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什么外星人,不过是另一种人类
《湮灭》与漫威那类商业爆米花电影相差甚远,它不会给你轻松愉悦的观感,恰恰相反,它会带给你一点点沉重的东西。它让你不自觉地想要换一种角度看世界,比如站在上帝的视角,站在纯粹局外人的视角。你会想去探究人类的本质,甚至追溯生命的本源。
其实《湮灭》的世界观很好理解,确切的说,几乎没有开辟什么新世界观。绝大多数看似怪异的现象,都能用人类已有的知识去自圆其说。
第一层的不合理最为浅显,用科学就能解释。
女生物学家莉娜为了拯救病危的丈夫,探索他的遭遇,与另外四个各有故事的女人组团进入“闪晃”。闪晃就是在“遗落的南境”出现的神秘区域,从外观看,它扭曲且色彩斑斓,像个笼罩着地面的巨型肥皂泡。
这支小型娘子军在闪晃中,遇见了一系列的变异物种:长着鲨鱼牙的鳄鱼、会说人话的恶熊、角上开花的鹿、形状像人的植株……一切都很怪异,然而并不陌生。因为那些看似奇异的性状,无一不是源自本就存在的生命密码——
基因。
没有什么新物种,一切都只是生命形态的重新排列组合。鳄鱼身上有了鲨鱼的基因,熊与植物有了人的基因,而人——闪晃中的人,也成了基因重新排列组合的产物。
闪晃就像一只基因的解码剪辑器,探索生命的无数种可能,每一次打乱再排列,都是一次毁灭再创造。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并非是抱着极大恶意的。
由此,我们看到了《湮灭》的第二层世界观——关于外星人。
闪晃是外星人带来的,这一解释,为一切谜团给出了终极却敷衍的答案。那么,他们想毁灭或者得到什么?他们的最终目标又是什么?
原著《遗落的南境·湮灭》作为系列作品的第一步,任务仅仅是向我们抛出这些问题,而非给出解答。不过尽管如此,借由女主莉娜之口,我们还是能窥探到真相的一角。
它们破坏旧的,打乱秩序与平和,从而创造新的。它们解构、复制、折射、模仿,带着令人费解的意图。也许它们出现的意义,就是让已经腐烂的生命湮灭,给予世界新的形态和新的生命。
那么现在,这个故事有了第三层意义。为什么要毁灭,又从哪里新生?
娘子军一行五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除了一个罹患癌症的领队,其他人尽管身体健康,她们的心灵却都生着烂疮。有人自虐,有人酗酒,有人丧夫,有人丧女。她们是一群渴望自我毁灭的人。
即便依然有着强烈的求生欲,但是她们内心深处,仍有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这种倾向促使她们自杀一般走进了闪晃。
领队说,自杀与自我毁灭是不同的。我猜想,她选择自我毁灭,大概因为毁灭后会有新生。她渴望的不是毁灭,而是新生。
闪晃的运作规律,简单概括就是:解构——复制——折射——湮灭——新生。解构本体,复制本体的基因,折射到新的躯体中,让本体湮灭,复制体真正获得生命。
其实那与克隆没什么本质区别,可以说就是光速版的克隆。只不过克隆人始终存在着伦理学上的争议,而闪晃的复制不会有。因为本体与复制体,二者不会并存。新的逼死旧的,理智而残忍。
《湮灭》表面上探索的是生命层面上的湮灭与重生,当这种探索投射到人身上,就自发地衍生出了心灵层面、情感层面乃至社会层面的湮灭与重生。为了便于理解,创作者引入了“外星人”这一符号,然而在我看来,所谓的外星人,本质上不过是另一种人类。湮灭与重生,也就是人类自身的一种更新迭代。从肉体到灵魂,从生命规律到社会规则,从内而外的更新迭代。
容我把理由一一道来。
首先,变异现象并不是外星人发明创造的,而是基因与生俱来的缺陷。不,不该说是一种缺陷,正是因为有了变异,生命才有了进化的可能。在《湮灭》中,外星人只是把这种变异的频率提高了,范围扩大了,让原本缓慢的变异进程变得失控。
其次,影片中多次出现了衔尾蛇这一符号。
衔尾蛇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符号,代表了无限、更生、循环。娘子军进入闪晃,产生变异后,莉娜小臂上就出现了衔尾蛇纹身。
如果一切都是外星人的手笔,那么它们为什么会选中衔尾蛇这一人类符号呢?
莉娜曾向丈夫解释,人之所以会衰老,是因为基因存在自毁的程序。如果没有那一段自毁的密码,细胞就能永续更新,人类就能永远年轻。也许外星人在地球掌握了人类文明,又或许它们本质上就与人类并无差别。它们不光解构人、模仿人,它们也如贪婪的人类一样,想要探索并且获得永生。
最后,无论外星人还是地球人,身上都有两套密码。一套生命密码,一套情感密码。
影片结尾处,莉娜的丈夫被复制体取代。站在隔离室,莉娜问他:“你不是凯恩,对吗?”
“凯恩”点头,并反问她:“那你是莉娜吗?”
导演给出种种暗示意图提醒我们,此时的莉娜,已不再是故事开始时那个人类科学家。两个复制人紧紧相拥,未来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深入人类社会的一场历险。
他们此刻没有共同的情感吗?
我敢说,他们之间的羁绊与依恋,一定不会亚于原装的莉娜与凯恩。
由此可见,生命可以有很多种形态,但有些东西是不随形态而改变的。比如爱,比如恨,比如依赖,比如贪婪。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伟大的作品,往往不羁有着怎样宏大的构想、怎样瑰丽的想象、怎样悬念迭起的情节,而要看它凝结着怎样的人文关怀。
我之前说想要把《湮灭》与《三体》做个比较,而真正看了《湮灭》之后,才觉得二者是很难简单分高下的。
它们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却殊途同归,最后都落脚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上。《三体》的世界观,以“黑暗森林理论”为例,讨论的是宇宙社会的本源,是以文明为单位的。《湮灭》则更多地聚焦个体,聚焦生命现象,从个体的湮灭与重生开始,阐述创作者对“人”的解读。
总而言之,如果让我来下个定论,我会说《湮灭》是个合格的开篇。但就像一台大戏刚刚搭建起戏台,好戏还没有真正开演。
解构之后如何重构?两个外星生物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人类如何面对身心的双重更迭?
我已经开始期待导演的答复了,不知还会不会有下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