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知己知彼---日本

橙色日本之时空漫游(一):从二条城的菊纹说起

2017-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湛山

日本京都的名胜二条城,全名“元离宫二条城”,在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遗产的含义,我想,至少应包括两点:一则,建造时即汇集和代表当时的巅峰文化艺术;二则,虽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换,却有幸保存完好。

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足以说明二条城的价值。

二条城最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

战国时代,织田信长在室町幕府末代将军足利义昭的居处,开始兴建二条城。

后来,信长流放义昭,并烧毁此城。然后,又在其它地方另筑二条御所。

再后来,本能寺事变,信长自尽。其子信忠,在二条御所也被迫自尽,御所一并毁于其时。

再到关原合战之后,德川家康成为“天下人”,开始在京都重筑二条城。

所以,德川之前曾经有过的所谓二条城,地点并不固定,且俱已灰飞湮灭。留存至今的元离宫二条城,是由德川家康下令兴建的。

城内的建筑也不是同期完成的。其中最大的建筑群——二之丸御殿于1603年完工。而后,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进一步扩建本丸,于1626年完工,终成今日之规模。

初到二条城,首先惊异于唐门的辉煌。

金黄的饰面极具视觉冲击力,而厚重的硬木黑,从底色和质地两种衬托的角度,强调了“金黄”的炫目。

不同于中国,日本更醉心于两种对立极端的统一,比如此处的极暗与极亮。中国今日留存的宫殿,多以亮黄与明绿为主色调,由此形成的“金碧辉煌”,有如白昼的骄阳,酣畅而堂皇。而日本的“黑金”,更像冥冥夜空中突然迸出的太阳,更加夺目的同时,伴随着浓郁的阴沉。

由此说下去,不可避免将延伸到民族的性格,比如菊与刀,樱花与武士,隐忍与刚烈等等。

暂且把目光从繁重的幕后,拉回到亮丽的表面,仔细看看那些金黄的饰面,究竟是何种具体的构成。

过于炫目的东西,常常使人顾盼失据,注意力因此游离散漫,一时难以看清其中基本的元素和规律。

收摄心神,将目光聚焦于一处,可以发现,频繁出现的元素符号,是门钉大小的菊花。

是菊纹,日本皇室的徽标,全称“十六瓣八重表菊”。

作为德川家御所的二条城,处处可见的徽纹却不是德川家的葵纹,这其中,必定有原因。由此探究下去,可以了解日本战国时代的家纹故事。更深层次的,或可串联起幕府与皇权此消彼长、公家和武家交替主导的政治历史。

历史因此让人着迷。

一个微小的纹饰,可以揭示一段非凡的往事。那些更多的、像叶子一样漫天飘舞的名字、名词、名号,每一个都可以延伸到不同凡响的深广地带,引人入胜。

再以开头几段话为例,乃是一种常见的简介,目的是让人了解二条城。但是,看过之后,却不免有这样的感觉:了解的越多,疑问越多。

为了解释一个名词,需要加上定语,但是,定语本身却引发更多的疑问。比如:“二条城”是一座城,加上元离宫,本意是为了准确全面,但是元离宫,一个比二条城更奇怪的名字,反而更让人迷惑。

甚至“二条城”本身也存在同样的疑问逻辑。“城”是可以理解的,加上“二条”,对于不了解日本的人来说,又是一个奇怪的名字。

需要解释何谓“二条”?何谓“离宫”?何谓“元”?为何将定语“元离宫”拆成“元”和“离宫”两个定语、而不是“元离”和“宫”?

所有的背后都有更多的故事。类似北京东四十条,京都的二条,也是源于交通的位置。更深的源起,则可上溯到平安京的城市规划,乃至平城京及藤原京、长岗京。继续究其模拟的渊源,可至我隋朝、大唐。

“离宫”是明治天皇对二条城的改称。德川幕府大政奉还后,明治天皇“收回”二条城,宣称二条城本是皇室“私产”。“元”即“初始”的意思。

后来,昭和天皇将二条城赠给京都市,不再属于皇室,成为公共财产。

是故,元离宫二条城意即;原本是皇室离宫别院的、位于京都二条大路的著名城池,今日作为一个人所共知的专属名词、国家名胜,简称“二条城”。

至此,了解的内容又多了一些,但是,更多的疑问又产生了,比如:

所谓“大政奉还”是怎么一回事?

平安京和平城京以及藤原京、长岗京是什么关系?

唐门因何得名?因何而建?与唐朝有关系吗?

室町源来何意?室町幕府与德川幕府有什么关系?

“天下人”的称谓意味着什么?第六天魔王又是从何说起?

合战是什么意思?关原合战的前因后果又如何?

日本的战国时代,可以按照关于中国战国时代的既有概念去顾名思义吗?

十六瓣可以数的出来,但是为何称八重?看图案只有两层菊花啊。

本丸、二之丸是啥东西?作为万金油的“丸”字,究竟有多少个意思和适用的场合?

公家与武家分别是何意?缘何有此称谓?

。。。。。。

可以将这些一一解释清楚,但也可以预见,之后更多的疑问又会接踵而至。

何不先捋一捋日本历史文化的系统脉络,拎起一个简洁清晰的逻辑框架,让那些“漫天飘舞的叶子”各归其位。如此,很多问题或可迎刃而解、不言自明了。

是故,本连载系列所谓“时空”漫游的世界通识之旅,即缘于此。

                                                                                                                                    (连载待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