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战位感悟厦门漳州文友圈和闽南文化照片故事

过时的白麻糖

2022-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liaolicy

“叮、叮、当”、“叮、叮、当”……

和记忆中一样的锤与板撞击声,在长长的核酸队伍前响起,几乎是刺骨冷风里唯一的声音。

哦,不对,还有一个声音,虽还未见其人,但她的声音和卖火柴的小女孩几乎一模一样。

“谁来买我这颗白麻糖?谁来买我这颗白麻糖?”

只听这吆喝声,我就知道她不是个合格的生意人。生涩、乞求、不合适宜,没有一点生意人应该左右逢源笑迎八方的样子。

叮叮当的声音缓缓向排在队伍末端的我靠近,没在长长排队人群里激起一点波澜。

那个吆喝声也在慢慢靠近,像个胆怯又不谙世事的少女,由开始盼着人来买变成了不懂的发问。

“为什么你们不像以前那样听见叮叮当,就跑出家门寻找踪迹?”

“为什么白麻糖的自然香气,不能再将你们聚集?”

“我还是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原来的样子,为什么你们连一眼都不再看?”

可能是天太冷,在风中排队的人群,都用帽子用围脖遮了耳朵,没一人站出来给她回答。

偶尔有小朋友想脱离队伍走近去看看她,却被一旁的大人拦住,说一句“那个没吃头。”

尽管如此,小朋友的动作还是让少女似找到了突破口。她看了看那个还没收回脚尖方向的小朋友,然后急切又真诚地对那个大人说道:“我用的是优质大米和小麦,木甑、木盆、大缸、铁锅等工具也清洗得干净,手工传统工艺……”

“莫在我耳朵边敲,不要不要”。少女还没说完,那个大人已经对“叮叮当”的声音不耐烦,连连挥手,示意叮当声快离开。

少女才扬起笑意的脸暗了下去,她开始落寞地自言自语,甚至带着几分自怨自艾。

“我陪着爷爷几十年了,从他是个半大小子,到如今的白发苍苍。明明我们做的很好的,很好的,还是会黏牙,仍旧甜中带着香,可为什么喜欢我们的人越来越少,到如今门前冷落人缘稀,甚至无人问津?”

看着少女这幅不明就里的样子,我有些于心不忍。

所以,我善意的提醒她,也是提醒那个背着少女,背已经佝偻的快平行地面的老人。

“你们可以去看看现在流行的手工糖、牛轧糖,也是用麦芽糖做的,很受年轻人喜欢。”

我的提醒让少女眼前一亮,她好像在想象自己变成如花哨手工糖,奶香牛轧糖,穿上色彩鲜艳外衣的样子。

她期待地看着爷爷,希望爷爷立刻就能帮她变换模样。可爷爷却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抚摸着她,温和又慈祥的说道:“那样,你就不再是白麻糖了。”

少女愣了一愣,然后又坚定地点点头:“嗯,我还是想做我自己,白白香香,质朴无华的白麻糖。”

爷爷对我的提醒表示感谢,言外之意他知道这糖没有以前受欢迎。他无奈地笑了笑:“我做了一辈子白麻糖,我就想保持这份手艺。”

然后,爷爷继续用手里的锤与板相互击打,在冷风中慢慢远去。

清越的叮叮当又响起。似要穿透时空,唤醒那个追着卖糖人跑了几里地的童年。

我突然想到了“了不起的匠人”、“非遗文化传承”、“传统美食”等网络热门话题。不知是否有人在这些超多人关注的话题里,加上了川渝地区的白麻糖。

如果没有,哪怕不懂半点制糖技艺的我也想试上一试。因为我是个念旧的人,实在不想那个白麻糖少女真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无人关注的角落,与这个世界远离……

白麻糖(网图,侵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