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让我们一起来做心的链接

2023-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栀橘

2023年读完的第六本书: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作者:美国.阿黛尔/伊莱恩

这本书其实去年疫情期间有看完,但因为没有做笔记,今年再翻开,忽然发现很多干货都被我忘记了,更别提实践运用了!

于是再看一遍,把一些重点梳理,记录如下。

共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1/“回应感受”是所有技巧的基础

2/孩子有好的感受,就有好的行为。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 噢…,嗯…  这样啊…  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或者重复孩子的话/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3/孩子并不需要我们认同他们的感受,而是需要我们回应和了解他们的感受。

 

--认同,也许能让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却妨碍他们对自己的反省。

 

--接纳和回应,可以让孩子积极思考问题。

4/当我们给孩子提供建议或者立刻见效的解决方法时,其实,也就剥夺了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5/成人对某种事物经常抱有不同态度和感受,例如既喜欢又不喜欢,孩子也一样,并且有其内在的理由。只是孩子是感受型,他们只能感受到“矛盾”点,却不能分析。矛盾点有时候让孩子抓狂或哭泣,因此难以正视自己的感受。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同时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

第二部分,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2.1孩子不愿意合作,是因为他们和我们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2.2尊重孩子是合作的开始

2.3家长如何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可以试着对换角色,想象自己是孩子,听到父母的话感受是怎样的

2.4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提示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说出你的感受

-写便条

第三部分,代替惩罚的方法

3.1惩罚孩子 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处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

3.2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烦的制造者 要把他们当做解决问题的积极参与者

3.3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

--请孩子帮忙

--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

--表明你的期望

--提供选择

--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采取行动

--让孩子体验错误的自然后果

3.4“每次生气的时候 把事情说出来”

第四部分,鼓励孩子自立

如何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自立的人?

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让他们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

让他们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第五部分,学会赞赏孩子

1/在家里得到赞赏的孩子,更愿意为自己设立较高的目标

2/赞赏需要谨慎,善意的赞赏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拒绝。

3/做父母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学会如何及时称赞孩子做对的事情。

4/赞赏孩子的技巧

--描述你看见的

--描述你的感受

--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第六部分,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

1/孩子原本是清白的,在不知不觉当中被安排扮演某种角色。切记: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2/尽量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给他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尝试“解决问题”。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自己,打破局限。

用新的眼光看待他,用新的方式对待他。

3/“永远都不要低估了你的话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力。”

第七部分,实践与补充

01/

父母应该改变旧习惯,用新的方法和孩子说话。学习一门“新语言”并不容易,至少改掉口音就很难,但对我们的孩子来说,这会成为他们的母语。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02/

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去伤害别人。

不说伤害人的话,也是可以表达愤怒的。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03/

我们不需要保持平静。我们可以表达所有的感受,只要记住:描述我们自己的感受,传递出信息,而不要去攻击孩子。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04/

用尊重的方式来描述自己的感受,并且表达自己所设的界限。这是在任何人际关系中都有用的工具。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05/

当批评的话语脱口而出的时候,如何转化为赞赏,这是家长面临的挑战。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06/

父母容易对孩子不恰当的行为向外人做解释,而这些孩子都能听见,这相当于给孩子贴标签,让他们陷入一个角色当中。

“等他准备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万能短语。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后记

“等他准备好”。

在这本书里,这句话让我感受很深。平时我对孩子不满意,孩子爷爷总和我说:“她还太小,不要对她要求太高。”我总是当成耳边风,从来没有好好体会这句话。

但最近我对这句话有很多的思考。

--她是否准备好了?

--一件事,别的孩子可以,她就非得一定要可以吗?

--每个孩子是不同的,对吧?

--孩子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我能做些什么呢?(陪伴,引导,耐心…)

当我一句一句的问自己,那些我找不到答案的难题就出现了解决方法。我不再钻死胡同,不再难受,也不再过分焦虑。

我想,父母可以为孩子做的唯一事情也许就是耐心等待,等待他准备好。种下一颗种子,静待发芽,开花。

我们在做别的事情可以不强求,不违背自然规律。可是我们在对待最心爱的孩子的时候,却往往违背了自然规律,对他们强加压力,多可怕!

~end~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