育

应试教育是“假教育”——功名+利禄+暴力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162人  诺博中考集训基地

我们谈到在应试教育中学到的是“假数学”,有人认为何尝数学是“假”的,其他各个学科又有哪个学科是“真教育”呢?甚至应试教育本身就是“假教育”。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问题,这里提前声明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本人认为的“真教育”和我们日常认为的“教育”是有差异的。

我们日常认为教育含有“教化”和“管教”的意思,这里“真教育”则是更多是指“education”。这二者的区别也恰恰是现代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之间的差别。

我们不从词源上说“教育”与“education”之间的差别,我们从现代教育理论和我们日常教育的点滴说起。

每一个老师、家长在一开始对孩子“教育”的时候,就说“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可见我们的教育的起点是“功名”。家长和老师给孩子说的第二句话则是“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就吃喝不愁了”,“好的话可以当个一官半职,爸妈也就跟着享福了”。这些话估计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几乎每个人的老师和家长都给自己说过,当了老师和家长之后几乎也都给学生再次重复。

可见,我们当前教育的起点,是从“功名利禄”出发的。为了“功名利禄”孩子吃多大的苦、遭多大的罪都是应该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同时我们的教育是从“教化”和“管教”演变过来的,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手段也非常简单,就是“管”着学生只学习和“升学”有关的,任何和“功名利禄”无关的都“管”着不让接触。我们可以从学校反对学生“玩”,反对学生“看电视”、“玩电脑”、“用手机”可见一斑。“升学”的风向一变,电脑就“堂而皇之”的进入了学校。

正是教育具有“管教”的一面,教师和家长可以使用“体罚”和“羞辱”的方式来“管”学生。我们传统中,管教的手段非常少,要么是“说教”,要么是“不打不成器”,说教固然有动之以情说之以理,但同时也无法避免的存在着“辱骂、羞辱、讽刺、挖苦……”甚至后者使用起来更为便利,以至于家长们把学生交给老师的时候常常会说“孩子交给您了,要打要骂谁你便”。当言语无法让学生按照教师“管教”行事的时候,“体罚”就随之而来了。在体罚泛滥的年代,当教育部明令禁止体罚的时候,无数老师抱怨没有了“惩戒权”不会“管”学生了。

通过“升学”中的“功名利禄”为起点,利用言语暴力和身体暴力的“管教”手段作为保障的应试教育主宰了当今的学校和家庭教育。

“真教育”是什么限于篇幅后续再提,希望这篇文章让大家对假教育是什么能有所辨别。

image

有一个叫詹森的运动员。 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自己倍感挫败,他人也倍感失望。

心理学上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而陷入詹森效应的孩子,人生往往会错失很多的机会,甚至影响人生所能到达的高度。

如明明成绩优异,却在中考、高考中严重失利。

image

或许会有家长不以为然,说:哪有那么夸张,只要能力足够好,孩子的未来就不会受影响。

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希·福洛姆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把学生们引进一间小黑屋,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紧接着,他打开了一盏灯,在微弱的灯光下,学生们看清房间的布置后吓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这间房子的中间有一个很深的池子,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一条大蟒蛇和三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咝咝”地吐着信子。而刚刚,他们竟踩着这个池子上方一条很窄的木桥走过去。

福洛姆看着他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

学生们吓得不敢作答。看到这种情况,福洛姆再次打开房间的灯。原来,小木桥的下方装着一道安全网,只是因为网线的颜色极淡,不仔细看就看不出来。可是,学生们仍然不敢走过去。

由此可见,心态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一开始没有看到桥下情况,大家心态坦然自若,桥很容易就走过去了。

可是,当桥下的毒蛇给大家造成了心理威慑后,大家纷纷失去了正常的心态,方寸大乱。明知安全,也仍心有余悸。纵使桥再容易走,如果无法掌控自己的心态,都会让自己止步不前,能力受到自我限制。

所以,家长如果希望孩子人生不受限,一定要让孩子摆脱“詹森效应”的困扰,一定要引导孩子摆正好看待人事物的心态。

那么,到底都有哪些因素造成孩子陷入詹森效应呢?

