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散文心情随笔随笔散文

随感一束

2016-08-03  本文已影响54人  千羽千影

随感一束

徐  霞

01

我站在大门口等朋友,正东张西望时,见路上一个坐着残疾车的青年,向我使劲招手,我走到他的残疾车前,问他有什么事?他动作缓慢地从身上的绿挎包里抽出一份晚报,递给我,并伸出一个手指头向我比划。这是份连篇累牍登广告的晚报,平时看一眼都嫌烦。但是,眼前这个卖报的青年,头向一侧肩膀歪着,口水不由自主地从歪斜的嘴里流淌出来,我顿时动了恻隐之心,真想掏几元钱给他。但转念一想,这个残疾青年不是坐在街头乞讨,而是摇着残疾车卖报维持生计,不正是为了自己活得有尊严吗?我无权损害他的尊严。于是掏了两元钱买了两份报。五分钟后,我顺手将晚报丢进了垃圾桶。

餐桌上,我和朋友们聊天十分带劲,朋友们都夸我妙语连珠。我才惊觉,自己真的一反常态地能讲。也许因为自己做了件有意义的事心情格外愉悦,话自然而然就多了起来。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也。

02

晚饭后,到院子里散步。无意中看到花园里的铁树开花了,奶奶关于“铁树开花下一世”的说法,同事们关于“铁树开花要一百年”的论断在我的脑海里萦绕。瞬间,我就忘了心里的不快。我居然看到了铁树开花,运气实在太好了,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这难以见到的景象。

手机尚未装进衣袋,眼前又一亮,一棵桃树从被严寒冻死的大叶榕树洞里窜出来,枝叶茁壮,结满了半红半绿的大桃子,放眼望去,半边是枯木败叶,半边却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我的心情顿时好起来。

住宅楼前、道路两边的香樟树犹如一把把擎天巨伞整齐地排列着,小松鼠在伞骨间跳来跳去,一辆辆轿车泊在伞下,安静地休息。掐指一算,这个院子从建盖至今已二十个年头了,当年的小树已长成了参天大树,院子里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煞是好看。

院子里蜿蜒着清浅的水沟,水里莲花绽放,鱼翔浅底。水沟边沿镶嵌着大大小小的鹅卵石,邻居们将花盆放置在鹅卵石上,花盆里种植辣椒、茄子、黄瓜、豇豆等时鲜蔬菜,只见一个个辣椒、一只只茄子、一条条黄瓜、一串串豇豆鲜嫩可爱,十分讨喜,我的心情大好。

人啊,怎么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呢?

03

颈椎病越来越严重了,在家里总忍不住哼唧几声。先生说,喜欢较劲的人容易得颈椎病。我无语。

晚上,刷微信,看到一篇文章说,20岁,跟学校较劲;25岁,跟老板较劲;30岁,跟自己较劲……人的一生都在较劲,和自己较劲,和他人较劲,和命运较劲,心中满是负累。

当代哲学家说周国平说过,“人生许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较劲”。所以,较劲的人生实在不值得过。

其实,不可改变的过往,无能为力的当下,不可预见的未来,均不必较劲。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要有些不较劲的智慧,学会与自己和解,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04

“我又梦见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从梦中醒来,我张口就对丈夫说。“清晨老早的,讲什么梦,不知忌讳!”丈夫大声呵斥。我立刻噤声,强压住满腹想要对他说的话。

找不到回家的路,在我的梦境里反复出现,很多次,很多年了。尽管梦境会略有变化,但惶恐和无助却是我在梦中的常态。有时是天色已晚,路上没有行人可以问路;有时是路人语焉不详,指路不明;有时是面前有无数条岔路,我无法选择。

据说梦的形成与潜意识有关,我的梦境到底映射了怎样的现实?是因为小时候有走失的经历,心里有了阴影?还是从农村走进城市,却无法融入城市生活?抑或是心灵无处安放,没有着落?

