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气艺术之家想法

中国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

2024-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千江雪_2932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说起重阳节,最能表达人们心情的应该是王维的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每年的重阳节,总会勾起人们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重阳节,这个古老而又温馨的节日,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深厚情感。

01

农历几月九日就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也是为敬老节,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历经岁月的沉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一是登高

其中,登高望远便是这一节日最为人熟知的习俗之一。每至重阳,人们便会呼朋引伴,一同登上高山、高楼或高台,极目远眺,将秋日的美景尽收眼底。在那高处,秋风拂面,仿佛能吹走一切烦恼与疲惫,让人的心境变得格外开阔。这登高的习俗,既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象征着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盼。

二.赏菊

有诗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那一朵朵菊花,或洁白如雪,或金黄灿烂,或粉若云霞,千姿百态,争奇斗艳。

公园里、广场上,菊花展吸引着众多游人前来观赏。

人们徜徉在菊花的海洋中,品味着菊花的高洁与淡雅,感受着秋日的宁静与美好。赏菊不仅是一种视觉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的陶冶,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三.佩茱萸

茱萸,被人们称为“辟邪翁”,其香味浓郁,具有驱虫去湿、逐风邪、消积食、治寒热等功效。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将茱萸佩戴在身上,或插在头上,祈求辟邪求吉,消灾解难。这小小的茱萸,承载着人们对平安幸福的渴望,也成为了重阳节的独特标志。难怪有古诗:“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

四.饮菊花酒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古人认为,菊花酒具有明目醒脑、祛灾祈福的功效。在重阳节,亲朋好友相聚一堂,共饮菊花酒,欢声笑语中,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那一杯杯菊花酒,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入口微苦,却回味甘甜,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让人陶醉其中。

五.吃重阳糕

 “糕”与“高”谐音,有着步步高升、吉祥如意的寓意。重阳糕的制作方法多样,有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糕上点缀着红枣、核桃、瓜子等食材,既美味可口,又赏心悦目。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品尝着香甜的重阳糕,感受着生活的甜蜜与美好,也期盼着未来的日子能够蒸蒸日上。

今天九九重阳节,让我们在这美好的节日里,登高望远,赏菊品酒,佩茱萸,吃重阳糕,感受着重阳节的独特魅力,珍惜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共同度过一个温馨、祥和的节日。

02

中国目前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敬老,尊老,养老是每个人即将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我们每个人要经历的。

在我住的这个小区,是最初的商品房,现在很多住户都是住着两个老人,孩子不是在外地工作

就是自己买了房子出去住。因为是学区房,所以也住这很多租户,

是为了陪孩子读书的。如果没有这些住户的加入,我们这里真的就成了老人区了,建议物业给小区统一过个重阳节都可以了。

在我们小区里,生活着一位已年逾70多岁的李老师,他独自居住在一套三室的小屋里,有一儿一女,儿子在国外,逢年过节的指望不上,女儿在同一城市忙碌着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有时间回来回来看望他。

李老师说过他在80岁之前,他会每年去国外跟儿子一起生活半年,半年在国内生活,老伴已去世,他不想再续,就一个人生活。

请了个钟点工给做饭和打扫卫生。好在李老师身体好,

每天还能坚持去小区游泳池游泳。

看着李老师的现在的老年生活  其实就是我们将来的生活缩影。

正应了那句话:培养初优秀的孩子,

就让他远走高飞,如果孩子平庸

那就承欢膝下。其实似乎都指望不上呢

今天重阳节,李老师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后,吃过早餐,便出门散步。然后出门去小区游泳池游泳。果然经常锻炼的老人走路的节奏就不一样,我出门去上班的时候,在小区里

遇到李老师了,还和他还聊了几句。

李老师是体育老师,想起了他在年轻的时候,那是特别帅的,那时候的他身强力壮,充满了活力。他和妻子一起在这小区住了一辈子,抚养着一双儿女。女儿也希望他去女儿那边生活,但是李老师说,在他还能自理的时候,

我希望自己住。

或许在这里承载了了他们一家太多的幸福和快乐的回忆,让他不愿意想离开。然而,岁月不饶人,妻子在几年前去世后,儿女们都想方设法让他去一起生活,但他宁可一个人在这里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

但李老师的活动可是丰富多彩呢吗,在流年大学里,他有是参加唱歌班、

剑舞班,还是摄影班呢。

写在最后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重阳节带着它独特的韵味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悄然来临。从早上开始,朋友圈,人们都纷纷有发对重阳节的祝福:

“岁岁重阳,久久情长!”

“爱别等,孝别迟,愿时光厚爱,祈求情不老,久久情长,岁月安康!”

“年年逢重阳,岁岁皆平安,惟愿时光不老,岁月静好,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在现实中,今天学校工会也组织相关人员,慰问学校的退休老师们,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我们对老人们的关爱,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美德,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度过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