一方面,压力大,缺乏自信心,临时产生怯场心理。

如上文的黑屋实验,由于被眼前的现实震慑到,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束缚了自己潜能的发挥。

另一方面,得失心过重;

如那些小考考得好,大考考不好的孩子。由于平时“战绩累累”,或者因为某种欲望,于是形成了一种“只能成功不准失败”的思维方式,给自己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包袱。

当然,还有一种是天生遗传,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命”。

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确生来心理素质就存在了一定差异。可是,这并不代表不能通过后天改变。

如果孩子天生就是特别容易紧张的性格,家长要引导他不要抗拒,学会坦然接受。更要潜移默化地灌输他“永远只和自己比”的思维方式,让他能更好地在各种挑战面前保持良好心态。

排除天生遗传因素,家长们可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摆脱“詹森效应”呢?

1、鼓励孩子,给予信心;

很多孩子的潜能真的很大,可是由于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而无法突破。家长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多鼓励孩子,给孩子树立自信。

2、多带孩子出去旅游;

所谓少见多怪。多出去走走,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看过了万千世界,心态往往会平和很多,也能更客观地看待和接纳人事物。

3、定期带孩子参与挑战活动;

如马拉松、攀岩、潜水等。通过挑战有一定危险系数的活动,会让孩子的抗挫力更强。当然,这一些要有安全保障,并在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之下去做。

4、接纳孩子的情绪,并引导宣泄;

很多家长在孩子考试前会说“别紧张”等话,但事实上,这种话只会更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情绪不正常而气馁。

如果在比赛或者考试前,孩子出现了紧张、焦虑、失眠等情况。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很正常,说明你很重视。可是,我们不需要夺得名次来证明自己多厉害,只要勇敢参与了,认真对待这个过程了,结果并没那么重要。

另外,也可以引导孩子通过散步、拳击等运动来缓解负面情绪,让自己的不安得到宣泄。

5、家长的行为要平常;

有些家长在平时不给孩子做早餐,会安排孩子做家务,可是在孩子考前或比赛前,就会突然早起给孩子做早餐,拒绝孩子做家务,甚至监督孩子学习。

这些反常的行为,其实都会给孩子传递一种“我很重视,你不准失败”的信息,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总而言之,绝大多数孩子陷入“詹森效应”,都是由于家庭环境以及父母教育的方式造成的。

改变这种困境,家长一定要从自己做起!

image.gif

另外,我见过很多父母会以父母之爱作为对孩子学习进步的激励。如“你考第一名,爸妈周末就陪你玩”等。

心理治疗师雅基·马森曾说:好的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这是孩子对抗外界压力,调节自身情绪最好的方式。**

反之,当父母无意识地用本该给予孩子的爱和陪伴作为让孩子学习进步的激励时,就会让孩子潜意识里发现,父母之爱是一场交易,只有学习成绩好,才配得到父母的爱和陪伴。

当她学习成绩下降,或者表现不好时,她就会不自觉地陷入恐慌和焦虑的情绪之中,变得患得患失。

而一旦陷入这种情绪里,她就会在“詹森效应”里越陷越深。

所以,家长们千万别以父母之爱作为对孩子学习进步的激励。

而如果孩子自己提出:这次考试会争取考第一名,爸爸妈妈陪我玩。

请你一定要认真地告诉孩子:考第一很辛苦,压力很大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压力过大,你只要尽力就可以了!再者,爸妈爱你,并不是因为你成绩好,仅仅因为你是我儿子/女儿,爸妈忙完手头工作就会陪你玩。

总之,要尽一切可能减少自己变成孩子成长的负担。毕竟,爱最能给予孩子力量,也最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培育一个孩子,任重而道远,切记且行且学习!
那教育子女最省力的办法是什么?

image

孩子的学业只有稳扎稳打才能根基牢固。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捷径可言,但有一件事是所有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花精力去做的,就是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努力扶植孩子心中勤奋的小苗 ,浇灌、松土、施肥、除虫,“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教育子女最省力的办法。

我建议家长要钻到孩子心里去,挑动孩子自己斗争自己。到孩子心里去扶植起孩子心里勤奋的一方去战胜懒惰的一方。

1· 找到孩子心中勤奋的小苗

我曾经教过一个转学来的学生叫张军,是全年级倒数第一名。刚到我班的第二天,张军没完成我留的作业。我想,我跟张军还不熟,决不能轻易批评他,也不能像要求原班同学那样严格要求他。如果这样训斥:“你凭什么不写作业?”“别人都写了,你怎么敢不写?”“你是不是不把老师放在眼里?”说这些话,不仅我很累,没有效果,还容易把张军推到自己的对立面。