丈夫的斥责,让我长了记性。往后,无论做什么梦,恐怖也好,搞笑也罢,我再不会对他说一个字。久而久之,我的梦境越来越模糊不清,最后竟记不住一个完整的梦了,仿佛我从来不会做梦一样。我不知道这样的结局是喜还是悲。

05

“母亲节”这天,我在医院照料跌伤的母亲。

打开微信,满屏都是谈孝心的、为母亲祈福的贴子,仿佛天下儿女都因为这个节日瞬间变得孝顺起来,我实在不以为然。但其中一篇的标题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读完让我的心灵为之一颤。

文章的标题是“一辈子说谎话的母亲”,讲的是一个母亲因为爱儿女、爱家庭,总是说谎话,即使自己重病在身,为了不影响儿女的工作,也慌称自己身体很好。当时,我真想把这篇文章念给母亲听,可我最终还是压住了这个冲动。

我的母亲从不会说一句谎话、假话,心里也藏不住一句实话、真话。可就是这些实话和真话,常常在不经意间深深地伤害着家人,影响家里的安定团结。

我对过于直接向来不知含蓄的母亲毫无办法,只能多次劝说母亲“不是所有的实话都能实说的”,说话要考虑听话人的感受。母亲并不理会我的劝说,依然我行我素,有话就说。

我想,只要心里装着他人,说话时考虑他人感受,不论谎话、假话、实话、真话都是善意的、可爱的、温暖人心的。

06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完了,这是一本关于灵修的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邂逅老智者的引导,自觉践行身心灵修,最终从日益异化的现实困境中走出,寻找最初的自我,实现自我心灵的拯救,求得内心的归宿,全书三十三章。     合上书本,闭目回忆书中内容,印象最深的是第十七章“‘担心’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作者张德芬在这一章中借老智者的口说:天底下只有三种事,老天的事,自己的事,他人的事。一个人的命运如何是老天的事,人是无法与天命抗衡的。对于他人的事,我们无权干涉。如果非要介入他人领域,管他人的事,想要促使别人改变,不但白费力气,还会造成两人关系的紧张。所以,管好自己的事最重要。并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为我们的亲人担心,其实是在制造一种负能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加害行为!所以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就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睁开眼睛的瞬间,我如醍醐灌顶,悟性洞开,心里所有的纠结烦恼顿时烟消云散。几十年来,我总把长女、大姐的责任扛在肩上,为父母担心,为兄弟姊妹担心,斡旋他们之间的关系,千方百计维护这个大家庭的安宁与和睦。自己心累身也累,收效却微乎其微。往后,我将放下所有的担心,祝福我的父母、兄弟姊妹及一切亲人们好运!

07

周六,婆家来电话说家里宰了羊,让回家吃饭。我很纳闷,不年不节的,宰什么羊呢?回去的路上,车子很多,很拥挤。我更觉奇怪,难道真是个什么节日?

回到婆家忍不住问,今天是什么节日?婆家人说“今天是六月初六,祭祀五谷的节日。”嗨,还真是个节日啊!出于好奇心的驱使,我祥细询问了这个节日的礼仪。

为祈求五谷丰登,六月六这天,农人们或一个大家族相约,或相处甚好的几家人联合,大清早牵上羊到土地庙祭拜,礼毕,在土地庙前宰羊,并将事先预备好的狗谷子树枝蘸上羊血。然后将一枝枝蘸上羊血的狗谷子树枝和一柱柱点燃的清香插到田地里,当每一块田地都插上一枝树和一柱香后,再将宰好的羊拉回家烹煮,大家一起共享。

我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也种过五谷,可从不曾听说过“六月六,祭五谷”这个传统节日。倒是相对偏远的婆家及周边地方让这个节日传承了下来。这让我想起孔老夫子说的“礼失而求诸野”这句话。

08

“心有猛犬,请栓链”这是我在“十点读书”里听到的文章标题,还没听内容,我就被震住了。猛犬,自然是会伤人的,所以要用锁链栓住它。失控的情绪犹如一条猛犬,同样会伤人伤己,必须加以节制。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如意,总会遇到令人烦恼甚至愤怒的事情,人在愤怒时,智商为零,往往情绪失控、恶语伤人,甚至做出令人抱憾终生的事。

与人相处,随心所欲,想说即说,往往无意中伤害他人,甚至酿成悲剧。所以,心情不加节制是危险的,会变得很难堪,会将一件事做得很难看。

“自律者方得自由”,学会自律和克制,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群处时守住口,独处时守住心,会让很多事变得有趣和美好起来,谨记。

