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教育·文化

2020-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维维心诚轩逸若彬

    建筑师好友大鹏写了关于学校建筑的学术文章发表,编辑归于散文行列。看后我认为这篇文章无论如何也归不到散文行列去,不过编辑说归就归吧,就像很多文学平台和杂志一样,写作者本人的初衷被编辑和后台删选后,味道就变了,甚至不能发表已经司空见惯。

      看过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有人现在提议归于散文范畴,已不属于学术范畴,我觉得这个无关紧要,无论挂在那儿,人家都是好作品。个人认为一篇文章带给读者的思想和文化理念是最重要的,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也是这样,建筑作品应该是建筑师与受众沟通的语言,又是其创作的作品。但中国建筑作品的受众参差不齐,加上中国无论那个行业很多人对权利的迷恋,让很多东西事实上面目全非,并不能代表创作者本人真正的意图,这是普遍现象。不像西方文化一直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并已经深入每个人的骨子里,尽管一个作品出来也要相互争论,但只会争论技术性的缺陷,最终决策权一定由创作者本人决定,这是我在外资企业工作的深刻体会。


      就像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甲方在招标书中明确指出用“哈弗红”“简欧风格”,已经基本给乙方确定了文化及设计方向,并且甲方属于商业上及权力决策者中优势明显的一方,乙方想要推翻甲方用自己的理念需要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以及失去竞标资格的风险,这也在每个行业都是普遍现象。

    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在于将教育理念文化通过建筑作品传导给受众,文中提到的“求同存异”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思想碰撞交流与成长,“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让老师轻松与民主的同学生交流”等理想及理念,以及后文“何以文化”篇章,都是建筑师传递给受众的文化及设计理念。这些理念是建筑作品的灵魂,文化及思想,这些教育理念基本代表了当代国外及国内最先进及科学的理念,文化也是通过建筑师对甲方方案的实地考察及文化考证的心血。


  但我猜想这些文化及理念要进入受众的脑子比中标更难,一是目前国内的教育,特别目前中小学教育并不是“求同存异”教育,也不存在“因材施教”的方式,更没有老师“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主导思想。普遍被学者认可的中西方先进教育方式是,发现孩子的潜力并唤醒孩子,你要因材施教,发现也是第一步。现在教育普遍成了培养“听话及能考试的机器人”理念,学校用分数考核老师,老师用分数衡量学生是普遍现象,更不存在“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校长成了学校老师的“王”, 老师里是学生的“王”,这也是普遍现象。这个在很多中国人骨子里存在的帝王思想依然像个幽灵存在很多人的脑子里,在各行各业都普遍存在。这种决策制度及思想不改革彻底,建筑师的先进教育理念就无法准确传递给受众,当然,这不是建筑师的事情,建筑师只需要把自己的理念注入自己的建筑作品就完成了使命。

    以我知道的,按照国外的文化,优先尊重建筑师的理念成了一种共识。另外以我的观察,一个建筑作品国内通常抉择权的是权利优势者的一方,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恒大“莲花盛开又闭合”的足球场,苏州阳澄湖畔一只大闸蟹爬在地上等奇葩象形的建筑作品。所以,中国很多建筑作品与其说是建筑师的作品,还不如说是甲方最高决策者呈现给世界的作品。

    中国人意识里通常也迷恋名人,很多人一遇到名人就已开始由名人的屁股决定自己的脑袋了,所以出名的建筑师的作品基本能代表建筑师本人的设计理念,国外出名的建筑师就更加占尽优势,尽管许多国人一直嘴上说找回中国文化的自信及热爱伟大的祖国,但一有钱了马上就移民国外,一遇到老外比自己的情人还热情及热爱,就用下半身思考,所以就算老外设计出“日本武士刀”大裤衩这样不符合中国文化的建筑作品,经过老外高超的美学线条及艺术处理,最终也会成为一个在大众中传播的“伟大艺术品。”

    至于建筑作品的功能性方面,一个专业的建筑师会细微不至的考虑到位,以免对使用者带来不便,心里不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