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之脑洞大开
体会
趁着新书《未来简史》上市,准备先看一下姊妹篇《人类简史》。拿起书,立刻就体会到为什么高毅教授在推荐序中称此书为“奇书”。几乎一口气把整本书读完,不禁感叹作者的知识面之广博,更被其中各种脑洞大开的想法所吸引。
历史学家似乎很多都是博学家,这让我想到了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全书同样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和战争等各个领域,并给出了作者自己独到的罗马帝国覆灭的分析和看法。但相较而言,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几乎颠覆了普通人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认识以及看待问题的角度。很多年前读《全球通史》,印象中历史通常是从6000多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开始讲起的。而此书完全站在一个“人类物种”的角度从大约7万年前的“认识革命”开始,给我们展开人类历史的画卷。
首先说到的是“认知革命”。放在以“亿年”为计量单位的进化史来看,人类在40万年到10万年前这短短的30万年间,一跃而居于食物链的顶端,这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今天,我们常常谈到工业革命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在作者看来,大量证据证明认知革命之后的人类,对生态的破坏较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各个大陆上的无数物种随着人类的到来而迅速灭绝。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世间万物为快不破。只要你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改变和进化,就能迅速占据优势地位。
对于“农业革命”时期,作者看来这似乎是人类的“黑暗年代”。相较于认知革命时期的人类,当时的人更加劳苦地工作,却还要面对饥饿或营养不良的问题。用作者的话说“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农业革命造成了智人数量的大幅增加,却并没有找到很好的社会制度来管理这个庞大的社会,更没有足够的生产力来很好地养活他们。不过,人类还是发明了一样很重要的东西--虚构故事。也许,这就是人类最重要的基因变化,这种集体想象的虚构故事产生了文化、制度、阶层等各种新事物,并且维系着逐渐庞大的社会群体。
中国人常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不分。但在作者看来,合久必分只是一时,分久必合是不变的大趋势。公元前1000年间,出现了三种有可能达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经济上的货币秩序、政治上的帝国秩序和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如果,人类真如作者所言最终将趋于融合,那么除了作者列出的因素外,“互联网”无疑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互联网打破了地域、国家、文化、民族等各种界限,极大地促进了全人类信息的共享和交互,更加快了全人类的融合。
近500年来的“科学革命”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人类在这500年创造出来的从财富远远超过了过去几万年。虽然,称之为科学革命,但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讨论了政治与经济。特别是人类的经济在整个现代时期不可思议地持续指数成长。作者看来,唯一的原因,就在于科学家总是能每隔几年就取得另一项发现,提出另一项发明。印钞票的是银行和政府,但最后埋单的是科学家。当科学发展赶不上经济的增长时,泡沫就产生了。可是,今天我们对金融的关注似乎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传统科学的追求。科学家是否还能给今天的全球经济买单?这个全球的蛋糕如果要不断做大的话,最终离不开的还是能源和原料。如果说工业革命的核心是能量转换的革命,信息化是否能带来同样的科学进步?
最后,引用后记的一句话:“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全书导图摘录
1.在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重要革命:大约7万年前,“认知革命”让历史正式启动。大约12000年前,“农业革命”让历史加速发展。而到了大约不过是500年前,“科学革命”可以说是让历史画下句号而另创新局。
2.为避免混淆,以下讲到“智人”,讲的就是“Homo sapiens”这个物种的成员,而讲到“人类”,讲的则是“Homo”(人属)的所有现存成员。
3.然而,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
4.智人有了八卦的能力,于是规模变得更大,也更稳定。然而,八卦也有限制。社会学研究指出,借由八卦来维持的最大“自然”团体大约是150人。
5.事实就是所有动物只有智人能够进行贸易,而所有我们有详细证据证明存在的贸易网络都明显以虚构故事为基础。
6.认识革命正是历史从生物学中脱离而独立存在的起点。
7.智人的生活主要靠采集,...智人采集的可不只是食物和原物料,同时还有“知识”。...采集者对于他们周遭环境的了解,会比现在人更深、更广也更多样。就整体而言,现今人类所知远超过远古人类。但在个人层面上,远古的采集者则是有史以来最具备多样知识和技能的人类。
8.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智人就是造成最多动植物绝种的元凶。人类可以说坐上了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物种的宝座。
9.普遍来说,农民的工作要比采集者更辛苦,而且到头来的饮食还更糟。农业革命可说是最大的一桩骗局。谁改负责?真正的嫌疑人,就是那极少数的植物物种,其中包括小麦、稻米和马铃薯。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
10.“驯化”一词来自拉丁文“domus”,意思就是“房子”。但现在关在房子里的可不是小麦,而是智人。