09

中午一点,我已站在文体公园游泳馆的泳池里。因游泳的人极少,我得以独占一条泳道,舒展开四肢慢慢地游着,安静地思考关于独处的问题。

丈夫到扶贫村蹲点去了,儿子培训去了,这个周末显得格外空闲。早晨起来,洗衣、擦地、给花草浇水,然后读书。可午餐后的时间怎么打发呢?我突然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站在院子里发了阵呆,更觉孤独寂寞,心里空得发慌。看到水沟里的锦鲤自由自在地游弋,我脑洞大开,立即回屋收拾东西向游泳馆奔去。

泳道长50米,标准游泳水温,除刚下水时有些冷凉外,游起来非常舒服,我给自己预设了1500米的目标,自己来回游着,心里默默记数。

当墙上的挂钟走到两点时,教练带着一大群小朋友涌进来,泳池顿时喧闹起来,我靠着泳池边休息,观察泳者百态。我看到一个大伙子,两只手臂套着气囊,在浅水道与小朋友们一起扑腾,同伴笑话他,没有节奏,两手乱抓。他一气之下,就爬上泳池,抱起双手打个盘腿座在池边,象个耍赖的孩子,再也不愿下水了。还有一个漂亮的小姑娘,脖子上挂着小金猴,嘴唇和两手不停地哆嗦着。我忽然有些怜惜她,毕竟水温与人的体温相差十几度,体质稍差的人还真有些吃不消。可她从下水开始一个游泳的动作都没做,一直在不停地与同伴讲话,何苦来受这份罪呢?

一对看似夫妻的两个中年人下了水,男人对女人说,学游泳要先学闷水,接着很敷衍地给女人做了一个示范动作,就让女人自己慢慢学。男人随即去了深水道,心安理得地在泳池中央游着。女人双手抓紧隔离栏,一次又一次地将头埋进水里,很顽强的样子。男人一次都没将眼光望向这女人。他们虽然双双结伴而来,可没有一点相扶相携的意思,我忽然为这个女人悲哀起来。

我不想再看了,再次奋力游去,到达对面岸边转弯再向前,一个个来回地游着数着。当挂钟指向三点时,国家游泳队集训时间到了,我已经游了2000米,超额完成了预设的目标,我立即起身,让出泳道。

走在回家的路上,顺道欣赏文体公园不同设计风格的各种场馆,心里是满满的喜悦。其实,独处是人生的必修课,一个人只要用心地爱自己、爱他人、爱生活,独处也可以很充实很愉快很美好的。

10

提起李叔同或者弘一法师,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场境如放电影般在我的脑海映现:李叔同站在船头,他的妻儿追到水边,苦苦哀求,涕泪交流,李叔同看了眼妻儿,便吩咐开船。从此俗世少了一个尽责的丈夫和父亲,释家多了一个普渡众生的高僧。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总也想不明白李叔同出家的缘由。妻子俞氏贤惠安分,20岁时嫁给18岁的李叔同,不久,李叔同漂洋过海到日本求学,俞氏留守家中生儿育女,孝敬老人,并独自承受长子夭折的悲痛。

婚后十一年,39岁的李叔同抛妻别子正式出家修行,四年后,年仅45岁的发妻俞氏黯然病故家中,李叔同的哥哥李文熙写信嘱其回天津老家一次,可弘一法师因故未能成行。弘一法师63岁时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字后圆寂。

我不知道他临终前写下的四个字表达着怎样的心情,从追求人生的圆满境界来看,他的愿望达成了,他应该是欣慰的,不知悲从何来?但我能体会他妻子俞氏短短一生的孤寂和痛苦。从他妻子俞氏的视角去看李叔同,说他无情无义、缺乏责任感都不为过。

每当我听到《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幽美的歌词时,总是百感交集,一个把离愁别绪写得如此深情款款的人怎么就舍得下妻儿义无反顾地出家去呢?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在红尘之外的弘一法师满腔热忱地喊出了“念佛不忘爱国”的口号,足见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当人们称颂一代奇才李叔同在众多领域的开拓性贡献时,当人们津津乐道弘一法师为世人留下的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时,可否有一个人想到俞氏,想到她说“你不肯负天下人,只肯负我一人”时的深哀巨痛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