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论《先验与经验的关系》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57人  湖北立春

先验(priori & transcendental)一词被很多人误解,因此造成对先验概念理解上的困难,原因在于这里的“先”字很容易被误解为“在时间上先於经验”,而康德明确地指出“一切知识皆开始于经验”,这句话间接地告诉我们先验不是一个表明时间先后次序的概念。这是因为任何辨识、比较、分析、综合的心智结构的活动,都必须是针对人的感官感觉信息而进行的,这是“始于经验”的意义所在。先验的“先”字在这里真正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产生经验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先验不仅仅是独立于经验过程而存在,而且是使经验得以产生或成为可能的先决要素与基础。使用“先验”一词修饰的判断、命题是无需考察经验世界中的情况即可真伪自明的。先验是人类对客体对像即物自体产生认知的认识功能的基础,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主体中,被称为“人的心智结构”。心智结构的认识功能及其活动,被康德用“知性”这样一个词笼统而简明地指代了,使它与感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区别。

人类的心智结构及其认识能力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逻辑功能,另一方面是认识功能。逻辑功能在概念的基础上规定着思维的判断形式;而认识功能则为我们提供和拓展知识的来源。任何知识都是以判断为基本单位的,所谓判断就是以某种形式把不同的表象或概念联结在一起,这种联结就是我们所熟悉而又可能不知所云的“综合”一词。在人的认识活动中,综合行使了三重功能:首先是在众多的感官信息中把握全局,使得我们免于抓住一个表象的时候丢失了其他的表象;其次是把稍纵即逝、瞬间万变的感官信息在想象中再现出来,如果经验过的东西不能再现,人就无法获得有关对象的完整表象;最后是对概念中认知性的综合,如果我们不能在概念上把众多表象抓在一起,就不可能形成关于对象的知识。

人的综合能力是属于心智结构的功能,即属于知性的。很多人因为综合的活动发生于经验过程中,从而误以为综合就是一种经验能力,来源于感性过程,这是错误的。感性是被动的接受能力,通过感性直观形式所接受的信息只是一些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杂乱表象,而综合却是主动的思维功能。只有经过综合作用加工之后才能把这些杂乱表象联结为判断。主动的思维功能及其活动都是属于先验范畴的。

判断是人的心智结构中能够产生知识的最简单的认识活动。所有的科学知识都是以判断的形式陈述的。所谓科学知识是指具有严格的一般性或称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结论。判断表现在语言形式上就是一种主谓宾结构的肯定式语句或否定式语句。判断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个是主语词,另一个是宾语词。根据主语词与宾语词之间的关系,判断又可分为两种: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是指在判断语句中,宾语词所指代概念的内容,已经包含在主语词所指代的概念中。例如“黄金是黄色的”,“三角形是有三个角的”。综合判断,是指宾语词所指代的事物或性质与主语词所指代的概念相互之间没有包含关系,是通过谓语将两者联结在一起的判断,例如“花儿是红的”、“门是开着的”。下面我们从更深层次的本质上来揭示一下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

分析判断是在对主语词所指代的事物性质进行说明性的描述,其中的宾语词只是主语词事物的性质之一;因为主语词事物是一种经过了抽象的概念,所谓抽象就是保留具有一般性或称普便性的性质,而剔除与性质无关的细节,那么该事物具有宾语所指的从属性质,当然就具有必然性了。比如“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一切物体都有体积”。在进行这类判断时,完全不需要感官参与,不需要感官在现实场景中的信息获取,只凭借心智结构中的逻辑判断即可。这样的判断,就叫做先验判断。即分析判断就是先验判断。

综合判断是通过谓语把主语词中原来没有的宾语词意义增加进来并联结起来,使得主语词与宾语词联结起来的意义有所拓展。综合判断语句中宾语词所指代的概念并不由主语词事物所派生,两者之间是互不包含的两个概念,所以两者综合在一起的意义才能够拓展。所以综合判断又称“增意判断”。

把主语词与宾语词联结起来的如果是凭借具体或实体场景中的信息,那么这种语句就是在描述一种现象。比如,“隔壁老王不是好人”、“门是开着的”、“桌子是红木的”。通过感官获得现象信息而得出的结论,不可能是普遍的和必然的。这种现实中存在的和发现的现象结论我们姑且称它是“经验事实”,它不能产生必然的知识,只是产生可能的知识,所以不能用矛盾律来加以检验,那么它的正确与否需要再返回去由经验来检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