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13
朋友推荐我看《狗13》,我说有点不敢看,她说看了能咋地?我说怕看到两个自己,每一个都追悔莫及。
父母离异的女孩李玩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除了祖父母的疼爱,重组家庭的父亲对女儿也经常嘘寒问暖,关爱有加。看上去,女孩并不缺少亲情的温暖。直到小狗“爱因斯坦”走近李玩的生活,走进少女的情感世界,才牵引出深埋在女孩心中的残缺和凹陷。爷爷奶奶是爱她的,但更惊喜孙子的出生,她是排在孙子后面的孙女。爸爸是爱她的,但有妻子,有儿子,有事业,每一样都排在她之前。两个家庭分别是爷爷家和爸爸家,不是李玩的家。至于妈妈,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母爱的成色和份量昭然若揭。只有小狗爱因斯坦置顶她,奉她为生活的全部,给予她没有任何杂质的爱与依赖。某种程度上说,从来没有被这种高浓度的情感笼罩的李玩对小狗的依赖更多,因为她有过塌方,需求量更大。所以,当小狗走失时,李玩几乎崩溃,她疯了一样地寻找,连带着爷爷受伤,奶奶走失,气极了的爸爸老拳相向。之后,像每个打了孩子又会后悔的父母一样,父亲柔声对女儿说:”爸爸打你,是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是不是很熟悉,你曾听过,也曾说过。这话的的标准句式是: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所以,打你,是为了你好;给喜欢物理的女儿强行改成英语兴趣小组,是为了你好;隐瞒弟弟的出生,是为了你好。为了你好是中国式父母的金句,听起来不但政治正确,还饱含深情,顺理成章地覆盖了亲密关系中的核心真相:控制自私无知狭隘。电影里反复出现“听话”“懂事”这两个词。所谓的听话,是听从大人的话,懂事,懂的是大人的事。本该被呵护被珍爱的孩子要理解大人,顺从父母,才不会让父母失望。没有人愿意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她真正的需要与渴求。所谓爱你,就是按着我的想法给予,你不接受,不理解,就是不懂事,不体谅父母。
看到李玩自己哭着清理被父亲弄伤的手时,我的心是颤抖的。这小孩的心伤一直没人清理, 却还要在痛苦与恐惧中继续独行。父亲是在你还要怎样的爆怒里施的暴,事后虽然因为心疼而后悔不已,却一直笃信自己的正确与深情。他的人生射击场最好的装备不是给女儿的父爱,也懒得升级换代。所以当女儿超出他爱的射程时,他的第一动作是将其粗暴扯回,以最省事简单快捷的方法让女儿相信他的爱已经是顶配。可在与上司的饭局里,他爽约了带女儿看航天展览的承诺;为讨好于事业有利的他人,他让13岁的女儿喝酒;在儿子的生日当天才告诉女儿有个小弟弟的现实,并且要求立马进入好姐姐的角色;弄个假的爱因斯坦让孩子接受,好不容易对新的小伙伴建立点感情,又因为儿子将女儿的狗给送到狗肉馆。苦苦哀求无果的小姑娘望着绝尘而去的父亲,又一次坠落在感情的谷底独自面壁。这一次,她没有反抗,因为真的李玩,已经被屏蔽了。大人不知道自己的虚伪,对最纯真最依赖也最信任他们的孩子任意调整自己的承诺和价值观:他骂和朋友喝酒的孩子,女儿说你不也让我喝酒吗?他想用一只小狗来平衡儿子出生对女儿的愧疚,又因为儿子将女儿的狗送走。孩子一次次被拽进大人的价值系统,被按着头臣服。也一次次被边缘化,围绕着大人们的生活秩序,旁观着爷爷奶奶对孙子的宠爱,配合着不属于她的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在一次次的强行洗脑和妥协中,真正的李玩被蚕食,所剩无几。影片最后,看到真正的爱因斯坦时,李玩毫无反应,平静地对堂姐说,我怕它会认出我。
《爸爸去哪儿了》里,张亮、黄磊、林志颖、夏立克是我印象最好的几位爸爸。在他们身上,能看到他们真正看到孩子。陪伴、共情、引领,所有优质父母的特点在这四位父亲身上都有教科书式的呈现。他们永远以孩子的感受为中心,以孩子的节奏为主旋律,以原则为边界,以理念为导航,蹲下身子和孩子一同成长。他们的孩子,脸上没有被人欺负的痕迹。是的,在进入到校园社会前,很多父母是第一批欺负孩子的人而不自知。因为再怂再弱再无知再傻逼的父母,都是弱小孩子心中的神。神们仗着这股天生的势力,在孩子面前任意妄为,打着政治正确的大旗,做着吞食孩子的恶事:让孩子揣摩大人的心意,观察大人的脸色,循着大人的标准行事,在亲人这儿,先折损掉一部分自我。正在热播的《都挺好》里,明玉和暖男分手了。原因就是,在原生家庭里一直没有被看见的她再一次被德艺双馨的男友无视了。她是加强版的李玩,即使父母双全,也是个弃儿。她的父母,无论是重男轻女的强势母亲,还是作天作地的窝囊父亲,都是极其自私的人。他们只看见自己,一生都围绕自己的生活利弊来取舍。也和很多父母一样,理直气壮地伤害绑架孩子,以爱之名,以父母之名。
昨晚,好友告诉我她和女儿道歉了。女儿说妈妈老拿自己和其他孩子比,她没有承认。后来,她真诚地向女儿认错,10岁的孩子居然哭了!这是被看见之后的委屈与感动,也许还有惊喜。仅此一举,她和孩子之间就完成了一个升级动作。很多看似锦衣玉食的孩子,有时候都是情感上衣衫褴褛的孤儿,因为父母不知道或者误解了精神饲养这个岗位,缺席的失职的比比皆是,浑然不觉。大多数父母和李玩的父亲一样,不能说不负责,也不能说不爱孩子。但没有孩子视角的爱只有自拍模式,还开了美图秀秀,先滤去自己的瑕疵,然后叫孩子过来强颜欢笑配合我们摆出剪刀手,拍出唇红齿白的照片,让孩子习得性忘记自己,惯性迎合他人,屈服大众审美和标准。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不可复制的孤品,真正的成长不是被打碎后的拼接。附加教育功能的爱是对真我的塑造和强化,而非对真我的删减和清零。过程是施肥,是剪枝,是浇水,而非整棵砍倒,或者硬掰成取悦他人的盆景。是让树成为更高大的树,让花开出更艳丽的花,让草长成更茂密的草。
这部电影,会有孩子看不懂,那是TA的幸事。也会有父母看不懂,那是两代人的缺憾。作为孩子,时间太久远,我忘记了很多,现在仍然在奋力找回那个可能被删减的小孩,让自己勇于表达和面对。作为母亲,在写给刚刚18岁的儿子的信里,第一段第一时间,我道歉了。为自己的无知,为自己的自以为是,为自己的狭隘,为自己的傻逼呵呵。他被删减的很少,但仅仅是一点点,已经让我难过不安。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爱和父母,但可以有不断成长和认错的大人。
电影的宣传海报中1和3两个数字离得特别近,乍一看上去有爆粗的嫌疑,也许创作者就为了这个寓意满满的效果才取了这个有点莫名其妙的片名吧。中国手术刀似的电影不多,希望还会有,一直有。
狗13
狗13
狗13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