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2022-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时喜梅

学习目标

1.了解词人苏轼的生平、词作风格及代表作。(重点)

2. 学习词作善用典故的写法。(难点)

3. 感受词人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坚定决心,学习苏轼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重点)

创作背景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任密州太守。政治上不得意。这首词是熙宁七年(1074)冬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领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词人在变革词风上的有意为之和自鸣得意。

苏词突破了词传统的抒情模式和创作心态,把词的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的方方面面,扩大了词的境界,找回了词作者的抒情主体地位,或怀古,或讽今,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襟怀,影响深远,后人称之为“东坡体”。

活动一:初读,明词意

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口腔打开,做到字正腔圆。

2.把握节奏。老夫/聊发/少年狂

3.落实重音,狂、黄、苍、冈、郎、张、妨、唐、望、狼。

4.读出情感,上阕朗读节奏稍快,声音要洪亮,下阕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气势豪迈。

译读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意。

我虽年老却暂且发发少年打猎的豪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戴上锦缎帽,穿好貂皮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的越过山冈。快报知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亲自射杀猛虎,犹如当年的孙权。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重新信任重用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来犯的军队。 活动二:品读,赏词句

品读课文你从这首词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狂。

狂:1.狂妄,傲慢。2.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3.发疯。4.失去常态,狂乱。

选第二个

话题《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

答题思路:①围绕“狂”字,抓关键词句;②从不同方对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归纳整合;③提炼答案,分条陈述。

“狂”字统帅全篇,是全词的核心,抒发了作者心中纵情、豪迈之气。 

“狂”表现在: 

  “老夫”的自称与“聊发”的情态;

    “牵黄”“擎苍”的行为;

  “锦帽貂裘”的装束; 

“千骑”狂奔的场面; 

  自比孙权、要射虎的豪兴。 

  酒酣胸胆尚开张的神态 

  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 壮志

  本词中“亲射虎”、“遭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它们与贯穿全词的“狂”有什么关联?“

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

“遣冯唐”, 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

“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

这几个典故,都表现了作者为国立功之志,也正是他“狂”之所在。苏轼本人实则缺乏兵韬战略,词中抒发的情怀,不过是他的一种理想,所以是“狂”。   

  孔子说“狂者进取”,韩愈说:“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所以,苏轼的狂是进取之狂,他的志是报国之志!其实,苏轼的“狂”是极度自信的外在表现,是他在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进行的自我调整,是进取之狂。这是苏轼作为天才文人不可或缺的一种气质,是苏轼在个性上的独立张扬,在行为上的越矩放纵,是他不同于世俗浊流的精神外现。正是这样的进取之狂才滋养了苏轼这样才华横溢而又不得志的失意文人,苏东坡是一种人格奇迹,以一种最诚实、最可爱、最正常的人格,打通了几乎所有华人读者的集体人格。他是真正的君子。让我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苏轼。

活动三:悟读,名主旨

  这首词通过描写密州出猎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典抒情,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渴望被朝廷重新重用,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小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