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留学申请

美本申请,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不住战略上的懒惰!

2017-07-22  本文已影响6人  183dcad8cc01

  类似这样形形色色的疑问困扰着每一届的美本家庭:

  *11年级开始考AP会不会太晚?

  *即将11年级,计划考3次SAT会不会太少?

  *托福/SAT还不是最理想,10年级的暑假到底应该是先夏校还是先访校?

  *学校GPA给的不高,是不是标化成绩刷高一点能弥补GPA的短板?

  *即将IBDP第1年, 同时要准备几门AP合适?

  每一年的放榜结果都为下一届的申请季蒙上一层焦虑的底色,每一年录取数据的变动也都牵动着美本家庭的神经。而这年年层层累积的焦虑就好似一剂剂强心针,激励着新一届的美本党们要加倍地埋头努力!凌晨睡,清晨起似乎是大多数美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写照,即便是如今逼近40度的高温天,也要早晚奔波于各大补习机构。

  然而,当你每天的时间和精力被“勤奋”占据后,是否还有闲暇停下来思考过如此勤奋的目的是什么? 我真正想去或者真正适合我的目标大学是哪些吗?

  小米科技的CEO雷军有句管理名言说:“不要以战术上的勤奋掩饰战略上的懒惰”,即一个战略方向不明确的企业,老板员工即便再勤奋也会面临倒闭或危机。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美本申请!一个申请目标不明确,没有战略重点的申请人,即便再勤奋最终也未必能获得理想大学的录取。这也是为什么“高分低录”的情况每年并不罕见!美本申请是一场长跑,需要随时调整战略。盲目的努力只能让自己麻痹,这种低水平勤奋的背后不一定是收获,还有可能是危机!

  如何扭转低水平的勤奋?

  就像在“经济学"中,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2门缺一不可的学科一样,在美本申请中同样也存在宏微观之道!在宏观上,要了解每年不同申请体系在要求上的变化 ,预判不同大学对于课程类型的倾向,男女比例/亚裔比例的申请优势以及录取人数上的招生趋势;微观上则是要结合宏观趋势,并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和家庭背景来选择适合的考试类型(是选SAT还是ACT?是侧重AP还主攻SAT2?等) 和规划适合的申请目标与策略。

  “宏观预判”和“微观规划”是美本申请中的两个不同的层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歌德说:“如果你要指点四周的风景,你先要爬上屋顶”。当你在决定要申请美国大学那时起,就应该要纵观全局,确定一个正确的大方向,再从具体的考试/活动入手,这样才能让你的勤奋有所回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扭转低水平勤奋的良药。

找到你的申请杠杆点!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让人类明白了“巧干”的重要性!找对了杠杆点,才能实现“四两拔千斤”!

  在美本申请中,杠杆原理同样存在。有些同学以优秀的成绩为杠杆,有些同学以出色的活动能力做杠杆,亦或是主打文理平衡。无论你以什么优势做主打,关键要找对那个能匹配你目标大学的“杠杆点”,只有找到了这个杠杆点,你的勤奋才能被迅速放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