我发现张军没写作业,便找他谈话,到他脑子里去找另一个勤奋的张军。我说:“张军哪,咱们刚刚交往,彼此还不了解,咱们聊聊吧!你到老师班来的那天,听说留了作业,当时你很想立即就写,可拖拉的思想说:在学校先轻松一会儿,回家再写吧!到了家又想写作业,拖拉的思想又说:吃完饭再写吧!吃完饭拿出书和本子正想写,电视里放好节目了,拖拉的思想又说:看完电视再写吧!等看完电视,再想写时,又实在太困了,就想明天早晨再写吧!没想到早晨起来晚了……”

我还没说完,张军就说:“老师,我真是这么想的,您怎么知道呢?”我说:“懒人的心理一般都这样。本来都想勤奋,就是没有办法管住自己拖拉的心理。结果拖拉的心理越长越粗,越长越壮,在心灵的田野上占了好大地盘,勤奋对它也没办法了。”

张军说:“老师您说得太对了,我也想治治自己的拖拉病,就是想不出好办法。您能帮我想办法吗?”“老师当然要帮你,但要紧的还是你自己去扶植自己心灵中那些勤奋的树苗。你有那么多想写作业的脑细胞,还战胜不了拖拉病?”“怎么战胜呢?”张军问。“要紧的是不给拖拉的大树浇水、施肥。什么是拖拉的水和肥呢?就是时间。拖拉刚一闪出念头,你及时对它说: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先写点作业。心里不静,就先挑喜欢的学科写,先挑简单的题来做。写了一会儿,有点累了,拖拉又来捣乱,你仍不给它时间,而是想:我先练练字,我再写一点自选作业,明天再跟老师商量。这样一点一点,拖拉没有了时间,断了水,断了肥,过些日子就枯萎了。而勤奋的小苗呢?因为一秒一分,一点一滴地做实事,等于浇水施肥,逐渐就长高了,长大了。”

2· 教育孩子最省力的办法,就是用孩子的“勤我”战胜“懒我”

再有就是作业。我不让张军做和大家相同的作业,而是同他一起商量适合他的作业。因为从他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一点一点攀登知识阶梯,没过两个月,张军也和全班同学一样,每天写作业,每天写日记了。

引导孩子培植心灵中勤奋的树苗不能急,不能一下子希望它长很大。只要孩子一点一滴地做事,开始一点一点地写作业,就比不写强,就比把时间的水和肥浇灌在拖拉的树上强。不怕慢,就怕站。要让孩子做完一点简单的作业,再引导他做第二处简单作业。家长也可以跟孩子的老师商量,请他帮助留一些适合孩子实际的练习题。与其让孩子做更难的题,抄完以后还是不会,或是干脆不做,厌学恨学,还不如从孩子实际出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孩子的成绩也能有所提高。

我觉得教育孩子最省力的办法,就是看到孩子心灵深处的两个自我,然后用孩子的勤我战胜懒我,善我战胜恶我。孩子内心深处,勤懒两种思想发生冲突,斗争起来了,倘若好思想赢了,我们便坐收渔人之利。倘勤思想斗不过懒思想,我们则伸出手去帮一把,帮他想想办法,出出点子。这时孩子会觉得家长很亲切,能体贴他,理解他,是他的助手。

3· 得找到孩子内心不愿犯错的“自我”,才是教育好方法

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两军对垒,倘到对方堡垒中去分化瓦解,找自己的助手,拉一派,打一派,就非常容易取胜。这些用于打仗的战略战术,也有一部分适用于对子女的教育。

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批评孩子时,都要到他心灵深处找到他的另一个自我,一个不愿犯错误的自我。找到了好的积极上进的脑细胞,孩子才觉得家长亲近,家长看问题全面,家长理解自己的心。然后跟孩子一起商量,用心中的勤奋战胜懒惰的办法;用尊重别人的脑细胞,管住对人没礼貌的脑细胞的办法;用仔细认真的自我,去捆住马虎大意的自我的办法。

这样用孩子心灵深处的能源,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显然是节省能源的方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