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春秋天津市文史赏析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1人  张强_4fff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中国大戏院建于1934年,竣工于1936年,享誉海内外的具有代表型的大型文艺演出娱乐场所,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九三四年,我国著名京剧表演大师周信芳先生来天津演出,“天津八大家”之一、商界名流孟少臣先生召集本市金融、工商、娱乐业的巨贾,设宴欢迎周先生。席间,周先生提起,天津乃商贾云集,九河交首之重镇,名家荟萃,文风古远,但没有一座像样大型剧场,实为憾事,孟少臣等人心中颇为震动。

戏院历史

嗣后,孟先生提议邀集天津各界及戏剧名家商议,为天津建一座具有当代最高水准、现代水平的大剧场,得到众人的响应。众多商家名流共筹资五十余万银元,并向社会公开出售股票,投股兴建,马连良、周信芳、姜妙香、尚绮霞等京剧名家均参股投资。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巴黎和会首席谈判代表顾维君先生,自愿出让自己名下当时法租界二十号路(现哈尔滨道)天增里旁土地二千七百平米(合地皮三亩八分七厘),兴建了建筑面积七千七百七十多平方米的剧场,并定名位:中国大戏院。该建筑局部五层,采用大跨度钢架穹顶结构,场内没有任何立拄,设三层观众席,坐席2380个,弧形舞台、大型化妆室,有乐池和当时十分先进的舞台电动升降式布景吊杠,场内设有贵宾包厢、休息室、贵宾接待室、售票处等,还有楼顶露天电影、舞场及场内电影,同时为了展示其现代化的品位,孟少臣先生还投入巨款安装了天津市为数极少的美国奥地斯第一代电梯(至今仍在使用中)。西院的外檐立面,采用朴素简洁的现代建筑形式设计,局部加以装饰,由法国乐利建筑工程公司的瑞士工程师洛普(LOUP)和英国工程师扬(B.C.YOUNG)联合设计,一九三四年奠基,一九三六年八月竣工。中国大戏院的落成,全市轰动,众人争睹为快。一九三六年九月十九日举行隆重的开幕典礼。当时的抗日名将,天津市市长张自忠将军及全世界名流为戏院剪彩,欢聚于此,首任经理孟少臣先生因为连日忙碌,突然失声,由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主持剪彩仪式,并代表中国大戏院向社会各界直答谢词。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大码头 中国大戏院~天津

名家合作

嗣后,姜妙香、李洪福、刘连荣、茹富蕙等名家于马先生通力合作,首场揭幕,演出了《群英会》、《借东风》,当时的演出可谓精彩异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连良先生亲自加演《跳加官》。为开幕贺喜。马连良先生一生也仅此一次演出过《跳加官》。据说,当时许多人真的出现了相声里描绘“要求买站票”的场面,将开幕式气氛推向高潮。

戏曲演出

自此,中国大戏院在首任经理孟少尘先生的精心策划、经营管理下,成为华北地区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型戏曲演出场所,因其演出以京剧为主,并经常是名角会聚,好戏连台,因此声名大噪。当时中国京剧的“四大名旦”、“四小名旦”、“四大须生”等各派名家不断光顾,使中国大戏院成为戏曲名流必到之地,又有“评剧皇后”白玉霜、名家刘翠霞、新凤霞、河北梆子名家金宝环、银达子、“豫剧黄后”马金凤以及越剧、川剧、晋剧、汉剧、吕剧等众多名家、名流到此献艺,许多戏曲演员都是在此演出后在大江南北名声大震。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行内的趣话说“唱红中国,中国唱红”,体现了中国大戏院在戏曲艺术表演交流和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大戏院也由此享誉海内外。天津中国大戏院和上海天蟾戏院(现逸夫)、北京长安大戏院在当时成为了我国戏曲艺术活动的重要阵地和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品牌代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