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使孩子强大---凡老师送你教育良方2
一、为何建立孩子的阅读习惯,如此重要?
1.阅读提升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
近期返回旧地开展新工作后,作为教育培训工作者,自己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之前带过的一批孩子,两三年下来明显差异很大。喜爱阅读的孩子成绩都非常不错,不仅考上了重点高中,而且高中学科学习还游刃有余;不喜爱阅读的孩子考上的学校不太理想,并且现在学习上遇到很大的障碍和挑战,没有信心和目标感。
为什么阅读与否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异呢?
因为阅读量大的孩子往往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高,分析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强,所犯的学习错误就会相应锐减。
现在国家提倡的大语文就需要很好的分析能力,数理化则需要很好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很多学生物理没学好感觉很难其实真正原因是概念搞不清,概念搞不清说明阅读理解能力不足。
教育部门曾做过研究统计,阅读理解不仅占到语文和英语考上总分数的50%,在数理化考试中也会影响到30%左右的分值。
阅读理解能力强的孩子,所有科目都占便宜。
2.阅读提升孩子学习内驱力
内驱力是学习上最为根本的动力源,是一种内在的能量涌动,非常重要。
很多家长也经常跑过来问我说:凡老师,我家小孩学习比较被动,你能不能让他学习上有主动性,提升下内在驱动力?
这让人很是哭笑不得,内驱力这种能量是孩子本身内在的东西,不是旁人说给就能给的。
没有内驱力的学生在学习上是没有自主思考可能性的。这往往都是因为打小就没有阅读量的积累,无法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更没有探索求知的欲望和兴趣了。
也就是说,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深远影响一个孩子的长远学习动力培养问题。
3.阅读提升孩子强大的独处能力。
为啥现在很多老人无论咋样都强烈要求给年轻人去带孩子?
恐惧孤独。
如果有阅读习惯的人就不会存在这个问题,他们往往自得其乐。这些往往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孩子是未来的人,未来的人需要有独处的能力。
总之,这些对于孩子重要的深远影响的能力,充分说明做家长是否合格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孩子是否有阅读兴趣和习惯。
二、孩子为什么不爱看书?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圈定读书内容,很多老师喜欢给孩子开“应该”看的书单,这些都不是孩子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负面地影响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是很不好的。
古话说得好:开卷有益。作为家长,你见到孩子阅读就应该表示高兴,通过言行举止潜移默化的鼓励孩子多阅读。即使孩子今天读的是《奥特曼》、《妖怪大全》和《柯南侦探》等跟学习无关的书,你也要避免阻止孩子阅读。
他读的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困惑和问题,就越容易想去了解,越想去了解就会读更多的书,慢慢量变引起质变,读书从最基本满足感官兴趣刺激,上升至精神和灵魂层面的阅读,生命的高度不断提升,慢慢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你要学会允许,学会耐心等待,学会避免功利性对待孩子阅读内容,才能避免扼杀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孩子只要翻书,家长应该咪咪笑,以示鼓励。
三、家长如何引领孩子爱上阅读?
1.不同阶段培养侧重点
1)儿童阶段
可以给孩子买那种画面很大,字很少的绘本书籍,先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3-6岁幼儿睡前十分钟家长可以进行睡前故事的阅读讲解,从小进行书面语刺激。那些形象思维故事材料,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创造力,有效提升思维能力。
同时,这样还可以促进亲子关系,这是属于彼此对方时间,增强依恋关系,加强亲子互动。
2)少年阶段
建议家长可以组织家庭读书会,一起就一本书进行阅读和讨论。越讨论,孩子对阅读越有兴趣,慢慢地孩子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很多大人觉得讲不了的,孩子自己都能从书本上学习掌握到。
3)青少年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追求个性,可能会偏向阅读电子书,那也行,毕竟孩子之前有纸质书功底在。家长需要避免强求阅读习惯,干预限制最后结果往往就是孩子不看了。
2.培养方法
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书店,只允许孩子挑选两本。即使孩子回家一开始不看你不要着急。可以自己先翻看,表现出饶有兴趣的样子,这样孩子很容易产生好奇心,激发出其兴趣。这时你可以给孩子绘声绘色地描绘故事,让孩子喜欢书本内容。
然后你再次带孩子去书店挑书,还是只允许其购买两本。孩子这次肯定会精挑细选他喜欢看的回家阅读起来。依次方法循环类推,慢慢培养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等到孩子再大一点比如上小学阶段,可以经常带孩子一起去图书馆呆个半天至一天,通过氛围潜移默化地熏陶,让孩子爱上阅读。
如果家长乐意跟孩子经常一起阅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一定会培养起来的。
望各位家长朋友高度重视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这个年代趋势正在悄悄惩罚从小就不爱阅读、内在学习动力不足,对世界没有好奇心的人。
阅读,将会是孩子们终身受益的一笔财富,比将来给孩子留下多少物质财富要宝贵得多。因为:
阅读,让孩子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