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第219本《活着》
这本书之前其实一直名气都还可以,最近被董老师一讲那就更火了,很多年前在读余华老师的《第七天》的时候,也读了这本书,当时没有记录下来,觉得还是有点悲观。毕竟当时自己还是更加的年轻一些,似乎觉得要给这个社会更多的正能量。但是时隔多年,难道活着这两个字不是一种正能量吗?
书读多了,慢慢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思想正在不断的发生着一系列的改变,只是我们无法去发现而已,就想生长在大地上的那一株野花。没有人去关注它。每天路过的时候看不出不同,突然到有一天它自己的花瓣打开了,我们开始凑过去,说到:哇,好美啊!我们都看到了花的美,缺不曾想它经历多少的风风雨雨,吸收了多少的营养和阳光,奋力成长,才有了今天你看到的花呢?每天的变化虽然微乎其微,但是绽放之时缺需要每次变化累计起来的成长。
就像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第一次可能只是当成一本小说在看,只是觉得富贵的一生很命苦。读到的是一个悲惨的人生。第二次读的时候,读到的是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当时人们的生活。读到的是富贵的命运是当时时代的产物。第三次读,也就是最近读的是时候,读到的是富贵的对待人生的一种乐观的精神和一种对人生的坚定的信念。
虽然富贵的一生充满了很多我们常人看来很悲惨的事件。但是从悲惨的人生开始的时候就是富贵真正去成长,真正去发生生活中幸福的开始。曾经过着公子爷的生活,从没有感到什么是幸福。只有内心的空虚,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年轻的时候会迷恋上赌博的原因。在失去财富后发现了家人的爱。看到了其他每个人都是爱他的,只是曾经自己不曾发现罢了。
但是每一次不幸福贵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接受。这是我们很多人都难以去接受的,尤其在我们物质生活不断升级的今天。我们总会抱怨到:“为什么?”“凭什么?”。这让我不得不去思考,我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不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是一个生存的问题。曾以为是钱,后来发现钱是无止境的。曾以为是名,后来发现名也是无止境的。我要钱要名是为了什么?直到读到了商人和渔夫的故事,我终于明白,我们获得一切金钱和物质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加开心和快乐而已。但开心和快乐真的跟物质条件和金钱有绝对的关系吗?福贵的一生不是给了我们最好的说明吗?可能世间真的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和“凭什么”,只有愿意和不愿意。当你愿意的那一刻,才是幸福开始的时候。
是什么支撑他一直活着呢?是一种信念,一种对家人和自己的信念,因为在他心里活着才能给家人创造更多的幸福,才能让自己享受更多自己曾经丢失掉的幸福。
《活着》一书是余华老师写的福贵的一生。但是我们的人生需要自己去书写,或许人生就像俄罗斯方块游戏,我们永远知道下一块是什么?但只有我们内心不留有空洞,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块,都可以持续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