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 亲子冲突de应该思维

2021-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不安隐匿区

本文仅讨论青春关系中的亲子冲突关于思维模式的对立防御与和解——应该思维。

题记。

孩子与父母的冲突往往在青春期早期逐渐升级,稳定的存在于高中阶段之后,17~20岁的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会逐渐的缓和。青春期的亲子关系中的日常冲突,实际上是对个体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这些频繁琐碎的争论与协商,促使青少年从依赖父母逐渐走向自主自立,也有着积极的发展功能,可以缓解和亲子间的冲突。

青春期亲子关系的旧模式中,随着青少年的长大成熟,他们会离开父母,进入独立的自主世界。旧模式还认为亲子间强烈而紧张的冲突会延续整个青春期,而新型模式的强调,在青少年探索更加广阔复杂的社会是父母是其重要的依恋关系和支持系统。

其中主要的典型的就是父母和子女各持己见的''应该思维''。

父母觉得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应该按照自己设定规划的路线,而孩子逐渐成长的自我意识,觉得他自己应该如何应该挣脱束缚,应该活出自己不一样的色彩。应该思维的本质,就是个体(父母或者子女一方)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而是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我们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本文,我们可以把应该思维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父母对孩子);另一种,是对我们自己的应该思维(孩子对自己的)。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几乎所有的冲突无论其爆发形式如何,其心理底层都是消极的,对自己或者别人/世界。

本文要求结合自身来说,我是在自己的小朋友逐渐长大的过程当中。意识到那些我对他们的''应该思维''也是曾经我父母对我的''应该思维''。而我终其一生只是为了冲破他们的应该又或者是为了践行,去见证,做到他们的应该。

当消极情绪主导的时候,我也会嫌弃我儿子拖拉不懂事,磨磨蹭蹭,完全领会不到时间节点的意义。但事实上我又在理智层面非常清醒的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他的世界的时间就是缓慢而舒展的,他需要时间去一点一点感悟空间时间的变化。

扪心自问,我也会在暴躁的时候想:“我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儿子呢?”(就像曾经我的小时候,我的父母对我的催促和应该如何如何时,我的那些不甘与反抗一样。)

总体来说,我觉得我的儿子还是聪明、听话、懂事、乖巧的。(也就是因为他这份天使宝贝才会让我只有三岁的年纪就剩下了弟弟,)所以当我发现他现实中随着日渐长大越来越不听话不乖不懂事甚至叛逆怼我的时候,我就很生气,就像要把他矫正过来。而同时因为学的心理学,我有非常清醒的知道,我这样的一份应该和矫枉过正的指责和要求,反而会更加的加重小朋友的阻抗情绪。

对孩子的''应该怎么样的应该思维'',越是放不下这种“应该”,就越处理不好现实。

退一步想,很多时候放下这种''应该'' 反而会收获小朋友自我不一样的成长。

他第1次说有同学不喜欢他,他第1次说有他不喜欢的老师,可是这个老师是他的主科老师,他第1次说有他曾经喜欢而现在不喜欢的事,作为家长,要如何用开放,支持系统,依恋关系去鼓舞,去帮助孩子,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那些''不应该'',''不喜欢''。

没有人是应该喜欢你,没有人是一定会喜欢。

要接受那些不应该接受那些不喜欢,就像很多励志故事的一样,好人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超过了坏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可现实一定不是这个范本,这是一种可能好人哦不一定有好报,因果轮回不一定轮回的时代。青春期的孩子所有的自我价值都放到了与周遭的人事比较上,一旦发现自己不和心意,或者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他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并因此焦虑沮丧,然后各种自我应该与不应该就浮现。

无论是我主观上想要儿子变乖,还是儿子主观上想要大家都喜欢他,他超越大家(甚至父母),这些愿望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合理。毕竟就像周星驰说的,“人如果没有梦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可是,应该思维和主观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我们的愿望不一致。

