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佳状态”去悦纳每一位学生

2024-06-12  本文已影响0人  夜窗轩梦

       再次阅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Ⅲ,我又从政中挖到了一颗宝石,因为再次让我看到了自己在职业的追。这本书的二三章分别将教师的两种完全对立的状态——“最佳状态”、“最差状态”,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由于这两章放置顺序的巧妙设计,读起来更加撼动内心、直击心灵。

        同样是教师,面对同样的群体,我们的状态对最终的教育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正如这本书书中所体现的那样:最佳状态的老师,他们往往关注学生的内心和问题的本身,着眼于问题你解决,这类老师通过共情,引导学生改签遇到的困扰;最差状态的老师,他们往往忽视学生的内心,讲事与人联系起来,难以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反而激化矛盾。我想,作为学生,谁不期待遇到最佳状态的老师呢?可是现实中,我们这类老师少之又少。

       我是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更是一名班主任,回想怎么近十年的教育生涯,回想近十年来与学生的点点滴滴,还是后悔太晚看了这本书,我的学生有多少次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最佳状态”,有多少次那些冲突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解决,可是都因为自己的处理不当,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教育的契机。

       记得那是疫情结束后刚刚复课不久,由于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学生的规则意识普遍淡化,总会去触碰校纪班规的红线。那天课间,一群孩子将厕所的纸巾撤下来打湿,揉成一个球,作为“炮弹”互相打仗,结果把厕所弄的一片狼藉。不出意外,这群学生都被各自的班主任给收拾了。当时我们班也有三个同学参与其中,我当时秉着“杀鸡儆猴”的想法,将他们拉到讲台上,狠狠的批评了一顿,并且以此作为反面教材,进行全班性的教育训诫。

        以下就是我那时训诫:

        他们这种是什么行为,是一种没有公德心、没有教养的行为。什么叫没有公德心,就是没有公共道德;什么叫没有教养,就是家里缺乏管教育,本来只是你个人行为,最终牵扯到家庭,你看看,你们可能因为自己行为让家长跟着蒙羞。我不指望你们能够为班上做什么贡献,但求你们不要拖班上后腿,全班四十位同学努力争取的声誉,你们个体有什么资格去让它蒙尘,你们都做了些什么?同学们,我希望你们以此为戒,好好对照自己,有没有这样没有公德心、缺乏教养的行为,有没有让班级丢脸的时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现在看来,我这段看似“义正言辞”的训诫,其实可谓惨不忍睹,简直是毫无理由的情绪宣泄而已。这个过程中我犯了几个严重性的错误:

        一、这种情绪失控化的训诫完全是个人情绪的宣泄,不仅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像全班进行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遇到问题进行着毫无意义的抱怨。这种错误的示范丝毫不必那三位同学所做事情的负面影响弱。

       二、作为一名教师,言语的那种刻薄,无疑是不符合自己身份的,缺乏榜样作用。

       三、公开地将时间扩大化,将学生本身并没有那么大的问题无限的放大,让当事人心理受到一定的创伤,同师也让师生矛盾变的更加冲突对抗。

       四、缺乏问题导向,没有最终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浪费了全班的时间。

      正如我的分析,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我粗暴的行为只是让这种践踏校纪班规的行为变的更加的隐匿 ,班上类似的情况依然是层出不穷 。

      看完这本书后,回过头来分析,发现其实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要树立“问题导向”意识,我们要清楚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扩大矛盾,针对这件事情的本身,最重要的目的是要解决这件事情,促使类似事情不在发生。以次作为出发点和立脚点,我制定了以下方案:

        一、事件处理仅仅控制在三人范围内,给予隐私的保护。

       二、分析自己为什么早这样做以及校纪和公共道德为什么不允许这样做,这个过程中要充分与学生产生“共情”,感受到学生在做这件事情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三、谈谈今后怎么避免,这个过程中给予正面引导。

        仅此三条而已,就问题而谈问题,就问题而解决问题,不涉及任何人身攻击,不激化任何矛盾。

       前后两者对比,前这明显是“最差状态教师”才会出现的状况,后者明显是“最佳状态教师”处理事情该有的思路。后者处理的方案是有益于问题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为他秉持了问题导向的原则而非情绪导向,是通过与学生共情或者学生心理上的接纳。哪一位学生不喜欢这种老师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