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有勇气,从真相中看到自己呢?

2024-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AUSKING黄东启

人,只要活着,在这个社会中行走,就不得不去面对各种矛盾,各种自我心理的冲突和选择。由于深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总是与自己想成为的人背道而驰,于是产生了这些足以主宰我们人生的内心冲突。

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以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

无法成为我们自己是一切绝望的根源。——卡伦·霍妮

人生中最好的“分析师”其实就是生活本身,无论是谁,都可以通过丰富的生活经历来完善自己的人格。

只有当我们愿意承受打击时,我们才有希望成为自己的主人。虚假的冷静根植于内心的愚钝,绝不值得羡慕,它只会使我们变得虚弱而不堪一击。禁止了解自己,也就阻碍了成长。实际上一个人承担责任才是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爱和对爱的病态需要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在真正的爱中,爱的感受是最主要的;而在病态的爱中,最主要的感受乃是安全感的需要,爱的错觉不过是次要的感受罢了。

不被人爱的信念正是对那种不能去爱的状态的自觉反映。典型的焦虑状态,即由于感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危险而萌生的一种缺乏防御能力的感觉。所有的离群者都共有另一个特性,那就是:他们都能够带着一种客观的兴趣来观察自己,就像人们观看一件艺术品。也许对他们最好的描述应该是这样的:他们对自己都持“旁观态度”,这与他们对生活的总的态度一样。因此,他们常常是自己内心冲突的优秀的观察者。

所有的恐惧都源自未解决的冲突。但只要最终目标是整合人格,我们就不得不直接面对这些恐惧。

此外,这些会阻碍我们面对面自我。这些暂时的苦难,是我们得救的必由之路。精力分散的另一个典型是一事无成。这里我指的不是某一特定方面的无能,这种特定的无能肯能是对缺乏训练或者缺乏兴趣指导导致的。所有人只要还活着就有改变自己,甚至是彻底改头换面的可能性,并非只有孩童才具有可塑性。

我们所说的对自己负责,指的是这样一种能力:坚持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且如果我们的行为或决定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我们愿意承担后果。我们的文明中无数刺眼的矛盾,使得人们的道德感普遍日渐麻木。

其实对矛盾的接纳可见于诸多理论体系,而并不必然局限于道德范围。无力感是患者内心的逆流使其无法全力以赴造成的。这就像他踩着刹车开汽车,车必然减速,他做每件事的速度本来可以快得多。他不是不够努力,恰恰相反,他每做一件事都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弗洛伊德通过对神经症的研究,发现冲突来自这样两股力量:

原始欲望想要寻求满足,却遭受到道德力量的禁制。

这里的原始欲望包括两类,一类追寻感官快乐,叫作“力比多”;另一类则是破坏和攻击欲。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人类的两种本能,它们极其原始,和野兽没有本质区别。而道德的规训代表着人的社会属性,它起源于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父母和外部环境的接触习得的某 种“恐惧”:这个世界有一种禁制性的权威力量,如果我不按它的来,我会惨遭抛弃。这种恐惧在无意识当中形成一个严厉的声音,叫作“超我”。超我不断审查那些原始欲望,后者也不甘示弱,两者永无休止的斗争构成了无意识冲突。冲突得不到解决,我们就会生病......

霍妮不同意弗洛伊德对冲突内容的见解。她认为,无意识的冲突未必是原始欲望和超我禁制之间的战争,它也可以是一种更寻常可见的现象。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有选择就会有冲突。

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是更想大吃一顿,还是吃对健康有利的低卡路里食物?这就是冲突。两个选择都好,但是选择一个,就意味着舍弃另一个。

孤独的时候希望有人陪伴,但同时一想到要建立亲密关系,又觉得很麻烦。只要做不出选择,或者做出选择之后又质疑选择的正确性,人就会平添烦恼。原理就这么简单。

用今天的语言,这种痛苦也可以叫作“纠结”“精神内耗”。

人在社会中,每天遇到最多的就是人际关系。

弗洛伊德本人对这个主题并不重视,但在他的后继者那里,无论是沙利文、阿德勒,还是霍妮曾经的恋人弗洛姆,都把人际关系看成是精神世界最重要的,甚至也许是唯一重要的命题。