我们希望孩子乖巧听话懂事,这是我们的愿望,可孩子就有他这个年龄的孩子常有的拖拉,这就是事实。我们都希望自己被人喜欢和尊重,这是我们的愿望。可是也要知道,有时候就是会有人不喜欢你,这就是事实。即使它让你不舒服,你也只能接受了。事实是不会跟你讨价还价的,你也战胜不了事实。就算你想要改变事实,那也只能在承认事实的基础上想办法。

“必须”和应该思维经常是相伴相生的。而“必须”意味着只能是这个结果。当结果不符合这个预期时,我们就会陷入到严重的焦虑当中。

这样的焦虑,或者才是伴随着青春期冲突存在的最核心的依据。当父母想做让孩子一件事的时候,父母是愿望的主人,父母支配着愿望。可是当父母陷入应该思维的时候,应该思维好像变成了支配的主人,父母自己也只能服从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这样父母们也就失去了对自我甚至对孩子的尊重。

我的一个闺蜜朋友,在教她儿子的时候,经常说:“没什么大不了,反正又不会死。”有一天,她儿子问他:“妈妈,那万一真死了怎么办?”她说:“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人都会死。”其实我想,她想说的就是,不要轻易陷入这种应该思维当中。

所以后来,我就跟我的儿子讲了愿望和应该的区别。我问他:“你是我需要你的老师喜欢你你是不需要你同学都喜欢你?这些究竟是你的愿望,还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小盆友想了想说:“这应该还是愿望吧。”

我说好,那你就去想,为什么它们不是必须的,把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理由都列出来。小盆友想了很多理由,比如我从小教他的,别人眼里的自己不重要,自己眼里的自己才重要,比如他的价值不需要用这个同学来肯定,就算没这个同学,他也有自己的进步;那门课程他必须学,不喜欢这个老师就让妈妈给他换一个老师教,他学会了就可以上课不听这个不喜欢的老师讲了,等等。

姑且不说,他这些想法的角度是否正确,但至少对我来看,他找到了他自己可以立足的点。当他想这不是必须的时候,他就从应该思维中解脱出来了,他的焦虑不安也逐渐缓解了。

由此可见,作文父母,我们有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的偶像包袱,我们的端着的自持,我们对孩子的期许。作为孩子,他们有自己的突破,认知,不断尝试融入这个时代社会的他们自己的进程。

如果说抛开这个应该思维,什么都没什么大不了,不是必须要做到的东西,那我们会不会太容忍自己偷懒了?这是不是就不进步了?二代人之间,是不是就无的放矢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的。

首先,要正向可控的引导。当孩子或者父母说“我一定要做到/你一定要做到!”的时候,其实并不是说一定能做到这件事,不是拧巴不是强求,而是说他/他们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不是关于外在世界的,而是关于他自己的。

他自己愿意投入和奉献多少,这当然是他自己能决定的,但是他决定不了这件事是否能做成。就算他有很大的愿望去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来迁就他的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就好比父母希望孩子做好,但对于孩子是否能做好做到这件事,却又不是受父母控制的,或者说,是随着孩子长大日渐不受控制的,而倾向于他们自己的掌控力。

第二,如果他/他们把决心看做是一种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他们变得更灵活。

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你越会去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你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就好比父母越是意识到孩子的不服管束,如脱了缰的野马一般的长大,越是会找寻其他的渠道去磨合沟通帮助;而孩子,也会再越发的成长过程中,随着长大而懂得了解理解父母的用心。

最后我想说,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孩子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成人在亲子关系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

作为一个成年人,父母要逐渐让孩子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你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理会你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如果孩子们一直放不下头脑中关于世界的设想,就像一个孩子不能放下对童话世界的执念,你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很多“这个世界应该如此”的图景,而当现实不符合这个图景时,你的心里就会生出忧郁、愤恨和沮丧这些负面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最初来源于你对这个世界过于乐观的想象,现在又变成了你对世界悲观的理由。

你盯着现实与“应该”的裂痕,沉浸在对这个世界的失望当中,就没有办法多看一眼这个世界中美好的东西。

——这就是应该思维对自我发展的妨碍,更是对青春期亲子冲突最大的障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