11.人类一心追求更轻松的生活,于是释放出一股巨大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但结果并没有任何人料想得到,甚至也不是任何人所乐见的。并没有人在背后操纵农业革命发生,或是意图让人依赖谷类为生。一开始只是各种小事,主要就是希望吃饱一点、生活安全一点,但最后累积引起的效应,就是让远古的采集者开始花上整天时间,在烈日下挑水务农。
12.一般而言,农民就会和房屋这种构造建立起非常强烈的连接。这场革命意义深远,出了影响建筑,更影响了心理。在农业革命之后,人类成了远比过去更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物,与“自己家”紧密相连,但与周遭其他物种划出界线。
13.农业时代人类的空间缩小,但时间却变长了。一般来说,采集者不会花太多心思考虑下周或下个月的事,但农民却会想象预测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事。
14.现在看来,虚构故事的力量强过任何人的想象。...虽然人类的基因演化仍然一如既往如蜗牛,但人类的想象力却是极速奔驰,建立起了地球上前所未有的大型合作网络。
15.两个史上最有名的虚构故事:第一个是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的《汉谟拉比法典》,这可以说是几十万古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第二个是公元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这可以说是现代数亿美国人的合作手册。
16.英文讲到人人生而平等用的是“create”(创造),但生物学并没有“创造”,而是演化。演化铁定没有“平等”这回事。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
17.有三大原因,让人类不会发现组织自己生活的种种秩序其实是想象:
a)想象构建的秩序深深与真实的世界结合。
b)想象构建的秩序塑造了我们的欲望。
c)想象构建的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思想的连接。
18.阶级有其重要功能。有了阶级之后,陌生人不用浪费时间和精力真正了解彼此,也能知道该如何对待对方。
19.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既然是人类自己想象创造出来的秩序,内部就会有各式各样的矛盾。文化一直想弭平这些矛盾,因此就会促成改变。
20.自从法国大革命之后,全球人民逐渐同意“自由”和“平等”都是基本的价值观。然而这两者根本就互相抵触!
21.金钱并不是物质上的现实,而只是心理上的想象。金钱正式有史以来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统。
22.千百年来,哲学家、思想家和宗教人物都对钱嗤之以鼻,称钱为外恶的根源。比起语言、法律、文化、宗教和社会习俗,钱的心胸更为开阔。所有人类创造的信念系统之中,只有金钱能够跨越几乎所有文化鸿沟,不会因为宗教、性别、种族、年龄或性取向而有所歧视。也多亏了金钱制度,才让人就算互不认识、不清楚对方人品,也能携手合作。
23.一神论就像是个万花筒,继承了一神论、二元论、多神论和泛神论,收纳在同一个神圣论述之下。结果就是,基督徒大致上是信奉一神论的上帝,相信二元论的魔鬼,崇拜多神论的圣人,还相信泛神论的鬼魂。
24.混轮系统分成两级,一级混沌指的是“不会因为预测而改变”。例如天气就属于一级混沌系统。二级混沌系统指的是“会受到预测的影响而改变”,因此就永远无法准确预测。例如市场就属于二级混沌系统。
25.如果要在过去500年间挑出一个最重大、具代表性的一刻,一定是1945年7月16日上午5点29分45秒。从这时开始,人类不仅有了改变历史进程的能力,更有了结束历史进程的能力。
26.在公元1500年前,科学和科技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培根在17世纪将这两者接轨的时候,其实是个革命性的想法。
27.有两股力量特别值得关注: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在过去500年间,科学、帝国和资本之间的回馈循环无疑正式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28.虽然科技在19世纪和20世纪大放异彩,但在现代早期并不突出。这里真正的关键因素在于,不管是想寻找植物的植物学家,还是想寻找殖民地的海军军官,都有一种共同的心态。他们共同的出发点就是承认无知。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而且,他们都希望这样取得的新知识能够让他们成为世界的主人。
29.现在经济史,其实重点就只有一个词:成长。不论结果是好是坏,究竟是生病还是健康,现代经济就像一个荷尔蒙过盛的青少年一样不断成长,吞噬着他看到的一切。
30.真正让银行得以存活甚至大发利市的,其实是我们对未来的信任。“信任”就是世上绝大多数金钱的唯一后盾。
31.金钱是中十分特殊的概念,可以代表许许多多不同的事物,而且可以协助将几乎所有的东西互相交换。然后,在历史来到现代之前,这种交换的能力还十分有限。原因就在于,当时金钱只能代表一些“实际存在于当下”的物品。这与“创业”的概念无法兼容,因此也就很难促进经济成长。基于对未来的信任,我们发展出一套新的系统。在这项新系统中,人类发展出“信用”这种金钱概念,代表着目前还不存在、只存在于想象中的货品。
32.亚当.斯密推翻了传统上认为财富与道德彼此对立的概念,这下天堂的大门也会为富人而敞开,而有钱也就有了道德。
33.人类的经济在整个现代时期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地持续指数成长。唯一的原因,就在于科学家总是能每隔几年就取得另一项发现,提出另一项发明。印钞票的是银行和政府,但最后埋单的是科学家。
34.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学习如何有效驾驭和转换能量之后,也解决了另一个阻碍经济成长的问题:原料短缺。
35.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伦理可以说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将这两种秩序合二为一。有钱人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投资,而我们这些其他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则是--购买。
36.工业革命不仅为人来带来了时刻表和生产线的概念,更将这些概念推广到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当中。
37.工业革命让人类社会起了数十种重大的变化。然而这一切都比不上有史以来人类最大的社会革命: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