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感想
每当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有这样一个节日,让我们祭祀祖先和悼念已逝的亲人,并走进春日阳光中春游踏青,感受万物复苏的气息,与自然沟通,与活着的人和逝去的亲人沟通,感悟生命,感悟自然,这个节日就是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人生的悲欢离合、生与死的际会多重感遇交织在一起,也成为诗人们创作的催发剂,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清明节的两项主要活动:扫墓和踏青,都在古诗中有所反映,这些清明节古诗,一方面寄托了对祖先及已故亲人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描写了人们郊游赏花等清明节习俗和活动的情景。其中最负盛名、流传最广的是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境空灵,描绘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每逢清明节都要被人提起。
人生的生离死别不可避免,当自己最亲近的人逝去,这样的离别是最惨痛的离别。清明节是寄托人们对逝去的亲人思念和爱的节日。清明节,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祭祀和悼念亡灵,引发人们对生死、对人生的思考。
平日里大家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对亲人的思念储藏在心底;感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这个节日让我们能与九泉之下的亲人进行感情的交流与沟通;尽管这只是一种形式,但只有通过这种形式才能寄托我们的哀思,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从那纸与火的结合中体味梦想,于是,有一种精神则在心中弥漫,模糊中觉得有人在把你微笑注视,把你轻轻劝慰,给你力量,给你一种精神支柱,让你倔起,让你记住忠孝仁义,成为高尚的人。去者不可追,珍惜眼前人。
清明墓地,无限的感伤被抒发,悲伤的泪珠串成一段段湿漉漉的回忆,暖春的微风抹不净伤感的眼泪。漫长的人生旅途还要继续,思念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父母的白发弯曲的身板便是清明节最醒目的问号,孝顺与赡养是我们唯一正确的选择,是我们对清明的最佳诠释。让孝敬之心日日在;在暖春四月的清明里,站在拂起万千愁绪的微风中,才不至于面对死气沉沉的墓地,只留戚戚的哀叹,背负一团自责在风里哭泣、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