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教育的一点思考

2021-02-16  本文已影响0人  宁城高考陈小明

2021年2月15日

    今日和爱人及其亲戚论孩子的教育问题。爱人与亲戚论孩子应如何看护学习;有说:孩子回家后应眼盯着孩子写作业;有说:把老师发到手机上的作业一条一条抄写,让孩子写一项划一项,不能让孩子接触手机;有说:孩子说自己安排,不用家长安排具体做什么,他只会安排偷懒,磨磨蹭蹭十一二点了还没写完作业..........

如此种种,每个问题都藏着家长的忧虑。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车轮滚滚成就了无数人,也甩下了无数人。自己被甩下就甩下吧,年龄大了,不在有所求了,不能让孩子也被甩下,而不被甩下就只能费(奋)力奔跑了。当然每个阶层所处的机会不均等,不作比较。只说我们这个人数众多的金字塔底部人群,用力奔跑确实能超越无数人。

然我们的孩子学习到的能力和知识是十年后被有用于社会的。十年后的中国和世界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历史的车轮碾压什么群体是从不心慈手软的,我们压错了宝,代价巨大。

  就现今世界而言,有着大致的分工:美国负责创新,欧美负责高端制造,中国负责其他的所有制造业,印度负责向硅谷提供IT人才,中东负责石油,澳洲负责铁煤,非洲最happy,最近也被中国拉入欲望开发(简单分类,不必过分认真)

在中国,庞大的理工科人才把中国推向了世界工厂的巅峰,而中国工业的发展:从海尔、容声引进国外淘汰的生产线,到如今华为中兴的芯片症结,中国工业的模仿跟随已经到了山重水尽之地。中国如何布局解围,自有高层设计引导。而针对十年中国转型后的国情,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思路给孩子?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许是我狂妄自大的杞人忧天,然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开放四十年,我们一直在模仿,从未去超越,现在我们到了人家不让我们模仿的时期,未来我们优秀到无人可仿时,如何去模仿呢?未来中国在保持建立在优秀的学习能力基础上的制造优势的同时,一定会加大创新能力的教育与开拓。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已经在进行中,我们不能只培养过去和现在需要的人才,还应着眼于未来,因为我们的孩子生活于未来,有用于未来,至于未来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更多元化,而各行各业的创新性人才一定是最为稀缺的。而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值得思考。

以下引用:

人工智能或将在2040年,达到普通人智能水平,并引发智力爆炸。

到达节点后,人工智能或将实现瞬间飞跃。

人工智能专家普遍认同,人工智能不可能锁死在人类智力水平上。它将超越人类,变成我们无法理解的智慧物种。

科学家描述中,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花了几十年时间到达了幼儿智力水平;在到达这个节点一小时后,电脑立刻推导出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而在这之后一个半小时,这个强人工智能变成了超人工智能,智能瞬间达到了普通人类的17万倍。

这就是改变人类种族的“奇点”。我们,极有可能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最后一批人类。

一个超人工智能,一旦被创造出来,将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强物种。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只能屈居其下。

甚至,我们可上传记忆,与AI神魂合一

20年后,我们考虑的可能不再是逃离忧伤的北上广,而是逃离这个星球。

斯坦福教授卡普兰做了一项统计,美国注册在案的720个职业中,将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在中国,这个比例可能超过70%。

这段文字会不会引起你的恐慌呢?李鸿章:我们面对的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有点忧郁,对未来充满恐惧,因为我完全不知道她会是什么样子。又对未来充满期待,因为她大概率的会符合人性。但我们对孩子未来的设想会不会狭隘了呢?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最应该听听孩子的想法,他愿为田舍郎还是想登天子堂,也许孩子自己的选择才是最正确的。当然父母的终点是孩子的起点,先提升自己吧。这也是阶级固化的底层逻辑。

此文不提供答案,也提供不了答案,仅限思考。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