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出英雄——《菜根谭》前集  三十二

2024-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搂着锤子的老妖

前言:嚼菜根是个苦差,咬着硬吃的苦,还会塞牙缝。我们试一下与时俱进,打粉制胶囊、菜根涮火锅、泡酒、或许别有一番风味。

前集 三十一  居卑处晦,守静少言

【原文】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

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露;

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

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译文】

??????????????

查了不少上面这句话的译文,抄了一些,基本上是这样的:

1、站在低下处就会知道攀登高位的危险性,站在阴暗处就会知道过分光亮的地方太显露,保持宁静心情然后才知道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保持沉默然后才知道话说多了很浮躁。

2、先站在低处然后才知道攀登高处的危险;先待在昏暗处然后才知道置身光亮的地方刺眼;先保持宁静心情后才知道喜欢活动的人太辛苦,先保持沉默心情然后才知道话说得多了很烦琐。

3、皆是如上……

一、以上的解释,我不认同。

登高望远,高处之人视角必定比低处更广阔。高低之别,本来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等、认识差异、经验的局限性等问题,处于较低位置的人难以完全理解高位所面临的决策压力及困境,责任担当等问题;反之,处高位之人,更有机会高屋建瓴,通览全局,解低势之迷。低处之人,通常缺乏必要知识、经验来理解高位的复杂性。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应该这么理解:

只有在经历过高位之后跌落或自我放低位置时,人们才能真正意识到之前登高的风险;

在经历过被众人瞩目(向明)之后,退居幕后(处晦),人们才会意识到之前过度曝光的危险;

在一段忙碌、活跃的生活之后选择安静、休息,人们才会真正理解之前过度活动的弊端;

在经历了过度表达、交流之后选择沉默,人们才能意识到之前多言有诸多躁动和失言。

这们符合人类从实践到经验的事物发展过程。这是一种亲身体验之后的反思,从而理解和评估自己之前行为的后果和含义。如拿破仑,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站在权力的巅峰,然而滑铁卢之战后他被流放,此时的他或许才能真正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的风险;职场上的工作狂,在经历了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导致身体出现问题后,才懂得之前过度忙碌的危害;一些人在经历了因说话不注意而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事情后,才会懂得沉默的珍贵。

只是单纯的在低处而论“登高之为危,明之太露”之类等等,只是害怕和逃避的借口;如果别人跟你这么说,只是他想让你安心当好愚民。

很多人有这么一种认知——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这句话对吗?我觉得更有可能是位置越高的人,能利用的资源和手段也越多,自保能力也越强,安全系数也会越高。比如许多人第一直觉里坐飞机比汽车危险得多,就是这种认知偏差,人们依据能够轻易从记忆中提取的信息来作出判断和决策的倾向。从纯统计的角度来看,飞行比开车安全得多。但是,由于开车是一种更常见和日常的活动,人们可能对其固有风险有一种习惯性的低估。这就好比,在低位置的人,常常觉得登高之处危机重重,可怕之极。

回到菜根谭上面这句话,最终隐含了中庸思想,寻求生活平衡和避免极端,比如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等等。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被称为消极避世的思想。

我们在这先不管它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我想问的是,为什么经历了一高一低之后,就会意识到那一些危险或弊端?

为什么在这种激烈变动的情形下,就有可能“悟”呢?或者说为什么在乱世动荡的时候,更能让人们的快速思想进化?

二、何谓之改变

无论何事,有对比,方有差距,有差距才有竞争,有竞争就有了进步。

但是,这个进步也有区别的,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比如你挤一下,就动一下。

电视据里曹操那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很经典。

人们遇到与现有信念、知识或期望相冲突的信息时,大脑的认知处理系统会被激活。特别是负责检错误和决策区域——如前额叶皮质。

大脑很懒的,喜欢相安无事——就是喜欢平衡。但是冲突会破坏平衡啊,大脑对信息的更深入处理,注意,只是会深入,但不一定正确,而且大多处情况下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在冲突非常激烈的情况下,比如常说的颠覆认知——这种情况下,大脑主机就会炸机重启。

然后就是所谓的“改变”(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用新的认知策略,来使自己的脑子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千人千样。可能是找到新的答案,也可能只是找到了一个能自我安慰的借口进行自我欺骗。不幸福的消息是,人有大脑更倾向是后者。

信息冲突会产生一种认知不适,称为认知失调。为了解决这种不适,个体可能被迫重新评估和调整他们的信念和态度。这种心理压力是反思和改变观点的重要动力。当冲突信息的差异性较大时,它对现有的观点和世界观的冲击也更大。这可能导致更深刻的反思和更显著的观点变化。例如,一个长期持有某种信念的人如果遭遇强烈的、与其信念相反的证据,可能会经历一次深刻的世界观转变。

