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其实并未经历爱情——读《中国式的情与爱》
文/怀左同学
之前收到了朋友寄来的《中国式的情与爱》,那段时间正忙,所以当时没来得及看。这两天翻阅时,发现书里提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永远有一个热门话题,那就是爱情,无论何时谈起,总会有人关注。
以前人们总倾向于给爱情定一个标准,做到了就是好的爱情,做不到就是不好的爱情。其实这里面有类似于道德的成分存在,而实践起来,总会出现偏差。
因为别人定的,永远是理想的,或者范式的,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具体到我们中国人,因为传统文化和现代环境的影响,我们在情与爱的表达方式上,在与恋人和家人的相处上,存在着大大小小的问题,而这本书所探讨的,正是这些。
下面我挑几个问题简单聊一下。
第一,婚姻与爱情的关系。
每一代人的婚姻观不一样,很多人都结婚,但是大家未必都经历爱情。有些人结婚是因为两情相悦,有些人结婚是因为年龄到了以及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压力所致,林林总总,各不一样。
书中讲到,很多中国人习惯将爱情和婚姻分开,我们的父辈是羞于谈论爱情的。当孩子结婚时,很多家长不会问:你们相爱吗?而是关注条件、车房这些特别实际的问题。所以到现在,大部分中国人结婚时,不会将爱情作为结婚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将重点放在物质条件、社会地位等方面。
情感的表达是天性使然,而对物质的追求更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的成长过程,似乎也是一个学会压抑的过程。
【笔者评】:在缔结婚姻关系时,追求爱情是一方面,衡量物质条件也是重要的另一方面,物质是生活的基础,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保障,不应该被忽视。当然,物质的衡量不只是另一半家庭的实力,更应该放在ta全面的条件和势能的基础之上,学历、能力、发展潜力,面对挫折和困境的态度和应对措施,对未来的规划和行动等,都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第二,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
经常有读者提这样的问题:我想去/我想做……,但是父母希望我留在他们身边/希望我未来做什么样的工作……这是很多中国家庭的现状,父母对孩子的爱,大多时候是过度的。
关于这一现象,书中这样讲:中国人养孩子都是倒着养的——一岁之前,父母不关注孩子的情感,也不给孩子足够陪伴;一到三岁,孩子有了自我意识,要对世界进行尝试时,家长全方位干涉,或者帮忙完成,或者阻止;孩子慢慢长大,需要独立,家长要求“必须听话”;孩子18岁以后,父母开始干涉孩子的人生选择,不管是选择职业还是寻找另一半,都打着爱的旗号。
【笔者评】“度”是一个很好的字眼,“过犹不及”也是一个非常有道理的成语,当我们和亲人相处时,一味地付出或者索取都是一种“病态”的行为,对方累,我们自己也累。所以时刻反思是一种成熟和健康的行为方式,把握好那个无形的度,给ta自由,也给自己一些自由空间。
孩子一点点长大,父母一步步放手。
第三,什么样的人,才是对的人?
我们都在寻找对的人,期待完美适配的另一半,但其实关系是创造出来的,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互动的结果。
在一对关系里,一定是你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你们的关系才成了现在这样。那些对伴侣一直抱怨的人其实自己也可以想想,一定是你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对方才成了这样。
书中提到,我们应该透过爱情的镜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两个在爱情中的人,其实他们互为镜子,我从你这面镜子里照见我是谁,你从我这面镜子里照见你是谁。爱情和人格完善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你的人格越完善,你就越有可能活出一份很好的爱情。也就是说,你的人格越完善,你就越能够获得高质量的爱情;而高质量的爱情会反哺或者反作用于你的人格完善,你透过爱情这面镜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笔者评】:爱情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最开始我们也许会遇到三观相符、志趣相合的人,但两个人都在成长,爱情也需要经营。很多人把在一起当成了结果,以为万事大吉,其实这只是开始,之后走得如何需要用心经营,需要认真成长。
第四,如今的中国男人和女人
在这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其实每个人,都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所以我们也能看到,现代婚姻的物质功能,实用性越来越低,而对精神的需求越来越高。
女人是感性的,男人是逻辑的,女性是活在情感中的,其实男性也一样,只不过男性经常忘了这件事,而且男人不活在情感中不会这么快枯萎,但女人就不同。同时,女人也有含蓄矜持的一面,所以在日常夫妻生活中,男人都应该是更主动的一方。
当讲到男孩子的成长时,作者说:现在的父母,几乎都没有把男孩子培养成“男子汉”的意识。培养男孩子,要注意培养他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要让他自己去习惯担当,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同时能看到和处理自己的情绪。
【笔者评】:无论在任何关系中,完善的人格最重要。
读书小感悟:读书的过程,不应该只是观看和浏览,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和审视的过程。一边读书,一边观照自身和周围环境,这样才能完成积累和反思的双重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