一切精神困惑走向终极,都绕不开这样一个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当然,对待他人的另一面,就是该如何对待自己。

霍妮提出,无论现实意义上的冲突是什么,进入无意识层面,本质都是对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的冲突。

她把面对人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分成三种:

第一种态度叫作“亲近他人”。

意思是,把自身的存在价值建立在与他人的关系上。在健康的范畴内,这样的人会是最好的朋友、伴侣,他们与人相处总是会展现出友善和顺从的姿态。但如果这种态度过于强烈,达到强迫性的程度,就会对这个人造成极大的负担。

有人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一旦察觉到别人有不满的迹象,就会感到巨大的惊恐,从而不顾自己的原则、喜好, 甚至安危,一味展现出讨好的姿态。这样的人在一段关系中也会患 得患失,认为这段关系等同于自己的全部价值,情绪也会因为别人随口一句话而剧烈波动。

第二种态度叫作“对抗他人”。

跟前一种态度刚好相反。第一 种把每个人都当成宝藏,希望争取更多的喜欢;而第二种态度默认人人都在设法损人利己,把人看作危害的来源,唯恐被人利用或羞辱。

这样的人时刻都在保持警惕,审视关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程度适宜的话,倒不失为一种慎重的自保策略,但如果达到一种强迫性的程度,这个人就会变得偏执,不断猜疑别人有什么恶意,用一 种防御甚至是主动进攻的方式,扩大自己和别人的冲突。

第三种态度叫作“疏远他人”。

拥有这种态度的人不擅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程度比较适宜的时候,他们表现得更愿意独处, 享受内心的宁静。

但如果超出限度,这种态度就会表现为一种情感的淡漠与隔离。他们在身边设立了一道无形的屏障,不允许自己对任何人有所希冀。

他们不关心别人,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最好一切自给自足,“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永远与人保持最初的社交距离,不越雷池一步。为此他们不惜隔绝自己的一切情感。假如他们在一个群体中找到归属感,或者跟某个人在一起感到快乐, 他们就会对这些感受分外警惕。

你可能在读到每一种倾向时,都觉得与自己有一部分吻合。的确如此。这三种倾向本身都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人际态度多多少少都是三者的混合体。

但是,如果面对某一种情境,你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需求,那么就会体验到烦恼。假如这两种需求都达到强迫性的激烈程度,各不相让,撕扯的痛苦就会加剧。霍妮认为,这是构成神经症的基本冲突。

用一句话概括,最大的痛苦不是求而不得,而是“既要......又要......”。很多人对自己的分析是单向的,看到的往往只是问题的一半,比如抱怨自己“讨好型人格”“不会拒绝”。

要解决他们的问题,难道只需要一份拒绝的勇气吗?不见得。一心拒绝,这有什么难?真正的困难在于,他们一方面希望拒绝(以实现对他人的报复或疏远),另一方面又希望可以继续讨好(能够继续从人际关系中获得利益)。这样一来,他们就陷入了拉扯。在拒绝这件事上, 怎么给自己打气都无济于事,最终只能把问题解释为:“我可能是哪里生病了!”

无意识的冲突中总是包含与表象相反的一面。就像一个严厉的人反而会展现宽和,抠门的人故意对外人慷慨。渴望被爱的人,却在被人示爱时将其拒之门外。

读者是否有勇气,从这样的真相中看到自己呢?

看到冲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解决。至少是在用一种更诚实的态度面对自己,并摒弃那些糟糕的、适得其反的解决方案。

看到问题是一件好事。它解放了你,你可以带着满身的问题自由地生活。就算问题不能解决,又怎么样呢?你仍然可以让自己 活得好一点儿。这就是你,没那么好,但也没那么糟。

推荐《 我们内心的冲突 》这本书给朋友们,非常值得一读,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发现真正的自己。

活着已经很难了,何况面对这种本来就无解的冲突,这几乎可以说是人一辈子的难题。意识到它的难,我们就从理想化的状态中出离了一点。这是很大的失落,但也让我们更走近真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