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是一种最廉价的礼貌”

2017-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清风浪港手写铺

加油?

原创文 | 林子

(清风浪港手写铺原创文,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从初中开始我就一直充当着知心大姐的角色。

不论是周围的朋友,还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们,有了烦恼或者是遇到了需要拿主意的事情,总是会找到我,问我的看法。

很多人在遇到类似的咨询时,总是喜欢先探测一下对方的实际意向,然后顺着对方想要的方向给予回答,鼓励对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而我,从以前到现在,几乎没有这样的意识。

每当有人问及我的看法,我都会给出我自己的实际想法作为答案。

我从来不觉得别人的方式和我的方式,哪一个更对。因为在我看来,这只是个人对待问题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不同而已。

直到上一周的《奇葩说》,在辩论“好朋友一直有一个不靠谱的梦想,我该不该劝阻他”时,肖骁说:“鼓励其实是一种最廉价的礼貌。”

那一刻,我莫名地认同。

越长大,跟这个世界接触的越多,我们越能发现,其实鼓励对于我们来说太简单了。

因为“梦想的伟大”,所以我们忌讳嘲笑任何人的梦想。

因为人际关系的复杂,所以我们忌讳从自己口中说出“忠言逆耳”,即使是对最好的朋友。

而,鼓励往往是人情最好的润滑剂。一句轻飘飘的“加油”就可能换得对方的会心一笑,甚至是好感,这样稳赚不赔的生意,为什么不做?

于是,鼓励变得越来越普遍,以致于变成了一种礼貌。

但说一声“加油”轻而易举,其结果却未必是我们能够承担的。

我说过,我特别不希望因为自己不经意的一句话而影响到某个人的决定。所以,对于别人的咨询,我不习惯说加油,不习惯说“那你就去干吧”。

当然,因为太过害怕偷走一个人成功的机会,所以我也不会轻易说出任何褒贬的话。

我喜欢先去了解清楚你所咨询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了解清楚以后,我会给出我自己的看法。我会告诉我的朋友:我查过相关的资料,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你考虑考虑。

也因为这样,我身边的人发现我对很多东西都有涉猎,似乎说到什么我都知道一些,其实这都受惠于这些年以来他们的咨询。

或许有人说:很可能向你咨询的人本身就已经有某些偏向了,人家只是想通过你来下一个决心罢了,你为什么不鼓励?

说实话,真的有过。

我的表妹,当初高考报志愿的时候,问我到底应该选择好就业的专业还是选择她自己喜欢的专业。

其实,当时的她已经有了倾向,她想要报一所理工大学的英语专业,也就是她一直喜欢的学校、喜欢的专业。

她在高中的时候也一直把英语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但是,临到填志愿的时候,全家上下一起出动,告诉她哪个专业好就业哪个专业前景好,她佷懵,来问我的意见。

我知道她的倾向,但是我却没有告诉她“做你喜欢的事情吧”。倒不是怕我的舅舅舅妈批评我,而是我害怕她多年以后怪我,怪我当时没有提醒她。

所以,当时的我很认真地去查了她想去的那个学校和专业,以及她的爸妈亲戚推荐的专业,也去咨询了我自己的学长学姐。

然后我把我了解到的情况都告诉了她,还有她的家人。

再综合我对她的了解,我告诉她:你的数学一直学不好,金融经济这一块你学起来会很吃力。英语来说,你的基础很不错,但是英语太过普及,毕业以后就业是个问题,你要做好把英语学精的同时再掌握另一门外语的准备,这样你才有核心竞争力。总之,都有挑战,看你接受哪一个?不后悔就行。

然后,她选择了英语。她的家长也接受了她的选择。

其实,我这样的人应该很招人烦。因为我在遇到别人的咨询时,我常常是不鼓励,也不打击,态度不明确。

但是,我应该算不上老好人。因为我只是不轻易说出我的褒贬,并不代表我没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有一个朋友,她想做的事情,在我了解之后觉得很不错,我会在告诉她我的看法之后,鼓励她。

同样的,如果确实不靠谱,那我会告诉让其慎重考虑。

我最害怕的是,我某一句不负责任的褒贬,让别人走错了路。

所以,我对于别人的咨询很慎重。

而且,换位思考,如果我去征求我的某一个朋友的意见,对方跟我轻飘飘的说出一句:“加油”。

我会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会觉得对方在敷衍我。

所以,我不喜欢那种轻飘飘的鼓励。

至少,这种廉价的礼貌,我不希望出现在我和我朋友的身上。

以上。

注:

➀ 作者林子,赤兔签约作者,一枚抑制不住自己蠢蠢欲动八卦之心的软萌妹子,一只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单身狗。传说中的中文系孩纸,如今期待通过文字展现社会生活之层层沟壑,用文字来看进娱乐八卦的丝丝暧昧。有深度只是她的伪装,深井冰才是她的代名词。你可以在微博找到她@清风浪港手写铺

➁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