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差党专题推首备选海外党专题周刊时差党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9期 | 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2017-11-01  本文已影响182人  小欢奴
时差党专题周刊第9期

时差党专题周刊第九期

卷首寄语

编辑:小欢奴

北京时间:2017年11月1日00:43

近些年有句话很流行,叫做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仔细想来,倒也确实很符合国人的特性。在全世界范围,最爱吃的人是我们,最能吃的人也是我们。往大了说,全国各地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口味,不胜枚举;往小了说,同样一份食材却有着无数不同的做法,连个简单的鸡蛋也能吃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花样儿来。

国内自不消多说,那么国外呢?远隔重洋的我们是否还有运气能够满足自己舌尖上那从未停歇的欲望?是否真如许多人所说的那般肉食全部靠炸,蔬菜基本靠煮?本期周刊甄选十篇有关美食的佳作,带您进入时差党真实的美食世界。

本期专题周刊以“唯爱与美食不可辜负”为主题,为您精选十篇佳作,排名不分先后。

英国:英国人真的天天吃炸鱼薯条吗?这里是他们自己的回答

作者:企鹅吃喝指南

图片来自网络

炸鱼薯条之于英国,大概类似北京烤鸭之于中国。

在外国人眼里,它们都是该国菜系的代表,是每个游客心中的“必吃食物”(美不美则另说)。正如老外去北京必访全聚德一样,在伦敦,也有大波游客前呼后拥赶往当地炸鱼“名店”,点两道招牌,就举起手机咔嚓咔嚓拍照,上传,或许再附一句感叹:“英国人整天就吃这一种菜,也太可怜了!”

点击继续阅读

墨西哥:墨西哥餐厅的非酒精饮料

作者:wifim

图片来自网络

Horchata论起源,应该追溯到埃及。埃及人用油莎豆来做饮料。后来阿拉伯人将油莎豆带到了西班牙。西班牙人发现油莎豆的风味很不错,就把它加到了原先的大麦饮料中,成了新的风味。Horchata这个西班牙名字,也来源于拉丁语hordeum 和加泰罗尼亚语的 orxata, 两个词原意都是大麦的意思。还有另一种说法,说名字来源于西班牙征服者海梅一世,他品尝了饮料后,曾用巴伦西亚语赞叹道, "Açò és or, xata!" (这简直是黄金,亲爱的)。

点击继续阅读

美国:燕麦,鸡汤面,以及家乡

作者:SoDemi

鸡汤面

我,还有我的朋友们,就这样在这个陌生的大路上平凡而琐碎的生活着。在许多人眼里,不过是一群不算体会人间疾苦的少年们的无病呻吟。但那些夜里的辗转反侧,那些电脑前的轻声叹息,却也是真的。我想把他们记录下来,记录那些风尘仆仆舟车劳顿,也记录那些回到家喝下那碗汤的时刻。那个时刻你什么都没有在想,脑中因为疲惫而一切空白。但你知道你是安全的。你知道周围的人在爱你,你知道这个小小的房子是你的避风港,你知道喝下这碗汤以后你可以睡个好觉。

点击继续阅读

法国:中国菜又一次小范围内征服了世界

作者:奈小瞳

像音符

我们把外国人想得太简单,觉得食物这种东西无论怎么糊弄一下都行,没想到来的人准备的食物都特别精致,再看看我做的番茄炒蛋炒香肠,和jing同学”随便一做的宫保鸡丁”,无论是颜色还是摆盘还是原料看起来都不行。更何况是我们两个在厨艺方面自学成才的人!本来觉着这回又要给我大中华美食丢脸了,没想到!Jing的宫保鸡丁竟然因为独特的辣味(我怀疑是因为加了老干妈?)被评选成了第一名!

点击继续阅读

日本:活在东京超市里的蔬菜们

作者:落无崖

活在东京超市里的蔬菜

小的时候不爱香菜,看大人们吃香菜,一把一把火锅里加,乐不可支时,还愤愤地嫌弃道,这东西有什么好吃的!

