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都是第一次

2021-09-16  本文已影响0人  华琴_5c0e

-温暖的金小仙林湖(2021.09.15)

没有刻意回忆过从教以来自己已经带过几个六年级,但有一点却无比笃定,那就是不论教过多少次,每一次都当做第一次,研读教材,设计教学。

以下便以《体积和容积的认识》为例,来谈谈个人这一次对这个部分如何教学的认识和把握。

一、关于体积

结合教材和教参的要求,以及以往学生在学习到这个内容时的难点,梳理出本内容要包括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物体占有空间

首先,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感受到物体占有空间,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

过程如下:

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

师:如果往这个装满水的杯子里放入一个煮熟的鸡蛋,猜一猜会发生什么?为什么会发生?

生:水会溢出来。因为鸡蛋要占空间。

师:哦,因为鸡蛋占空间,所以,将这个煮熟的鸡蛋放入盛满水的杯中,水会溢出来。

2.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

师拿出一个苹果:如果要把这个苹果放入盛满水的杯子,会发生什么?为什么?与刚才把煮熟的鸡蛋放进去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水会溢出来,因为苹果占空间。与把煮熟的鸡蛋放入杯中相比,这次溢出来的水会更多,因为苹果占的空间比鸡蛋大。

师板书。

3.揭示体积意义

师:鸡蛋与苹果都占空间,但是苹果占的而空间更大,说明物体所占空间也有大有小。在数学上,就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体积。

4.比较体积的大小

课标修订后,提到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共有9个,其中就包括量感。量感,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是一种意识和能力。怎样丰富学生的量感,借助活动予以大小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路径。因此,在学生理解了体积的意义后,就组织学生进行不同物体体积大小的比较。

(1)肉眼观察

师:老师的手提袋和教室里的空调柜机,哪个体积更大?

生:空调柜机体积更大。

师:这两种物体的体积,哪个大哪个小,肉眼就能看出来。

(2)借助媒介

师出示两个看上去差不多大小的杯子:再看这两个杯子,哪个体积更大呢?肉眼吧观察还有把握吗?

生:不行。

师:那可以怎么比较呢?和你身边的同学讨论讨论。

生:可以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看看哪个杯子盛的水多。

师:借助另外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就相当于是一种媒介。

师出示图,图中有两个盒子,一个盒子可以装4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另一个盒子可以装6个同样大小的杯子。

师:这两个盒子,哪个体积更大?

生:可以装6个同样大小杯子的盒子体积更大。

师:在比较这两个盒子体积大小的时候,用到什么方法?

生:借助了第三种物体。

师:是转化成比较盒子里面杯子个数的多少,来比较两个盒子体积的大小。

板书:转化。

(3)其他方法

师:除了观察和转化,还有其他方法来比较物体体积的大小吗?

生:还可以计算。

师:是的,如何计算我们留待后面再学。

二、关于容积

为了帮助学生把握概念,特对该部分教学设计如下:

1.前提:可以容纳物体。

师:这个水杯和水盆,都可以容纳其他物体。是不是?

生:是的。

2.区分:容纳物体有多少。

师:那么,如果都容纳苹果,哪一个容纳更多呢?

生:水盆可以容纳更多的苹果。

3.揭示:什么是容积。

师:在数学上,我们就说这个水盆比这个水杯容积更大。并且把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板书:物体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物体的容积。

4.比较:容积的大小。

师:不同容器容积也有大小。结合刚才我们比较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想想看,可以怎样比较物体的容积?你能举例说明吗?

生:可以观察。比如这个水盆的容积就比这个水杯容积大,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

生:可以借助第三种物体。比如要比较书柜容积的大小,可以数一数书柜里面所能容纳书本的多少。

生:应该还可以计算吧。

三、关于体积和容积

在学习了体积之后,再继续学习容积,说明容积与体积有所不同。因此,对于体积与容积的比较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可省略。

师:比一比老师的手提袋和教室里的空调柜机,哪个体积更大?容积呢?

生:空调柜机的体积比老师的手提袋更大。

师:容积呢?

生:空调柜机的容积小,老师的手提袋容积大。

师:由此看来,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容积就大。嗯,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回想一下比较的过程,还有什么不同?

生:比较体积,看外面;比较容积,要看里面。

师:是的,不仅观察的方法不同,观察的结果也有可能不同。

《体积和容积》早已不是第一次教学,但是每一次教学,总想着能助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更有把握,从而进一步增进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提升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于是,就有了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想法与做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