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里的他们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0人  晴_e899

人的一生很长,会有无数的人来到你身边,经历一些事,再离你而去。林道静遇到的那几个过客,匆匆而过,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青春之歌里的他们,留给林道静的,留给杨沫的,留给我的想来是永恒的。

同样是被父母逼婚,慌然出逃,落魄之际,杨沫遇到了张中行,林道静遇到了余永泽。经过挣扎和动摇后,林道静和余永泽在一起了。但在一起之后柴米油盐,洗衣做饭的日常琐碎冲击着两人为所不多的情愫,两人不同的三观导致矛盾不断。卢嘉川对林道静的知识传播,让林道静重新再次审视这个已失去当年风气,变成一个守旧老头的枕边人。卢嘉川被捕,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挥别过去。余永泽对林道静而言是转折点,也是全书里的一个重要人物。

余永泽身上有守旧封建思想,是中国旧社会地主阶级劣根性的缩影,自身就具有时代的独特性。让《青春之歌》的框架更大,涉及的阶级更广,更具时代的规格。

对于余永泽描写也极具个人特色。是老套的英雄救美桥段刻意安排的痕迹也很重,仍然散发着几丝浪漫的动人情调,是小说里余永泽少有的光彩夺目。但纵观全文而言,比起大家说这是杨沫对张中行最后的眷恋,我更偏向于另一种说法。这是作者暗藏着的一番心思,其真实的动机,是为之后对余永泽经常性的“丑化”,做个铺垫,先抑后扬以便形成对照性极强的阅读效果。

在小说里,林道静的出场亮相,则是这样:“这女学生穿着白洋布短旗袍,白线袜,白运动鞋,手里捏着一条素白的手绢。”一连四个“白”,组合成了一个无比清纯的世界,把那个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污泥而不染的女孩,烘照得十分亮丽妩媚。

余永泽什么样子呢,“道静凝视着余永泽那个瘦瘦的黑脸,那个小小的发亮的黑眼睛。她忽然发现他原来是个并不漂亮也不英俊的男子。”一连用了两个“黑”,与林道静身上的四个“白”,黑白分明,成为特别醒目的反差。而且,还“瘦瘦”,“小小”。仍感到不够劲儿,干脆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不漂亮”,“不英俊”。作者的情感倾向,就是如此的爱憎分明,一点不含糊,不掩遮。于此看出,至少对书里林道静而言,余永泽是一面镜子,一面照射出自己腐朽落后的一面照妖镜。从他身上林道静看到了此后漫长乏味迂腐的岁月,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挣扎,抗争,投身热爱的党事业。余永泽,是林道静的一个关键转折点,且不论他们的感情纠葛,在这一点上,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余永泽功不可没。

如果说,是余永泽将林道静高高抛起的,那么接住她那一颗无所归依的心的在我看来,不是领她进门的卢嘉川,而是林红和刘大姐。林红在监狱里备受煎熬,严刑拷打下依然不屈,不放弃自己的信仰,还开导同在狱中的林道静。对党的热情追求,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不曾放弃过,始终坚持着自己所仰望的马克思主义。我相信对当时的林道静而言,那个满身伤痕匍匐在地的女人,她眼里的坚决,所带来震撼是她在监狱这个马克思主义大学最大的收获。从林红身上,她看到了党的灵魂和光芒,看到了人该为之奋斗的目标。若说林道静之前仍只是同情甚至是靠党来麻痹自己,那么从林红牺牲前看她的那一眼里,她就已经转变了,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党中,为之舍生忘死。林红的出场只有短短一两章,但是却是林道静心理转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起承转合,卢嘉川是起,开门人,林红就是承,将林道静推向了党的怀抱。

潜伏时期,从刘大姐的手上接过卢嘉川的绝笔信,得到的不止是哀痛,还有对刘大姐的心疼。丈夫牺牲,唯一的孩子音讯全无,明明是二十多岁的人,却苍老得像四五十岁。可就是这样一个的女人,对林道静进行了刻骨的改造。林道静是热爱革命,但身上的稚气太重,不够成熟。看着命运已如此斑驳的刘大姐,仍然隐忍着,愿意做每日枯燥乏味的工作,为党奉献着自己的最后一丝光与热。在这份隐忍之下,林道静那些激进的,想上战场的话,显得幼稚而无力。从刘大姐身上,林道静学会了隐忍,逐渐克服着这个她最大最致命的缺点。总有一个人,会让你成长,我想刘大姐之于林道静就是这样的存在。后来林道静在北大工作时的隐忍乐观,都有着刘大姐的烙印。让主人翁成长,这在我眼中是个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

在《青春之歌》里,他们或好或坏,性格迥异,但无不在推动着作品的前进,主人翁的成长,将作品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散发出自己的光芒,让读者记住,我觉得这很不容易。经典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我愿意用更多的时间,去窥探《青春之歌》里的他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