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孩子美,她或许真的就会越来越美

★ 翁格玛丽效应
开篇写一个教育心里学术语:翁格玛丽效应。
写这个不是为了装高深,只是因为这个名词在讨论培养孩子自信心的话题时没办法绕开。
这来源于一个故事:主人翁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儿,她的名字就是“翁格玛丽”。翁格玛丽本来长得并不十分出众,但是她很讨人喜欢。她的家人和朋友都喜欢夸她:“你真美。”
每天早晨,翁格玛丽照镜子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像周围人说的一样,特别漂亮。她对自己很自信。因为自信心的提升,久而久之,翁格玛丽真的越来越有气质,越来越漂亮了。
女大十八变,翁格玛丽变漂亮的原因,不一定是因为周围人的夸奖,但是我很喜欢这种让孩子变自信的招数。
★ 孤儿院男孩儿的故事
在读《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的时候,也读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说话结巴的孤儿院小男孩儿。小男孩儿黑黑瘦瘦的,一直没人领养。但是每次有人来咨询领养孩子的事情,院长就会把小男孩带到来的人面前,并且夸奖小男孩:“这个孩子很聪明,也很帅气,特别是说话很好听。”即使院长这样说,依然没人领养他。小男孩在孤儿院呆了6年,6年之后,院长老了,男孩也长大了。长大后的他不仅帅气而且擅长演讲。
这听着似乎很神奇。
但是我一直对这样的故事持保留意见,因为小男孩的故事跟翁格玛丽的故事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Ⅰ没办法直接证明她们的改变跟所谓的夸奖和心理暗示有关系。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反复的给孩子心理暗示能够塑造孩子对自我的认知。当孩子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认识的时候,她们很相信妈妈对自己的评价,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还有同学对自己的看法。
★你说孩子美,他或许真的会变美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人,那就给他足够的心理暗示,告诉他他就是那样的人,久而久之,你就会看到他往你说的那个方向靠拢。虽然不可能完全成为你期待中的样子,但是他会时刻暗示自己,我就是这样的孩子。
而孩子如果做了错事,请不要反复的责备孩子。你的每一次责备都会加深孩子对自己的负面看法。点到为止就好。免得他在心里接受了自己的这种形象,成为了你口中的“坏”孩子。而如果你一直说孩子很美,或许有一天他真的会变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