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础(未看)java

JVM探秘之旅(壹)

2019-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小梭蟹

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讲解JVM:
1)JVM内存结构解析
2)JVM的类加载机制剖析
3)GC垃圾回收机制

JVM内存结构解析

一张图可以看出jvm的内存结构


内存结构1.png

java代码片段

/**
 * @author :huin
 * @date :Created in 2019/10/11 10:03
 * @description:jvm分析过程
 */
public class DemoTest {

    public static int compute(){
        int a = 1;
        int b = 2;
        int c = (a+b)*10;
        return c;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math = compute();
        System.out.println(math);
    }
}
编译3.png 反汇编指令4.png

看着图来分析代码在虚拟机中执行过程:
·1) .java文件经过编译器编译成.class文件,通过类加载子系统加载到运行时数据区,然后java文件中的对象放到堆内存中,类中的常量和静态变量和放入方法区中,数据区中的栈,本地方法栈和程序计数器时线程私有的,堆和方法区 (1.8之后变成了元空间)。
·2) 程序中main线程和compute()线程都是在栈内存中,然后把图2的代码先编译成.class文件命令是:javac DemoTest.java,然后用 javap -c DemoTest.class >demoTest.txt 反汇编并追加到txt文件中。
·3) 根据JVM指令手册:https://www.jianshu.com/p/d62b9ccb80b6 可以找到对应的指令。
·4) compute()栈帧中的局部变量存变量值,abc,操作数栈式变量之间的运算并压入局部变量表中。
·5) 程序执行到方法出口compute()运行完返回出来,然后最终结构在main主线程中打印出来。程序计数器就是程序每执行一步,计数器加1。(程序计数器还可以用作线程之间来回切换的记录,一个线程执行的时候被切换到另外一个线程。当切回来的时候,根据程序计数器的记录能恢复到第一个线程执行到的位置继续执行)最终的结果压入堆中,程序结束。

JVM的类加载过程

1、类加载过程多个java文件经过编译打包生成可运行jar包,最终由java命令运行某个主类的main函数启动程序,这里首先需要通过类加载器把主类加载到JVM。主类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使用到其它类,会逐步加载这些类。注意,jar包里的类不是一次性全部加载的,是使用到时才加载。

类加载到使用整个过程有如下几步:加载 >> 验证 >> 准备 >> 解析 >> 初始化 >> 使用 >> 卸载

·1)加载:在硬盘上查找并通过IO读入字节码文件,使用到类时才会加载,例如调用类的main()方法,new对象等等
·2)验证:校验字节码文件的正确性
·3)准备:给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赋予默认值
·4)解析:将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该阶段会把一些静态方法(符号引用,比如main()方法)替换为指向数据所存内存的指针或句柄等(直接引用),这是所谓的静态链接过程(类加载期间完成),动态链接是在程序运行期 间完成的将符号引用替换为直接引用。
·5)初始化:对类的静态变量初始化为指定的值,执行静态代码块


image.png

2、类加载器和双亲委派机制(还有一种是全局委托机制:一个类被委托了,其他与之关联的类都被一个加载器加载)上面的类加载过程主要是通过类加载器来实现的,Java里有如下几种类加载器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负责加载支撑JVM运行的位于JRE的lib目录下的核心类库,比如rt.jar、charsets.jar等
·扩展类加载器(ext classLoader):负责加载支撑JVM运行的位于JRE的lib目录下的ext扩展目录中的JAR类包
·应用程序类加载器(app classLoader):负责加载ClassPath路径下的类包,主要就是加载你自己写的那些类
·自定义加载器(customize classLoader):负责加载用户自定义路径下的类包

看一个类加载器示例:
/**
 * @author :huin
 * @date :Created in 2019/10/12 8:59
 * @description:dd
 */
public class TestJDKClassLoad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String.class.getClassLoader());
        System.out.println(com.sun.crypto.provider.DESKeyFactory.class.getClassLoader().getClas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TestJDKClassLoader.class.getClassLoader().getClass().getName());
        System.out.println(ClassLoader.getSystemClassLoader().getClass().getName());
    }
}
运行结果:
null //启动类加载器是C++语言实现,所以打印不出来
sun.misc.Launcher$ExtClassLoader
sun.misc.Launcher$AppClassLoader
sun.misc.Launcher$AppClassLoader

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

双亲委派机制JVM类加载器是有亲子层级结构的,如下图


image.png

这里类加载其实就有一个双亲委派机制,加载某个类时会先委托父加载器寻找目标类,找不到再委托上层父加载器加载,如果所有父加载器在自己的加载类路径下都找不到目标类,则在自己的类加载路径中查找并载入目标类。比如我们的Math类,最先会找应用程序类加载器加载,应用程序类加载器会先委托扩展类加载器加载,扩展类加载器再委托启动类加载器,顶层启动类加载器在自己的类加载路径里找了半天没找到Math类,则向下退回加载Math类的请求,扩展类加载器收到回复就自己加载,在自己的类加载路径里找了半天也没找到Math类,又向下退回Math类的加载请求给应用程序类加载器,应用程序类加载器于是在自己的类加载路径里找Math类,结果找到了就自己加载了。。双亲委派机制说简单点就是,先找父亲加载,不行再由儿子自己加载。

GC垃圾回收机制

GC回收过程:

image.png

1.7 Eden与Survivor区默认8:1:1大量的对象被分配在eden区,eden区满了后会触发minor gc,可能会有99%以上的对象成为垃圾被回收掉,剩余存活的对象会被挪到为空的那块survivor区,下一次eden区满了后又会触发minor gc,把eden区和survivor去垃圾对象回收,把剩余存活的对象一次性挪动到另外一块为空的survivor区,因为新生代的对象都是朝生夕死的,存活时间很短,所以JVM默认的8:1:1的比例是很合适的,让eden区尽量的大,survivor区够用即可JVM默认有这个参数-XX:+UseAdaptiveSizePolicy,会导致这个比例自动变化,如果不想这个比例有变化可以设置参数-XX:-UseAdaptiveSizePolicy

image.png

如何判断对象可以被回收

2.1 引用计数法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一个地方引用它,计数器就加1;当引用失效,计数器就减1;任何时候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
堆中几乎放着所有的对象实例,对堆垃圾回收前的第一步就是要判断哪些对象已经死亡(即不能再被任何途径使用的对象)。
这个方法实现简单,效率高,但是目前主流的虚拟机中并没有选择这个算法来管理内存,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很难解决对象之间相互循环引用的问题。 所谓对象之间的相互引用问题,如下面代码所示:除了对象objA 和 objB 相互引用着对方之外,这两个对象之间再无任何引用。但是他们因为互相引用对方,导致它们的引用计数器都不为0,于是引用计数算法无法通知 GC 回收器回收他们。

2.2 可达性分析算法这个算法的基本思想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称为“GC Roots” 的对象作为起点,从这些节点开始向下搜索,找到的对象都标记为非垃圾对象,其余未标记的对象都是垃圾对象GC Roots根节点:线程栈的本地变量、静态变量、本地方法栈的变量等等


image.png

垃圾收集器:

image.png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