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场电影

大圆觉解修笔记【08】中篇 第二章 第四节 普贤章重点提示

2018-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海印法界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四节  普贤章重点提示

        第五节  普贤章实修参考


第四节  普贤章重点提示

 

普贤章主要是针对中上圆根幻修顿悟或者说顿悟圆修成佛所作的开示,重点主要是“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两句。

本章的中上圆根是先依大圆觉理观,后以如幻三昧事修,顿悟圆修,总之是悟、修几乎同时进行,差别性并不明显。但因仍需“知幻即离”的“”和“离幻即觉”的“”,所以并非文殊章的上上利根;同时又因是顿悟而圆修,相对渐根而言,又非勤苦修行,所以称为“亦无渐次”。

普贤菩萨承接文殊章中佛陀开示的以大圆觉为根本,上上利根自然是可以即见即解即行即证,但如果不是此等大利根的种姓,不能一知即离,反倒执幻成实,那该如何修幻离幻呢?遂提出了五个问题,用以澄清一些修行细惑。第一个问题是见地上已经明白了何为心性,具体应当如何证得圆觉境界?第二个问题是既然已经是本来解脱,为何还要以幻修幻呢(疑幻而修何)?同时也隐含了祈请佛陀教授怎样以幻修幻。第三个问题是如果一切皆幻,幻尽时心亦灭尽,那修行的又是谁呢(疑幻而何修)?继而没有能修者,又怎么能说作虚幻的修行成立呢?第四个问题是既然修行不成立(本不修行),但常居幻化无明,又怎么能让妄心解脱呢?第五个问题是以何种具体方法和次第修证得果。

佛陀的回答是,一切幻法也不离于在圆觉心性中显现,幻象虽有生灭变化,但觉性超越动与不动、灭与非灭,既然一切皆幻,不妨依幻心立幻“”,以幻心修幻灭,幻离双遣,觉性未动。并教以如幻三昧禅观,能修、所修、修者,均非实有的同时,无分别之觉知仍在,故而不堕顽空断灭,当远离一切虚妄幻化无修境界时,离幻即觉,圆觉自然显现,并无渐次。

如木中生火, 木尽火还灭。(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幻离幻具体的入手方法就在于如幻三昧四层远离修法:

第一层远离:经文“善男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此是以如幻心远离诸幻境、背尘合觉;离“妄”;亡“动、静”;属定。(离境、离妄;坚持远离一切幻化境界)。

第二层远离:经文“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此是以幻智远离幻心、离离幻之心、离“觉”;亡“根”;属慧。(离心、离觉;要远离种种造作的心)。

第三层远离:经文“远离为幻,亦复远离;”此是以幻空远离幻智、遣离幻之离、离幻智、无执幻离心、遣“离”;亡“觉”;属定慧一体。(遣离,远离为幻,超越远离本身;遣遣,无所远离,即除诸幻)。

第四层远离:经文“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此是以幻灭远离幻空、遣离离、离幻觉、无执离幻离、遣“遣”;亡“空”;属圆满无修。(空觉极圆,寂灭现前)。

本章的如幻三昧禅观,层次上有些类似于《楞严经》的耳根圆通法门,只不过在证得时间上可能会因人而异。圆瑛法师在本经讲义中对此作了详细的对比,“此段离幻显觉之文,全是禅宗顿悟渐修工夫。由浅及深,行布分明。即同《楞严经》观世音菩萨,修习耳根圆通,解六结、越三空工夫,若合符节。「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者:即亡尘也(境界属前尘)。所谓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也。「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者:心,即根也。亡尘尽根,所谓如是渐增,闻所闻尽也。「远离为幻,亦复远离」者:即空智也。所谓尽闻不住,觉所觉空也。「离远离幻,亦复远离」者:即灭空也。所谓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也。「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者:还觉也。所谓生灭既灭(诸幻尽灭),寂灭现前也(真觉显现,觉心不动),以上离幻之功,同观世音,耳根圆通无异,即圆照清净觉相,有以成之。” 

为了进一步理解大圆觉和如幻三昧禅观,就其体相佛陀运用了两个比喻“空花、钻木取火。”来反复说明,最后总结为上上利根见解行证并无渐次,也无方便,知幻即离,离幻即觉,“解”即解脱成佛。

 

