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随笔:利他2023.9.22
文/伢赞
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在大家的印象里利己才是人的本性。或许是为了生存,或许是人类繁衍的需要,利己主义普遍存在,被大家视为人的本能。所以才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相关的俗语和故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是复杂的,大家互相提防着,很多俗语将利己主义展现的淋漓尽致。那么,这里所说的利他主义是与它完全相反的词。
正因为稀有,所以越发显得珍贵,印象最深的利他主义者就是雷锋了。他短暂的一生却那么的辉煌而耀眼, 他无时无刻不在为他人着想的思想,甚至以他的名字命名了“雷锋精神”。每年的3月5号都是学习雷锋日,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代代宣传。它的内涵是丰富的,不管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还是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抑或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这些都不抵他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传播的更广泛。这种奉献精神就是利他主义,让人心生敬佩。在雷锋日这一天,大家自发的学习做一些好人好事。社区居委会组织“学习雷锋”活动,将有爱心的人聚集在一起,给周围的老百姓提供免费服务。比如理发,修剪衣服,健康咨询与义诊,法律宣传等。在这一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儿时,心无旁骛的为居民服务。看到百姓们洋溢的笑容,我们的内心也充满了欢喜。
利他原为佛教用语,指给予他人方便和利益却不求回报。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没有太多人能停下脚步来做一些利他的行为。但是不管哪个时代,都是有人去做利他行为,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虽然利己主义者是人的本能,更多的人拥有利己这一行为,但是利他也是必不可少的。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部分个体的牺牲,换来了整个社会的延续和发展。
凡事过犹不及,对于利己主义者的一些行为,只能说能理解,但是不完全认同。特别是他们的行为若超出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就更加不可取了。利他主义者也是如此,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要有一定的度。比如说,对方是否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们的帮助会不会给其他人造成困扰?利他行为会不会给我们自己带来巨大的伤害?
在未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多适度的利他,将会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