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科学的忽悠,掌控生活主动权
听过一个关于说服别人的故事,是一则笑话。
街角总有人乱倒垃圾,影响街道卫生。便有人贴上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标语,但没有一丝效果;于是,换了一个标语——“禁止倒垃圾”,还是没有起到一点作用;便又在“禁止倒垃圾”后加了一句话,“违者罚款”,人们却还是偷偷的倒;最后,贴标语的人十分气愤,贴上“在此倒垃圾者,生孩子没屁眼”。从此,街道干净了。
笑话中贴标语的人的行为固不可取,但这则笑话却也体现出说服别人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人们对于某个人、某件事、某种观念的好恶之情根深蒂固,爱一个人可以爱屋及乌,恨一个人则会恶其余胥,改变别人的三观谈何容易。然而,说服别人又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丈夫说服不了妻子,可能家庭会破裂;企业说服不了消费者,可能会破产;国家说服不了国家,可能会发生战争。古往今来,有多少谋士说客纵横在历史的云烟中,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演绎着谈判桌上的刀光剑影。
说服,其实是忽悠的官方说法。在春晚的舞台上,赵本山忽悠范伟买拐,那就是一种说服,但只是戏剧化的说服,可以博得一笑,却不能应用到生活中。而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中,需要忽悠的地方太多了,比如,如何忽悠着媳妇心甘情愿的做家务,如何忽悠着孩子快快乐乐的写作业,如何忽悠着自己心安理得的无所事事。
那么,如何科学有效的忽悠别人呢?吉姆•柯明斯所著的《蜥蜴脑法则》就提供了很多十分实用的技巧。
吉姆·柯明斯是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大众传播学教授,最重要的是,他曾在Needham、Harper&Steers和恒美广告等知名广告机构担任首席战略规划师多年。其中,恒美广告是世界顶极广告公司,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史中,说服了亿万消费者,让大众汽车、戴尔电脑、百威啤酒等商品走入千家万户。吉姆•柯明斯在恒美广告任职27年,曾担任首席战略官及全球品牌策划总监。《蜥蜴脑法则》这本书就是他多年积累的经验之谈。
吉姆·柯明斯在《蜥蜴脑法则》中写到,我们所有的决定都受到自动式思维系统的影响,而这种思维系统起源于古老的大脑构造,人类、蜥蜴以及所有的脊椎动物都具备这一大脑构造。把万物之灵的人类与爬行类动物放在一起,听起来很像刘慈欣的《三体》中,三体人向地球人叫嚣:“你们是虫子。”但通读全书,却感觉确实如此,也更能体会到书中所说的,我们的理性思维不过是远洋轮船上一个小小的偷渡客,而自动式思维则是轮船上庞大的发动机。
书中给出了七个说服秘诀,其中两项秘诀最为重要。
一、以行为而非态度作为说服目标。
在说服别人时,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态度决定行为。人们通常认为,要改变别人的行为,必须要改变他的态度。
但是,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医学上的排异现象,生物体对不是自己的东西会产生排斥性的抗体,比如输血,移植骨髓和器官都可能会出现排异现象。每个人的生理构造具有独特性,而我们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在意识层面中,也存在智力抗体,人们总是倾向于注意能强化已有态度的信息,而会忽略削弱这些态度的信息,或者会以适合自己既有态度的方式解释接收到的信息。
改变别人的态度是改变别人行为的一种手段,但它不是唯一的一种手段,而且也不是最有效的一种。特别是,在说服别人时,最大的禁忌就是触动到对方的智力抗体。所以,可以说试图去通过改变别人的态度来改变行为,是一种很糟糕的策略。
与改变态度相比,通过改变环境,来改变他人的行为,就要简单许多。比如一个人喜欢喝可乐,但附近的超市购买雪碧有买一增一的活动,从经济角度考虑,他会买很多的雪碧来喝,虽然不能改变他喜欢喝可乐的态度,但却通过开展优惠活动改变了他喝可乐的行为。
在开车时,往往坐在后座或者副驾驶位置的乘客,会对司机的驾驶行为指手画脚,这种人被称为后座驾驶者。他们指手画脚的行为可能为了保护自身的安全,也可能源自于强大的控制欲,改变他们的态度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如果为他们在后座上找些事儿干,比如玩玩手机、平板电脑,或者打会儿扑克,他们也就无暇再去瞎指挥司机。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小例子。男孩子在小便时难免会把尿撒在小便池之外,为减少这种情况,有些机场在小便池的合适位置贴上了一张苍蝇图案的贴纸,有效的将男性小便外溢率降低了80%。
二、帮助实现愿望,而不是改变愿望。
戴尔·卡耐基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影响别人的唯一方式是与别人谈论他们想要的东西,并告诉他们如何得到它。”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要从双赢的角度出发,在满足他人愿望的前提下,达到互惠的效果。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曾列出过一份人类需求层次表,从低向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愿望适合于每个人,不管你的说服对象多么独特,他的愿望也绝对不会超越这个需求范围。
如果要说服你的说服对象,就要寻找你所建议行为带来的后果,与你的说服对象的愿望之间的交集。作者吉姆·柯明斯的孩子们冬天用电暖壁板,夏天用空调,用电量太大,作者想让他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但苦口婆心却改变不了他们的态度。于是,作者采取了一项措施,那就是孩子们能够省多少电,作者就会将这些省掉的电费给他们做零花钱用。果然,孩子们浪费电力的行为得到了控制,而且还特别开心。
在前两年热播的《琅琊榜》中,梅长苏设计让谢玉进了大牢,但为了翻梅岭的旧案,梅长苏还需要谢玉写下当时的经过。他在劝说谢玉时,对谢玉陈述了利害关系,表明由于谢玉知道的事情太多,会被灭口,但如果他写出那些经过,交给长公主密封,如果被杀,由长公主公开秘密,这样就会让别人有所顾忌,不敢下手,便能够活命。尽管万分不情愿,但谢玉还是照做了。梅长苏在这个说服过程中,所满足的就是谢玉的安全需求。
全书关于如何说服别人的技巧还有很多,而且每个技巧都有背后的心理学原理,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掌握了这些技巧,即使在工作中难以找到运用的空间,在生活中依然应用广泛。比如,书中提到的互惠行为,就可以解决如何忽悠着媳妇心甘情愿做家务这一问题。互惠行为的原理是,别人对我们友善的时候,我们也会报之以友善,说白了就是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按照这种原理,我们就可以吃完饭赶紧洗碗、衣服脏了赶紧洗衣服、没事就擦地板、擦厨房、擦窗户,从而去触发媳妇的互惠心理,这样就可以达到媳妇心甘情愿做家务的最终目的了,而我们也把生活的主动权牢牢的掌控在了自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