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魂牵梦萦的古汉字
2016年3月,我和义工朋友们像往常一样去参加公益活动,到了活动现场有一副特别的字画吸引着我的眼球,多看了5秒钟貌似也不认识那些字,直到活动结束后,我跟义工姐姐谈论那副“特别的字画”,她告诉我说那是篆体字,属于中国古汉字的一种,写这幅字的人就是今天讲课的老师哟!
我顿时脑袋一股暖流,马上跑去找那位老师请教,也不知道当时自己哪里来的勇气,缘分就这样而来!
话说, 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前世故事,在造字之初被赋予了特别的含义。汉字的故事让我着迷,下面我把汉字和我的故事分享给你听:
在我记忆中,上学期间我手写字总是比较难看,自己也尝试过各种方法去练习,最后都以失败告终,这就成了我的一块心病,缠绕我多年。或许是上天的眷顾吧,让我遇见我的国学启蒙导师胡老师,听了他讲的一堂关于中国古文字的课,我如梦初醒,终于找到自己写不好字这块心病的病因,开心的飞起来啦。那我的病因是什么呢,这个病因说起来,让我这个所谓的“读书人”羞愧,自己曾经寒窗苦读十几年,竟然根本不识字,那怎么会写好字呢?
胡老师告诉我,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已经有几千年之久,形体不断的变化,伴随着中华历史的演变先后经历了甲骨文、经文、小篆、隶书、楷书的的字形变化,最后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简体版文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它的前世故事,演变前的甲骨文、金文、篆文古体字像一幅画卷,如:“家”这个字,意思是家里养了一头猪,我们的祖先从游牧族到后来定居于一个地方,家里圈了猪圈,后来就认为有猪圈的地方就是一个家;“安”这个字,意思是家里有一位女人就安心了,小孩子从小就喜欢依偎在妈妈的身边,爸爸回家看孩子和妻子就放心了;“导”这个字,它的繁体字是道(道路)加寸(手指一寸),意思是首领或者老师抓住我们的手,为我们领路。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汉字竟然隐含了这么深刻的道理,此刻,我有一种需要仰视汉字的感觉。听到这里,我们是否有一种冲动,特别想知道自己的名字的由来呢,有一本书可以帮助大家解开谜底,推荐大家看看《说文解字》这本书,书中会有惊喜等你哟!
其实汉字的魅力远不仅仅是结构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它所彰显的力量。我在听完中国古文字课后,在胡老师的建议下,我买了一本篆书毛体字帖,老师建议我每天用心书写1-4个字,也可以说是画4个字,因为篆书字体就像画画一样。
我写字之前,需要准备好毛笔、宣纸、墨、字帖,写字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手清洗一次后再去拿字帖、毛笔,让自己觉得写字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然后仔细端详字帖,最后开始下笔书写。记得我第一次写毛笔字的时候,一个字我竟然写了半个小时之久,这个字也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每个古体字最初的形体、最初的含义,自己每天书写四个篆体字时,如同在和“四位长者”对话,貌似在指引我人生的方向,我也非常享受这种专注的感觉,在于现在的简体版字对比,简体字简直是弱爆啦。。。哈哈哈。。。
后来我观看了关于中国汉字由来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汉字五千年》,它讲述了汉字从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在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在重要作用,它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欣赏的人文纪录片。
这就是我和古汉字故事,后续故事请关注下期,感恩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