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

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2016-11-07  本文已影响214人  曹无伤

我见过很多嘴上说反鸡汤的人,过了不久自己继续发,不过有时候是换成手抄的,还有些人,“鸡汤”不发了,各种自拍,美食拍,搞笑段子刷屏,有时让人觉得还不如鸡汤更美。鉴于人们对“鸡汤”的反感,有一段时间我连读书感悟都不敢发了,但我还是时不时地发一些读到的名言,好的句子。对于我来说,这些“道理”确确实实打动了我,让我若有所动,或者拍手称快,所以总是手贱地点了发表。

       我们都经历过那么一个时期,“听了很多道理”,也转发了很多道理,后来可能是某个大懒虫突然顿悟,道理光听是没有用的,还得踏实地去干,所以就拒绝别人的喋喋不休了。但他的原意并非道理没有用,而是道理不是拿来说的,是拿来用的。但是大家也“恍然大悟”,所有人开始跟风也拒绝这些大道理,理由是道理没有用。甚至一些长者之言,智慧之语,也会被嗤之以鼻。可是一并拒绝了所有的道理以后,我们的生活就过得更好了吗?最后不还是得换种方式继续转发,人生是需要“大道理”的,有时候还会觉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假鸡汤当然要排斥,真鸡汤里面自然有真正的道理,那么真正的道理要不要听呢?有人觉得,张三也讲道理,李四也讲道理,孔子来一句,老子来一句,我听谁的?不要给我讲了,我听我自己的。听自己是最正确的,错了也不会埋怨别人。但我们也得善于学习,一个人的智慧怎么敌得过一万个人的智慧呢?我们听了那么多道理,为什么过得不好呢?一个原因是我们听了,却没有做到;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听了却没听懂,做了却没做对。那我们怎么学呢?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我觉得这句话太赞了,金玉良言我们听到了,是对我们有利的,这是“有之以为利”,但我们不能硬邦邦地照着去做,而是要像张无忌学剑一样,忘掉一招一式,去领会“剑意”,这样才能万人敌,什么招式都能设法破解,这个忘的过程,就是“无之以为用”的“无”。

      我们可以跟着下面三位同学一起来悟一悟,毕竟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悟性的民族。

(一)无忌学剑【倚天屠龙记片段】

张三丰一路剑法使完,竟无一人喝彩,各人竟皆诧异:“这等慢吞吞、软绵绵的剑法,如何能用来对敌过招?”转念又想:“料来张真人有意放慢了招数,好让他瞧得明白。”

只听张三丰问道:“孩儿,你看清楚了没有?”张无忌道:“看清楚了。”张三丰道:“都记得了没有?”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道:“好,那也难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罢。”张无忌低头默想。过了一会,张三丰问道:“现下怎样了?”张无忌道:“已忘记了一大半。”

周颠失声叫道:“糟糕!越来越忘记得多了。张真人,你这路剑法是很深奥,看一遍怎能记得?请你再使一遍给我们教主瞧瞧罢。 ”

张三丰微笑道:“好,我再使一遍。”提剑出招,演将起来。众人只看了数招,心下大奇,原来第二次所使,和第一次使的竟然没一招相同。周颠叫道:“糟糕,糟糕!这可更加叫人胡涂啦。”张三丰画剑成圈,问道:“孩儿,怎样啦?”张无忌道:“还有三招没忘记。”张三丰点点头,放剑归座。

张无忌在殿上缓缓踱了一个圈子,沉思半晌,又缓缓踱了半个圈子,抬起头来,满脸喜色,叫道:“这我可全忘了,忘得乾乾净净的了。”张三丰道:“不坏,不坏!忘得真快,你这就请八臂神剑指教罢!”说着将手中木剑递了给他。张无忌躬身接过,转身向方东白道:“方前辈请。”

(二)颜回坐忘【大宗师片段】

       颜回说:“我进步了。”

       孔子说:“何以见得呢?”

       颜回说:“我忘掉仁义了。”

       孔子:“好哇,不过还不够。”

       过了几天,颜回又说:“我进步了。”

       孔子问:“何以见得呢?”

       颜回说:“我忘掉礼乐了!”

       孔子说:“好哇,不过还不够。”

       又过了几天,颜回又说:“我进步了!”

       孔子说:“何以见得呢?”

       颜回说:“我‘坐忘’了。”

       孔子惊奇地说:“什么叫‘坐忘’?”

       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孔子说:“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你果真成了贤人啊!我愿意跟从你学习。”

(三)桓公读书【天道篇】

齐桓公坐在堂上读书。

堂下有一位名叫轮扁的工匠正在砍着木头做车轮,他看见国王正在那里专心读书,不觉好奇心动,放下斧头,走上前去问齐桓公:“请问,您所读的书说的是些什么呢?”

齐桓公说:“是圣人之言。”

轮扁说:“圣人还活着吗?”

齐桓公说:“已经死了。”

       轮扁说: “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罢了。”

       桓公突然变脸:“寡人读书,你这个做工的怎么敢妄加评议!说出些道理还可以原谅,说不出道理就处死你。”

       轮扁说:“我用我所从事的木匠活来观察。斫木为轮,要把轮子做得又牢固结实,又圆转灵活,就得有种极熟练的技巧。譬如辐条和车毂之间的榫接,宽了虽然容易插入,但松而不固;紧了虽然坚固,但无法插入,因此榫眼必须砍得不松不紧,才得心应手,我心里有数,口里却说不出来。

       “我心里的这个‘数’,我不能把它传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把奥妙学到手,所以我活了七十岁了,还在砍削车轮。古人和他们不可言传的道理一起逝去了,您所读的,正是古人的糟粕!”

       真正的道理是不可说的,但却是可以学的,“绝迹易,无行地难”,即使一个人想要完全隐藏自己的踪迹,但他总不能不出门走路。历史和文化就是前人的足迹,时代是不同的,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还照着别人的路子走,能过得好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