持续或重复的信息冲突可能导致长期的认知和观点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改变可以深入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有时甚至导致个人或社会层面上的显著变化。在温和的人生和社会中是很难达到明显的改变,或者需要极长的时间。学习改变命运,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一直有个错误的观念是:理解生活中的波动,接受变化,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生活的起伏,保持平衡和内心的稳定。

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大脑本能主旨是一切只为了让自己舒服——保持平衡和内心稳定。故而对生活中的波动和变化得有一个让自己舒服的解释——不管这个答案对不对,舒服才是王道。

“改变”本身没有褒贬,没有对错,都是大脑的一种适应机制。有变得淡定,自信,有的则抑郁、自闭。只是我们给那些更适合现有环境下生存“改变”称之为成长。

三、改变之能量说

用一个物理概念里,人的观念或世界观从一种状态(信念、信仰)转变到别一种状态需要的“能量”是固定的。这时生活波动落差中产生的“势能”和时间成反比。

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波动的曲线。生活中的经历、挑战、成就和失落都可以被看作是这条曲线上的不同点。每个点高低肯定不同的,这个高低之间的落差,就是促使改变的“能量”,类似于物理学上的“势能”。看清楚,我说的是改变,而不是成长。

比如学习,用新观点洗刷陈旧思想的改变过程,我们锻炼跑步提高体质过程,刚开始都是痛苦。这个时候呢,主动反省就得需要一些“动能”。这些都是自我驱动,动力较小,也就是能量较小。一个人在平稳生活的状态下,有所成就的人,都必然有极强自我驱动力,如自律、韧性、毅力等。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啊,这个世界是充满了各种噪音,诱惑和干扰,。所以为什么寺庙都远离喧嚣,要戒定,要清心寡欲,就是为了从源头上,物理性地隔绝各种干扰因素,最大限度的减少主动反省之“能量”损耗。

这个时候,就要时间去弥补。

日子过的越平顺,生活中改变需要就低,能能越小,需要时间越多。

而日子越坎坷,落差大势能就大,产生的能量越大,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三观。

如经历过死里逃生的人短时间内生活高低落差较大,促其改变的能量就大,就一件事,他性情就可能短时间里大变。

差距极其巨大的时候,勿需主动寻找。

比如“站在风口猪都会飞”。需要人们主动寻找差距以追求进步的时候,说明其正处于一个风平浪静的好状态。大风来巨浪起,极大的差距冲击,这时候身心极大落差的势能就是一股外在的“被逼反省”的动力。就像有些人人生遭遇巨大的挫折变故之后,性情或行为发生巨大转变一样。

三、为什么乱世出英雄?

先看下面的资料: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约公元前770年 - 公元前22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在这个时期,诸如孙武(《孙子兵法》的作者)、诸葛亮、项羽、刘邦等杰出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人物相继出现。此外,这也是诸子百家思想兴起的时期,如孔子、老子、墨子等哲学家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罗马共和国晚期(罗马,约公元前1世纪):这一时期罗马经历了政治和社会的重大动荡,伴随着一系列内战和政治斗争。这个时期涌现了如凯撒、庞培、屋大维(奥古斯都)等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和军事领袖。

欧洲宗教改革时期(欧洲,16世纪):宗教改革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宗教和社会冲突,特别是在德国和英国。这个时期产生了如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等重要的宗教改革者,他们对宗教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时期(全球,1939年 -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球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冲突之一,期间涌现了多位著名的政治和军事领袖,如温斯顿·丘吉尔、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瑟夫·斯大林、查尔斯·戴高乐等。

上面这些时期的共同特点是社会和政治的极度不稳定和变化。

借助上面所说的物理概念“势能”。

和平的社会就像我们坐的一趟火车,时间线内高低落差能量只产生在车厢之内。如上的“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波动的曲线。”也只是在这趟火车的“车厢”范围之内的波折,不会过于剧烈。

乱世呢?那就如过山车。在一个车厢里蹦跶出来的能量在山颠到山底的俯冲之势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我们不会在战乱年代悲愁亲戚中年失业、邻居儿染重疾——在那“过山车”的年代,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是常态。不论是在过山过顶峰的还是在波谷的人,都将被“改变”,区别只是有些人的“改变”适应了这个乱世,有些人因“改变”而被时势吞噬。

乱世之时,“过山车”急剧颠簸冲到山颠,英雄就出现了。我们常听老哲人有模有样的说:时势造英雄,时也,势也……我们看到了山顶的辉煌,但没有看到山底下在惨烈;我们看到了那一将功成,却不见那万骨枯。

我相信力挽狂澜,更相信顺势而为,人力在时势面前太渺小了。

平淡如水的时代,会有诸多悲凉凄切,正说明生活有了余情。

我不愿看到英雄辈出,乱世太惨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