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乒来了,你会为偶像买单吗?

2024-12-08  本文已影响0人  南方散记

上个月底,中国乒乓球协会发布消息,2024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一阶段男子女子组比赛,将于12月12日-16日在长沙中南大学体育馆举办。

上周主办方便开启了网上售票模式,有一个零零后小朋友把小程序推给我,并问道,“你要去看现场吗?”

我回复两字,“不去”。特别干脆!

小朋友回复我一连串的“哈哈哈……”,然后又补了一句,“我以为你已经是狂热追星族了。”

也难怪,自巴黎奥运会以来,因为孙颖莎,我确实爱上了乒乓球,这句话一点不假,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项运动,我想偶像是有这个魅力的。

从8月以来,只要有孙颖莎参加的比赛,我会尽量找时间收看,有时在时差较大的国家,甚至熬夜看比赛,以我这个年纪,确实有些过于狂热了,也难怪零零后小朋友产生这种念头,以为我会慷慨为偶像买单。

这个显然是涉及到一个人的消费观,而与爱和喜欢没有必然关系。不去现场,不代表我不喜欢,在我们这一代人中,用辛苦挣来的钱去娱乐消费,可能是少数人的行为,在我,除非实现了财富自由,可以另当别论。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已经养成了理性消费的习惯,实用、必需为前提,就算是达到一定的消费水准,在精神层面,更注重的也许是投资自己。

比如,看一场演唱会或是听一场知识付费讲座,七零年代的人更愿意为后者买单,而对于前者,自然会认为是无意义的消费,所以轻易不会为此买单,除非某些特殊因素。

所以,当零零后问我要不要去买票看比赛现场时,我想都没想就说出去了心中的想法,因为无论如何喜欢,一场比赛和一场演唱会,在我的认知里没有太多区别,尤其是我对于这项运动,更多的是因为人,而非运动本身。

作为七零年代这个群体的一员,我可能是更为保守的一个消费者。物质生活上,不追求昂贵和高端,当然这也是受自身购买力不足所影响。但付费学习又有不同,买书买课会更舍得一些。

想起三年前的那场司法资格考试,我把全部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中,不仅是闲暇时间,还有资金的投入。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光买书看显然是不够的,还得有名师指导,当客观考试通过后,为了能顺利把主观考试也能一起通过,我选择了报班,让专业的人带着我学习。

虽然报班费用昂贵,但我没有太多犹豫,投资在学习上,这个钱我是舍得的。如今,我依然养成这样的习惯,随手买下喜欢的书,买下自己喜欢的某个老师的网课,一点不心疼,但让我去买很多衣服或包包什么的,可能基本不会考虑。

这样的消费观念在很多人看来不理解,人生苦短,为何不对自己好一点,好好享受生活?有人就曾问过我,你考司法资格证是想改行去当律师吗?我的回答是“NO”。他们特别不理解,既然没有打算,为什么要费心费力地去考证,怕是在心里骂我有病。呵呵,认知不一样,思路就不一样,正常。

其实考证前没有这样的打算,考证后也没有,只是因为喜欢,用考证来激励自己学习,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现在来看,拿到司法资格证已经两年多了,它一直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柜里,真正是花了时间和财力换来的一张废纸,但我不后悔,我也相信,如果有一天,我有机会开启人生下半场,它也许会提供给我支持。当然,这需要我能活得足够长。

为了这点希望,我把运动也当成一种使命来奔赴。其实挺感谢自己跨出了这一步,跑步这项最廉价的运动,对我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它不需要去寻求外援来支持,也不需要太多资源投入,只要你有一颗想运动的心就足够了,这点最符合我的意愿。

我喜欢的莎莎,我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你,始终如一。

欢迎你们来长沙,这里是一个好地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