乘愿再来的大菩萨(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五节  普贤章实修参考

普贤章此种类型即为地上“菩萨”种姓,是地上菩萨通向佛地所修法门,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汉地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即属此类根机。“惠能”一名并非法名,而是得自大师在二月初八佛诞日伴随瑞相降生时,两位异僧所赐的俗名,具载当时“有二异僧造谒。谓师之父曰:夜来生儿,专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言毕而出,不知所之。师不饮乳,夜遇神人灌以甘露。”又有印度僧人求那跋陀罗在广州创建光孝寺授戒坛场时,曾授记说:“后当有肉身菩萨,于此受戒。”;还有印度僧人智药三藏于公元502年时,曾在戒坛旁边种植一颗菩提树,并授记说:“后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萨,于此树下开演上乘,度无量众,真传佛心印法主也。”从上历史文献记述来看,再结合六祖的生平,足以证明大师并非一介凡夫,而是乘愿再来的大菩萨转世,当大师“既长,年二十有四,闻经悟道”,这是说六祖出家前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樵夫,偶然听到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豁然开悟,遂至五祖座前“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并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后来终证圆满觉悟,此种行迹更是突显出大师根性之利,古今罕见,此即为中上圆根顿悟圆修成佛。

宗密大师曾说:“又真性则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压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上四类,皆有四色四空之异也。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摩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南岳天台,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最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唯达摩所传者,顿同佛体,迥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得即成圣,疾证菩提。失即成邪,速入涂炭。”

一切法皆无自性,如空中云(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教:普贤行门如幻三昧可以对应经教乘中的攀缘真如禅、金刚喻三昧,或者是真如实观、一行三昧。《大乘入楞伽经》有云:“云何攀缘真如禅?谓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缘真如禅。”攀缘真如禅为地上菩萨所行持的法门。

《维摩诘经》说“依无住本,立一切法。”《金刚经》则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法皆无自性,如旋火轮(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大乘入楞伽经》中佛陀对如幻三昧和金刚喻三昧开示如下:

“大慧,菩萨摩诃萨,依诸圣教无有分别,独处闲静观察自觉,不由他悟,离分别见,上上升进,入如来地。如是修行,名自证圣智行相。”

“大慧,复有沙门、婆罗门,观一切法皆无自性,如空中云,如旋火轮,如乾闼婆城,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不离自心,由无始来虚妄见故取以为外;作是观已,断分别缘,亦离妄心所取名义,知身及物并所住处一切皆是藏识境界,无能所取及生住灭,如是思惟恒住不舍。大慧,此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生死、涅槃二种平等,大悲方便,无功用行。观众生如幻如影从缘而起,知一切境界离心无得,行无相道,渐升诸地住三昧境,了达三界皆唯自心,得如幻定绝众影像,成就智慧证无生法,入金刚喻三昧,当得佛身恒住如如,起诸变化力通自在。大慧,方便以为严饰,游众佛国,离诸外道及心意识,转依次第成如来身。大慧,菩萨摩诃萨欲得佛身,应当远离蕴界处心、因缘所作、生住灭法戏论分别;但住心量,观察三有,无始时来妄习所起;思惟佛地无相无生,自证圣法;得心自在,无功用行,如如意宝随宜现身,令达唯心,渐入诸地。是故,大慧,菩萨摩诃萨,于自悉檀,应善修学。”

一切法皆无自性,如乾闼婆城(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中,地藏菩萨有关一实境界的教言非常简洁明了,对于理解本章内容极有助益,特录于此,以供参修:

“尔时,坚净信菩萨摩诃萨问地藏菩萨摩诃萨言:「云何开示求向大乘者,进趣方便?」

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修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离分别故,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圆满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无净,真如相故。」

「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真实。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但以众生无明痴暗熏习因缘,现妄境界,令生念著,所谓此心不能自知,妄自谓有,起觉知想,计我、我所,而实无有觉知之相,以此妄心毕竟无体,不可见故。若无觉知能分别者,则无十方三世一切境界差别之相。以一切法皆不能自有,但依妄心分别故有,所谓一切境界,各各不自念为有,知此为自,知彼为他。是故一切法不能自有,则无别异,唯依妄心,不知不了内自无故,谓有前外所知境界,妄生种种法想,谓有谓无,谓彼谓此,谓是谓非,谓好谓恶,乃至妄生无量无边法想。当如是知,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然此妄心无自相故,亦依境界而有,所谓缘念觉知前境界故,说名为心。」

「又此妄心与前境界,虽俱相依,起无先后;而此妄心,能为一切境界源主。所以者何?谓依妄心,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依无明力因故,现妄境界;亦依无明灭故,一切境界灭。非依一切境界,自不了故,说境界有无明;亦非依境界故,生于无明。以一切诸佛,于一切境界不生无明故,又复不依境界灭故,无明心灭。以一切境界从本已来,体性自灭,未曾有故。因如此义,是故但说一切诸法依心为本。」

