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三国最失意的千里马
2018-06-16 本文已影响175人
张开浩
曹操剌杀董卓未遂后出逃,被陈宫抓获。曹操向陈宫描绘了自己的宏大蓝图,忽悠得陈宫弃官随曹操而逃。后由于曹操误杀吕伯奢一家,陈宫觉得曹操也非自己心目中的良主又弃曹而去。
陈宫后转至张邈处,两人初次相见陈宫便为张邈分析目前的时局,建议张邈与吕布共取兖州。这是陈宫的第一次用计,这计谋也成功了。此后陈宫全心身辅助吕布。
在濮阳保卫战中,陈宫设计让田氏假诱曹操进城,再放火伏兵攻操。此计堪称完美,连一向生性多疑的曹操都未看出一点破绽,自带将兵长驱直入城。遭到吕布兵团的围攻,曹操自己被冲得单身而逃,路遇吕布掩面未被识破得以在吕布戟下留得一命,最后还赖于典韦夏候渊的苦战保护下得以逃脱。此战是曹操一生为数不多的大败仗之一。足以看出陈宫计谋之高超。
濮阳大败曹操,陈宫在吕布面前有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吕布在前期也确实挺看重陈宫的。吕布在定陶被曹操打败后还想再战,陈宫劝吕布暂弃与曹操相争,先找个容身之地再图发展。吕布想投袁绍却拿不定主意,陈宫觉得袁绍并不一定可靠,谨慎点让人先去探探袁绍的风声再去。陈宫这一谨慎救了吕布,袁绍正派大将颜良带兵五万前来助曹操,你吕布这时去投袁绍不是自投罗网吗。陈宫又让吕布转投刘备。这时的吕布被曹操打得晕头转向,一点主见都没有,连自己的退路问题都是陈宫说了算,可见陈宫当时对吕布的重要性。
此后陈宫还协助吕布夺取刘备的徐州,甚至为吕布设想了刘备为先锋,先取袁术,后取袁绍的长远计划。如果吕布一直听从陈宫的计谋,或许三国的历史又是另一种局面。
袁术因不满吕布辕门射戟救刘备,听从纪灵的“疏不间亲之计”,欲让吕布嫁女于自己的儿子做媳妇。不料袁术的计谋被陈宫识破,但陈宫未在吕布面前点破袁术的动机,反而促使吕布尽快将女送与袁术,满怀欢喜的吕布连夜鼓乐喧天将女送去。陈珪虽识破袁术之计,也未在吕布面前点明,只是以袁术造反会受牵连为由劝停吕布。吕布当时的表现是“陈宫误我!”遂开始对陈珪父子有所重用不再信任陈宫。
这事成了改变吕布命运的导火索。吕布做梦也未想到陈珪父子会是曹操的卧底,最后把自己出卖了。
吕布在下邳遭到曹操的围攻,陈宫献计:“今操兵方来,可乘其寨栅未定,以逸击劳,无不胜者。”吕布对陈宫之见是:“遂不听陈宫之言。”并未采纳陈宫的意见,错失了良好的战机。待曹操安营下寨后前来挑战,陈宫又献计以“犄角之势”布兵,吕布耳根子软,被妻严氏缠住不出城,改变主意为“吾思远出不如坚守。”陈宫又以曹操粮少劝吕布断其粮道,又禁不住严氏的一哭二闹不依陈宫之计而行,气的陈宫是“吾等死元葬身之地矣!”
吕布最终被自己的部将宋宪、魏续捉住献与曹操,最后被曹操缢死。陈宫自己也被徐晃捉至曹操面前。曹操对弃自己而走的陈宫自然会奚落一番:你陈宫一向聪明过人,今天怎么也落了个阶下囚的下场啊。陈宫看着吕布说:只怪吕布不听我的,若依照我的计策行事,你曹操不一定就能抓到我们。曹操爱其才,搬出陈宫的妻母希望将陈宫归为已用,无奈陈宫态度是“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伸颈就刑。
陈宫一生有远大抱负,又有一定的才华谋略,放弃一县之长跟随曹操,后因曹操奸诈离他而去。投奔吕布后原想利用自己的才智加吕布的勇猛成就一番事业,无奈关键时刻吕布不肯实施自己的计策,最终双双死于曹操手中。陈宫之死,还是在于自己跟错了人,如果不跟吕布一直跟随曹操,陈宫也不至于空有抱负而无实展的空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这样总结陈宫的一生:
“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