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 日更第十五天
2021-01-21 本文已影响0人
回归本心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以上是老子的话,虽然讲的“宠辱若惊”,其实在说“宠辱不惊”。为什么要宠辱不惊呢?因为宠辱乃身外之物,是别人对你的外在态度,但不是你自己。外在的态度对你自己没有任何改变,你还是你。你有了身体,才有了“患”,如果没有身体,何来的“患”?如果你能把天下人当作自己的身体,就可以把天下寄托于你,如果你能像爱你的身体一样爱天下人,就可以把天下托付于你了。
前者讲的宠辱不惊,后者讲得是”无我“,如果你能明白世间万物,就连自己也不是实际掌握拥有的,其实就没有什么能伤害到你。美国一学家曾讲过人的五个需求理论:生理、安全、归属、爱、自尊和自我实现。可发现,前四者为外在因素所带来的,而后者就是自我的一个最高阶段。用自己的能力来给自己带来的一种内在体验,这时才接近最真的自我。这时候,你就不会再计较外在的财富、荣誉,宠和辱,更专注的是自己得内在体验,自己带来的一种愉悦和满足。一句话,不要在乎一些人的评价和态度,做好你自己该做的即可。
后者的”无我“,不要把自己囿于一个现有的身体思维里,我是家里的人,我是单位的人,我还是社会的人,我又是天下的人。家、单位、社会、天下都是我存在的空间,我要为家、为单位、为社会、为天下而做事,为了他们的振兴而努力。比如,我现在的单位因为是一个业务股室,和局里其他股室有着自然而然的区别。自开创以来就这样。我可以为了我的这个小存身之地,做出自己该做的事情,让单位因我而光荣,让单位因我的自我实现而受到尊重。这样也是一种“无我”吧。
忘掉自己的外在的物质和态度,认定方向,付之行动,实现自我和存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