「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以义、体不异,为心所摄故。又一切诸法,从心所起,与心作相,和合而有,共生共灭,同无有住。以一切境界,但随心所缘,念念相续故,而得住持,暂时为有。如是所说心义者,有二种相。何等为二?一者、心内相,二者、心外相。心内相者,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真,二者、妄。所言真者,谓心体本相,如如不异,清净圆满,无障无碍,微密难见,以遍一切处,常恒不坏,建立生长一切法故。所言妄者,谓起念、分别、觉知、缘虑、忆想等事,虽复相续能生一切种种境界,而内虚伪,无有真实,不可见故。所言心外相者,谓一切诸法种种境界等,随有所念,境界现前,故知有内心及内心差别。如是当知,内妄相者,为因为体;外妄相者,为果为用。依如此等义,是故我说一切诸法悉名为心。」

「又复当知,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复次,应知内心念念不住故,所见所缘一切境界亦随心念念不住,所谓: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是生灭相,但有名字,实不可得。以心不往至于境界,境界亦不来至于心,如镜中像,无来无去。是故一切法,求生灭定相,了不可得。所谓一切法毕竟无体,本来常空,实不生灭故。」

「如是一切法,实不生灭者,则无一切境界差别之相,寂静一味,名为真如、第一义谛、自性清净心。彼自性清净心,湛然圆满,以无分别相故。无分别相者,于一切处,无所不在。无所不在者,以能依持建立一切法故。」

「复次,彼心名如来藏,所谓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功德之业。以诸佛法身,从无始本际来,无障无碍,自在不灭,一切现化,种种功业,恒常炽然,未曾休息。所谓遍一切世界,皆示作业,种种化益故。以一佛身,即是一切诸佛身;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所有作业,亦皆共一,所谓无分别相,不念彼此,平等无二,以依一法性而有作业,同自然化,体无别异故。如是诸佛法身,遍一切处,圆满不动故,随诸众生,死此生彼,恒为作依。」

「譬如虚空,悉能容受一切色像种种形类,以一切色像种种形类,皆依虚空而有,建立生长,住虚空中,为虚空处所摄,以虚空为体,无有能出虚空界分者。当知色像之中,虚空之界,不可毁灭,色像坏时,还归虚空,而虚空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诸佛法身,亦复如是,悉能容受一切众生种种果报,以一切众生种种果报,皆依诸佛法身而有,建立生长,住法身中,为法身处所摄,以法身为体,无有能出法身界分者。」

「当知一切众生身中,诸佛法身,亦不可毁灭。若烦恼断坏时,还归法身,而法身本界,无增无减,不动不变。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

「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槃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而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善男子,是名略说一实境界义。」

南无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图片来源于网络)

具体的修法则是真如实观一行三昧:“若学习真如实观者,思惟心性无生无灭,不住见闻觉知,永离一切分别之想,渐渐能过空处、识处、无少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定境界相,得相似空三昧;得相似空三昧时,识、想、受、行粗分别相不现在前。”

“从此修学,为善知识大慈悲者守护长养,是故离诸障碍,勤修不废,展转能入心寂三昧;得是三昧已,即复能入一行三昧;入是一行三昧已,见佛无数,发深广行心,住坚信位,所谓:于奢摩他、毗婆舍那二种观道决定信解,能决定向;随所修学世间诸禅三昧之业,无所乐著;乃至遍修一切善根菩提分法,于生死中无所怯畏,不乐二乘。以依能习向二观心,最妙巧便,众智所依,行根本故。”

六祖坛经般若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宗门:禅宗内与普贤章如幻三昧对应一致的莫过于《六祖坛经》般若品中的“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和般若三昧

般若品第二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密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密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

“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

“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密,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枣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为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

“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故,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同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本师授记的化身佛极喜金刚(图片来源于网络)

密乘:在大圆满窍诀部中,第一位人间祖师,本师授记的化身佛极喜金刚曾经有遗教三要语,以下是三种不同的翻译版本:

“证悟自心胜解而顶礼!

 心(之自性)乃不生,

 自显诸有乃不灭,

 是故诸法俱为法身刹土之显现,

 诸显于(心之)自性中解脱。

【见】直指(心性之)本面。

【道】对(保任)唯一(法身明体)生起决定。

【果】对(众生于本来法性中)解脱具胜解信。”

“心之自性本来佛,

 心无生灭如虚空,

 若证诸法等性义,

 不寻彼性住为修。”

正如地藏菩萨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所说:

“复次,修学如上信解者,人有二种。何等为二?一者、利根,二者、钝根。其利根者,先已能知一切外诸境界,唯心所作,虚诳不实,如梦如幻等,决定无有疑虑,阴盖轻微,散乱心少,如是等人,即应学习真如实观。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著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

以上文殊章、普贤章均为利根的“见、解”证悟,而普贤章的如幻三昧又具有双重性,如果行人做到了“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则属于利根无渐次,如果修证时间上仍有差异层次显现,则又可归入渐次幻修,所以。于如幻三昧自此以下的章节,将是以随顺众生次第根机为主依“解、行、证”的开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完继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