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赏析选编

浅谈钗黛关系

2019-02-24  本文已影响114人  飞岩文轩

高一一班  陈子元

  《红楼梦》里详细描述了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悲剧。有人认为,黛玉和宝钗是“情敌”关系,肯定不对盘,实际上,二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不好。

  二人的判词体现了“钗黛合一”的特点: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判词中,“停机德”指的是德才兼备的宝钗,“咏絮才”则指黛玉,二人同为金陵十二钗之冠,显然关系匪浅。钗黛两人虽然表象不同,但共用一个判词、一首曲,实为一体。

  作者曹雪芹在描写钗黛关系时的回目标题为“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金兰契”在百度中释义是这样的:旧时汉族妇女婚姻习俗及组织。流行于广东广州、顺德、南海、番禺等地。据史载,这些地区的少女,二人或多人结为异姓姐妹者,称为结“金兰契”。她们相互依恋,誓不肯嫁人,即使嫁人,亦必久居娘家而不落夫家。有的被迫在夫家暂住数日,但严密设防,百般抗拒,不与丈夫同寝处。甚至有欲加害于强迫成婚的丈夫,致其于死者。

  显然,曹雪芹笔下的钗黛感情极好。在这一回里,宝钗主动与黛玉交好,真心去帮助黛玉,为了黛玉甚至可以放弃看似可以拯救家族的好姻缘。为什么宝钗会这样做呢?因为她懂得黛玉心里所想,懂得黛玉之情;而黛玉又是一个敏感的人,如何不知宝钗对她的照顾?如此,黛玉才回报以真情。

  黛玉是荣国府表小姐,自幼母亡,寄居京城荣国府,不得返家乡。而后父亡,无家可归,只能寄人篱下,看人眼色,无人知其冷暖。本就体弱多病,兼而心思敏感,更加顾影自怜。

  黛玉心思灵巧,是一个对世间万物极其通透聪明的人,悟性才情都极佳,等闲之辈根本不能入其眼。

  宝钗是王夫人娘家侄女,和母亲哥哥一起到京城来投奔贾家,虽然吃喝玩乐都是自己花费,但到底也是寄住贾府,况且母亲没有主见,哥哥是个不学无术纨绔子弟,把家底几乎都败光了,实则境况与黛玉相差无几。

  宝钗同样是个十分聪慧的女孩子,为了生活八面玲珑,很能体贴他人,德才兼备,看似温和,实际上能入她的眼的人实在不多。

  因为二人相似的境遇,所以二人可为知己。钗黛既为知己,宝黛亦为知己,可宝钗屡劝宝玉读书而不成,足见宝钗宝玉并不能为知己,或许这就是三人爱情悲剧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在书中,钗黛二人情深的描写有许多。

  比如宝钗曾与黛玉道:“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

  宝钗言下之意,她总有一天会离开的,她不会插足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如果有什么需要,宝钗还可以帮宝玉与黛玉。宝钗、黛玉是书中最聪明的两个人,书中多次隐写两人合二为一。

  在第六十二回中:宝钗笑道:“我倒不喝,只要一口漱漱就是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

  黛玉可是有洁癖的人,再说她这般清高孤洁的人,若非真的很熟悉,肯定不会随便喝别人喝过的茶的。可是她却饮了宝钗喝了一半的茶。足以见得,二人关系十分好。

  在“金兰契”一回中,宝钗的劝导让自幼失去母亲的黛玉非常感动。黛玉从小缺失了母亲,而宝钗的所作所为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缺。

  后来,宝玉与宝钗成婚,黛玉郁郁而终,有人认为宝钗心机重,算计了黛玉。其实,我认为宝玉和宝钗成婚着实是无奈之举。

  当时贾府被告发,大观园被查抄,贾母又病了,贾府风雨飘摇,黛玉病重,实在无法与宝玉成婚,况且黛玉一介孤女,成婚后对贾府的境况没有任何帮助。后来贾母病逝,王夫人一家独大,而王夫人又是金玉良缘的支持者,王熙凤失去贾母的支持,权势渐弱,也被迫转而支持金玉良缘。薛姨妈没有主见,听从妹妹的话,打算让宝玉宝钗成婚后合贾薛二府之力度过难关。

  宝钗未必对宝玉有情,但在当时情况下,她只有嫁给宝玉,才能维系贾薛二府的关系,才能让二府度过难关,这时的她已经是背负着家庭的责任了,所以她即便对不起黛玉,也要成婚。

  这样看来,宝钗实在是有苦衷的,并不是她背弃了黛玉。

  所以,我认为,钗黛二人在品性、才情上是惺惺相惜的,二人的向往目标是一致的,二人是知己,在黛玉死后,宝钗也会延续她的爱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