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阅读原创挑战读书故事

成为你自己,是这世上最酷的事情了

2018-04-12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制力才是超能力

08116 邹公子


人生没有“应该”

侄女前几天打电话问我高考选择专业的问题。她自己想学计算机,可是家里是橡胶大户想让她学化工,老师又建议她学医。原本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挺清晰的孩子,在这么多意见中开始怀疑自己。

她问我:那,我到底应该学什么专业啊?

我反问她:什么叫应该?每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但那是他们的建议,不是你的人生。

“应该”是指情理上的必然,可是人生这么多变,机遇和磨难总是随机性出现,你告诉我,该如何“应该”?

人生没有什么“应该如此”,只有“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别忘记你是谁

她发愁的样子就像《糟糕,身上长条纹了》绘本里的卡米拉,身边太多人的意见让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糟糕,身上长条纹了》采用了超现实的经历,隐喻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面临的心理认同挑战。原本喜欢吃青豆的卡米拉因为自己所有的朋友都讨厌吃青豆而不敢承认,她太害怕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了;即将第一天上学的她因为担心别人的目光而不这该如何选择衣服——原本阳光的小姑娘变成了浑身长满条纹的怪物,身上的花纹还因为周围的声音在不断变化。

我们太希望讨别人喜欢,却忘了自己究竟是谁。

故事开头埋下的伏笔在故事尾声时成了唯一的解决问题之道。在卡米拉终于愿意坦承自己的喜好后,整个事件急转直下快速落幕。就像咒语解除,在房间一阵天旋地转后,卡米拉恢复了原本纯净的孩童面目。

从此,卡米拉不再盲目追求别人的认同,真实地做她自己,成为一个虽非众人喜爱、却愉快自在生活的寻常小孩。

我们为了适应同一种时代的氛围,强迫自己失去了自己。

我一直以为,那些很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人,其实恰恰是最没有共情心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反向逻辑来看,如果你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别人”也只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大家都这么忙着去观察“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时候,你觉得还有多少人闲暇无事去对你所有的人生评头论足呢?

别人能有多少精力才能始终关心你的生活?你觉得自己是刘亦菲还是贝克汉姆?

你最需要在意的意见是你自己

在东方文化里长大的小孩,从小有个逃脱不掉的最大的竞争对手,叫做“别人家的小孩”。

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说,你要乖,不然就不喜欢你了;你看XXX家的孩子,多好啊……老师教育孩子的时候说,你要听话,不然老师就不喜欢你了;你看隔壁班的同学……

外在的表扬就像一只无形又势力的大手——它给听话的人安抚,给不听话的人耳光。

为了得到那一点点可怜兮兮的温暖,太多孩子放弃了自己的选择。他们为了不停获得别人的认可而不断地改变路线,一次次调转马头,在那个“别人”的世界里挣扎和浮沉,和一些莫名的敌人争高下,只为一个名为“赞赏”的奖励。

而这个奖励,却像水中月一样难以捉摸。


你以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主角,却把自己活成了一道枯燥的无限循环方程式,需要不断从别人口中证明才获得意义。

「你以为你是人民币啊人见人爱」——但其实即便是人民币,也有人视金钱如粪土。

你讨好不了所有人。

我只希望你,是自己

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你不累么?你失去了多少次做自己的机会?

人生就像一场赌博,你永远不知道自己选择的那条路是否正确。可是这世上哪儿有什么正确的路,哪儿有什么最佳选择;不过是你决定了,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碰见南墙也别回头——南墙拆了,你才能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所谓最佳选择,不过是坚持走下去,活出了自我。


如果生活真是一出戏,或悲或喜,帷幕落下再难悔。

可你却不小心走到了别人的舞台,披了其他戏子的戏袍——与其尴尴尬尬硬撑唱下去,不如坦荡致歉走下来;如果你发现拿错唱本附了别人的谱,不如潇洒扬声唱出自己。

赶快和自己说声对不起,对不起你活在别人的戏里找不回原来的自己。

我们就该这么不要脸地活着,不需要那些赞许的风将我们托上云霄。

只愿你做一个不被改变的人,一生都可以凭一己之力为心爱之事奉上全部的努力,能坚守住自己内心的一亩三分地,保持对生活的热枕和敬畏,不会熄灭希望的火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