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晨读《远处的青山—达·芬奇逸事》
今天早上,我读到的是《远处的青山》中的一篇散文《达·芬奇逸事》。
作者简介
乔尔基欧·瓦萨里(1511-1574年),意大利画家和建筑师,米开朗琪罗的弟子。他的《意大利著名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汇集》,生动鲜明地描绘出文艺复兴时期二百五十年当中,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面貌的急剧改变,是一部极其珍贵的艺术文献。
读之前,我翻看了一下共有9页。这可比我平时晨读的一两页、两三页书翻倍了。要不,节省时间读一半吧。但读起来欲罢不能,我一口气读完了。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像,让人沉迷、沉醉。我们在法国卢浮宫参观时,它是人人向往的、首看的镇馆三宝之一。
我曾在网上看过达芬奇手绘的一些力学和人体图手稿的照片,也知道他留下了很多未完成的画作。
这篇文章的作者瓦萨里是怎样描述这位画家呢?既然是逸事,一定有官方没写的事例。
我一口气读完了整篇文章,感慨良多。
在前半章的时候,作者用了天下最能夸奖人的、最顶级的褒义词语夸奖和描述达·芬奇的学画和作画过程。他的绘画才能在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与众不同。成品出来后,甚至让他的老师汗颜,老师从此封闭不再作画。
开头是这样夸他的:
上天往往像降雨一样赐给某些人卓绝的禀赋,有时甚至以一种神奇奥妙的方式,把多方面的才艺汇集在一人身上:美貌、风度、才能,这个人都应有尽有,不论从事何种工作,别人都是望尘莫及,这充分证明他得天独厚,其所以能超群逸伦,并非由于人力的教导或安排。列奥那多·达·芬奇正是这样一个众所共见、无人不知的例子。
……
他的生命真称得起流传遐迩,不仅生时喧腾众口,死后更是与日俱增,将来也定能永垂不朽。
……
他本可以在科学上达到极高的造诣,只是他缺乏恒心,所以对许多研究都是有始无终。即以数学而论,虽则他学习为时甚短,却已经能不断提出疑难问题,使他的老师目瞪口呆。
他也曾开始研究音乐,决心学好弹奏曼陀铃的本领,由于他天生具有一副崇高的想象力和活泼细致的脑筋,所以能自弹自唱,随心所欲地编织曲调和歌词,使人听之忘倦。
虽然他涉猎广泛,最感兴趣的仍是素描和浮雕两项活动,从未放弃。
通过作者的讲述,我们不得不感慨达·芬奇是天选之人。他身上蕴含着一种孜孜不倦的好学精神。
他要做一幅画,不是马上就动笔,而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如果没有勾勒出和他脑海中想象一致的画面,他就坚决不动笔,宁可搁置、拖延、退还人家的费用。
只但他完工,每幅作品都让人叹为观止,让所有同行仰慕不已。
我的阅读感受
一边读这篇文章,赞叹达·芬奇的才华,一边后悔我在意大利旅行的时候,没有买票去看他的那个画展。
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是同时代的人物,他们之间始终有激烈的竞争。米开朗琪罗甚至为此离开佛罗伦另谋高就。
达·芬奇是75岁生病去世的。他在世甚得国王喜爱,是躺在来探望他的国王臂弯里溘然离世的。
他在给国王讲述自己病况详情时,也悲叹自己触怒了神和人,因为他未曾接近本分为艺术效力。
在我们眼里,他已成神。然而,从他死前的忏悔可以看出,他对自己要求颇高,他为艺术效力的境界和标准超越常人,这也是他垂名千史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