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量产的思想
这是很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因为看到任向晖,这位在中国互联网草创时期就神交已久的老朋友,也在简书上码字,想到了这篇文章。百度了一下,百度排名第一的竟然是在老版式人民网的专栏上。沧海桑田,文字却不会褪色,读起来还是那么亲切。没空码字,就贴旧文吧。顺便说一下,在我看来,简书是我用过的最好的中文博客平台,Medium也没法比,因为,它对中文的兼容不贴肉。当然,Medium 还是最好的博客平台,呵呵,实话实说,但在国内连接、访问速度太慢,完全没有实用价值。
一位互联网络业高人对以网络传播研究为基础的CJR ( China Journalism Review )以及新媒体观察( New Media Review )相当赞赏。但是,他直率地指出了CJR和新媒体观察的一个致命软腹:你无法使你的思想的生产形成规模。也就是说,思想难以形成批量生产的格局。大白话是,CJR,或者类似的以学术性为特征的站点的商业前景是并不明朗的。
从这位高人的毫不含糊的判决中,我感受到了一种震撼。
他肯定了CJR的一部分意义,但同时又否定了CJR的另一部分意义,比如,商业意义。直觉告诉我,他是对的。
我们在设计这个站点时,明确地将其定位为“非赢利的媒体思想超市”。但事实上,设计这个站点时,我们十分实在的想法是:一点儿都不认为这个以“非赢利的学术站点”为定位的站点,会无法赢利。我们对这个站点充满信心,因此,我们十分投入地来建设这个站点。
这是一个提供真实,而不是虚拟价值的站点。这是一个Idea Market 。还有比Idea 更值钱的商品吗?
我们的信心是有道理的。我现在仍然认为CJR是有价值的。而且,其提供的价值,以及其本身的价值,随着注意到这个站点的人越来越多,正在不断地攀升。网络,正在充分地挖掘CJR的网络价值。
但是,我的确认为,CJR提供的思想是无法量产的。当我们计划中的在CJR个人频道提供100位知名传播(以网络传播为主)学者个人专栏的方案于2000年底完成时,CJR仍然无法形成规模。思想并不会以规模来取胜。但是,没有规模的思想市场,是没有商业意义的。我说的是,作为一个市场,是没有意义的。虽然思想本身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
CJR目前已经成为网络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网络橱窗。来自新闻宣传、网络宣传管理层的积极信息,以及来自网络业的热情关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CJR已经形成了某种强势,正在构筑某种形式的盆地效应。各种资源,正在加速向CJR汇聚。
但是,思想的难以量产,将成为CJR的现实瓶颈。
新闻战线、新闻实践杂志,以及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美国新闻学评论杂志,永远无法卖得象时尚杂志、伊人在线以及大都会杂志那样火。
理由太简单了。
任向晖的网络广告先锋网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站点。这个站点和CJR一样,提供某种真实的价值,不久前,这个站点正式走向商业化运作。网络广告先锋送给他们的朋友们一个漂亮的笔筒。我喜欢这个笔筒,因此用它升级了原有的笔筒。因此,网络广告先锋的新名字 WISECAST 每天不断地撞击我的眼球。
有一次,我想,网络广告先锋送给读者的礼物是什么呢?任向晖以及他的伙伴杨伟庆能够使他们的思想量产吗?他们如何使一个具有一定学术水准与品位的站点走向商业化?他们手中没有概念,比如电子商务,无法以概念来为自己定位,他们只有手中拥有的相当特别的价值。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值得关注的故事。虽然商业化网络广告先锋,花不了多少钱,但是我相信,网络广告先锋商业化的故事,将比诸多美金堆出来的商业模式更为动人,更为真实。
我们需要真实的故事。而真实的故事,听起来总没有虚构的来得抓人。
如果说,任向晖还没有向我们提供他如何量产他的思想的模型的话,即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中国互联网实验室将提供一种答案。由方兴东、姜奇平、王俊秀领衔的这个互联网实验室正在大举招兵买马。从他们开出的买单看,这是一次大采购。
通过采购脑袋,来量产思想?
方兴东、姜奇平、王俊秀三颗脑袋的聚变能量人们都已经领教了。围绕着这三个核反应堆的众多脑袋,将创造一个怎样的Idea Market ?
我与本文开头给我以点拨的互联网高人讨论过互联网思想库( Think Tank )的问题。我们讨论了互联网上的布鲁金斯学会与兰德公司出现的可能性。我们讨论的结论统一在“难以量产的思想”这一认知上。
当我们下一次讨论这一话题时,不知道观点会不会得到些修正。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互联网正在向纵深发展。人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来认识互联网。对于互联网思想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互联网实验室、网络广告先锋以及 CJR 的故事,也许值得认真地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