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明白什么叫做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场比赛。
一直不明白什么叫做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场比赛。真要把人生比作是一场比赛的话,对手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怎么超越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非要把人生看做是比赛的话,那就算输在起跑线上,也未必就不能赢得比赛,我多花点时间熟悉赛道,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哪怕我起步比你慢,这场比赛谁笑到最后也未可知。希望家长们别把孩子的人生看做是一场比赛,就算孩子赢了全世界又如何,他输掉的是他自己的人生。这才真正的叫做输在起跑线上。
一直不明白什么叫做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场比赛。记得小时候,有客人来家里的时候,如果不跟客人打个招呼,就会被爸爸妈妈训斥。慢慢地,害怕见到陌生人,特别是家里来了一些很久之前没来过家里的亲戚朋友,那更是害怕得不得了,连家都不敢回家,因为不知道怎么跟客人打招呼。现在的我特别害怕当众讲话,当众讲话紧张得要命,手脚发抖,心跳加速,话都讲不清楚,脑子会变得一片空白。我很怀疑这些症状跟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教育,以及周边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自己本身就不是个正常的孩子,虽然小时候没有被过早的灌输知识,但重复做某件事以探索学习的节奏确实是被打乱的,回想起来太多的事都是由家长代劳的,现在自卑的性格原来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不了解孩子的特点的,自以为是的教育方法真的很可怕,但是只有小部分人认同是不够的,拿一个家庭做例子,即使爸爸妈妈理念一致,让孩子自由学习,但奶奶爷爷也能做到不代劳吗?
一直不明白什么叫做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场比赛。如果妈妈不是家庭主妇,必然是交给老人带孩子,那孩子的教育又该如何保证呢,社会总是问题一环扣一环的,要解决又谈何容易。至少可以让我们不再自以为是,并且提高了培养出正常孩子的可能性。
我们会常常按照大人的思维去要求和规范孩子的行为,却不知这样的自以为中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天性,孩子对外界的探索发现会以他自己的方式表达,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过早的教导孩子或者规范孩子行为,只会抑制孩子的成长,甚至会导致孩子成长后形成一些不好的心理影响。
一直不明白什么叫做输在起跑线上,人生本来就不是一场比赛。“把问题看做成长的机会。”
这是我从一个亲子教育的老师那里听到的一句话,她的原话是,“当孩子处在青春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家长请注意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到了!”
其实 ,所有的事情都有本身的“元状态”,之所以我们有不同的判断,是因为我们的心态和评估标准不一样-价值观不同。把问题当做机会,就如同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很多时候又不能落地,是因为我们面对问题时,不能冷静思考,更多的是被“随大流”的思维模式左右。
其实,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懂得一些道理,才会在孩子教育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