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体验怎么玩?看、听、闻、尝、碰

2017-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fashvn

美国著名营销大师马汀.林斯壮(Martin Lindstrom)将五感体验带入了营销理论,让顾客“感受”到产品,提倡通过具象的色彩、声音、气息、味道、质感来勾勒一副美好图景,刺激欲望,再发生消费行为。区别于场景营销建立起生活场景植入广告,引起顾客在情感上和理智上的意识共鸣,五感营销更像是从场景营销中升级的一种体验,在五种感知上提升了接收度,丰富了完整性。

固然科技的进步为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但也直接抹掉了许多我们直接触碰生活、感受事物的途径。智能手机的出现,互联网的全面覆盖,让我们甚至不再需要提笔写字,不再需要购买书籍,越过了触觉的体验,丢失了手握笔杆、轻碰纸张的触觉带来的那一点悸动。一切商品都通过描述和他人的评论作为购买的依据,丧失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的直观体验。好在实体商业抓住了电商的这一弱点,正在开始绝地反击。其实无论体验怎样升级,回归到最根本的,就是要激活消费者在五感上的原始知觉。

挖掘五感上的可能性其实带着许多的趣味,散发想象力,构建场景,并在这基础上建立五感的立体维度,就像不同的排列组合得到不一样的数字,这是一个寻找表达技巧的学习过程。

我们千方百计将消费者从网络的框架中拉回到实体消费场景,一层层提升体验的品质和效果,目的是通过回归到五感的本质,打破文字广告和网络的隔膜,建立与消费者的直接联系。

有位旅客曾描述过一间他居住的旅店,门前铺满了光滑圆润的鹅卵石,让人忍不住想要脱下袜子踩过去。这种自然的吸引和触感,任是千万字去描述回归自然的旅店多么充满趣味,也不及脚踩在鹅卵石的那一瞬间带来的奇妙触感,伴随着清风吹佛,足够在旅客的记忆里留下最深刻的一点,这就是五感营销最大的魅力。

零售商对于高质量的追求和强烈的品牌意识才能引发对于细节的重视,这些激发五感的元素恰恰都隐藏在细节中。那些小到被忽略的细节,当它们叠加起来产生的效应是巨大的。

以突出产品和文化为核心,五感营销要达到的目的有两个:1.令消费者停留时间增长,使成交率增长。2.让愉悦的购物体验留下深刻的记忆。

有些品牌从不在广告和公关上多耗费经历,酒香不怕巷子深,好的产品就是最好的广告,这是他们坚持信奉的一点。好的产品意味着首先在产品特定的一感中做到了极致,好比我们摸到的面料,触感上的优质足以令人信服品牌的水准;商家在食材的选择上坚持高质量,自然在口感中网罗了人心。总是可以在远处就能闻到咖啡店的香气。除此之外,在其他四感的配合上也绝不偷懒,视觉保持优美,听觉带来生动,气息营造氛围,这是消费者认知品牌、对品牌形成记忆在多种感官体验上的一种巩固和强化。

而对于不同年龄、性别、消费水准,有着不同的作用。可以发现,五感营销对于儿童、女性和老年人的作用更大。儿童的感官机能其实要大于成年人,颜色鲜艳的服装、散发香气的玩具对于更敏感的儿童效果更强。而相对于男性更细腻也更感性的女性,也注重感官上的体验。老年人对于氛围营造的感知相对较弱,但相比年轻消费群体,在一些可以触摸、品尝的直观感受上更加注重。

从购物中心来说,从未进门就呈现的视觉效果,到背景音乐的匹配度,是否照顾到卫生间和电梯间的气味传达,手轻触扶梯传送带的质感等等,都在通过人们的神经传达着购物中心为自己的“装扮”的思路。无论我们分析过多少购物中心的成功运营经验,基本的共通点都在于在消费者五感的激发上带来了非常愉悦的经验。

多家购物中心开始引进了一种新的业态:迷你KTV,在电话亭似的玻璃房子里人们可以尽情歌唱、录制、欣赏甚至分享,钢化玻璃的设计让你无需担心被暴露的尴尬。除了业态上的形式新颖,这让人们在购物中心又有了新的感官尝试,可以看MV,听到歌曲,手握麦克风,然后发声歌唱,这样的方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少一点语言逻辑的费力,多一点感官营造,能直接面对顾客是实体店区别于电商的最强武器,因为有时候当我们嘶声力竭想表达,其实都不如一个直接的拥抱来得更真实。

发顺计算机拥有多年的零售行业服务经验,作为零售商的服务基石,多年来致力于零售业一站式服务,拥有一套智能完善的零售系统,能够解决零售店铺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体验度。

(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登录发顺官网:www.fashvn.com)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