长大后,狠狠地扇了自己一个又一个巴掌,曾经如此退避三舍的东西,如今倒是要涎着脸,一口一心肝一口一宝贝了。

点击继续阅读

以色列:天下美食是一家,天下吃货是一心

作者:挪出来个圆

沙拉、蘸料和Pita

肉太香了,我想我无法抗拒它们的诱惑。

即便我很清楚为了获取这些肉类,人们是如何费劲心思精进自己折磨其他动物的手段,并且引以为傲的。

就像我很清楚廉价商品的背后是如何剥削工人,而且这是个要应验到每个人头上的恶性循环。

但我仍然欲罢不能。

点击继续阅读

葡萄牙:痛风老饕的沙丁季,且吃且珍惜

作者:鸡狗乖图书馆

图片来自网络

有趣的是,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波多人被取了一个新绰号:Tripeiros 牛肚民族。因为在当时,任何比较像样的肉品与部位,全都被运输出口,用作补给前线的军队,只有便宜的残余或副产品,例如牛肚之类的,留下给波多本地人食用。虽然是捡人家吃剩的,不过还好牛肚本身真的很好吃,所以波多人也乐得佳肴,因此流传直到现在,牛肚仍是当代波多饮食中,很重要且富特点的一道菜色。鸡犬龙在某餐中误打误撞点了道炖牛肚,当时还不知道嘴里这口美味,可远溯到葡萄牙最辉煌的黄金年代呢。

点击继续阅读

加拿大:酸菜陷儿饺子

作者:菲moment

酸菜陷儿

腌制酸菜的那天就好像是个节日,因为每每想起,就能感受到冬日里暖暖的阳光笼着一颗颗碧绿的白菜。旁边火炉里的煤块劈劈啪啪烧着。大锅里烫白菜的水散发着热气,袅袅弥漫了整个小屋。整个腌菜程序,从选日子到制作过程,就这样有些仪式感地印在脑海里。

当时小小的我想起十几日后的与酸菜相关的道道美食,口水都要流了下来。对于小孩子来说,有关美食的日子都像是过节。长大了,思念美食似乎有时却甚于思念亲人。而思念亲人的苦,又不是美食能够化解得开的

点击继续阅读

日本:一封给奶酪的情书

作者:柳小妍

图片来自网络

众多食材中,我每天必吃的是乳制品,包括新鲜牛奶和奶酪。牛奶用来调制咖啡和奶茶,而奶酪呢?可以用来做海鲜芝士焗饭,火腿奶酪三明治,还有芝士年糕等等。

为了报答奶酪给我带来的那无与伦比的享受,我决心认真研究一下奶酪的制作过程和种类。

点击继续阅读

英国:走过十几个国家,盘点吃货最爱的5大城市(上篇)

作者:不安分的小野兽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一种食物,都占据着我们对一个地方的记忆。每一种菜系,也都带着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印记。

作为一名资深吃货,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去旅行,我都会尽可能多的去尝试当地的特色美食,以及那些被各大媒体推荐的“网红”美食店。

点击继续阅读

▍简书时差党专题

时差党】专题,让身处世界各地的我们相聚在一起,彼此共同分享笔下的文字,让我们虽远隔万里却能不断拉近心灵间的距离。

无论在西一区,还是在东八区,【时差党】总有故事在等着你。无论是迎着朝阳,还是吹着晚风,【时差党】也总有听众在陪伴着你。

时差党专题投稿,首页推荐须知

加入官方社群,请联系群管小欢奴

时差党专题编辑团队:

宁曾琉璃苏比三儿王屿百签树默紫苏君小欢奴钢了个蹦

▍往期周刊回顾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1期 | 与喜欢的世界不期而遇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2期 | 海外生活的那些事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3期 | 这波“干货”有点儿温度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4期 | 万水千山总是情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5期 | 爱国心,故乡情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6期 | 社会剪影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7期 | 人物

简书时差党专题周刊第8期 | 笑看人生,温情常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