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首期高研班

人生常态·思考||浅谈“努力”

2021-04-15  本文已影响0人  墨简

两年前不想谈“努力”这两个字,感觉太缥缈,那是见不到天日自我安慰的一个词儿。

我是一位普通再普通不过的没有任何背景的偏远地区学校小职员,除了做好上班的本职工作外,剩下的时间大部分是选择追剧、购物、玩牌,热衷大多数女同胞喜欢的消遣。不同的是,我还有点小梦想,下半年能在小学数学领域有专业性的深度学习,能成为自己心目中“帅”师,再有点自己的小生活:养养花、画个画、写个小诗、热恋个书法,人生莫过于如此,足以!

为此我在闲暇之余不亦乐乎地花大量的心思选关于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的书籍。当所有书籍如期报到时,我是兴奋的。如果此时还用“努力”一词,我不排斥也不依恋。“努力”让自己、家人过上安逸的生活,一直存在着我的意识行态中。

然而,就在我将要执行自我蜕变的下半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被调离了!我所有暗自欣喜的计划如炮灰一样灰飞烟灭,随之专业也进行了180度的旋转,我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欣喜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镇西茶馆”公众号。接触到它还得感谢一个特有魄力的县城实验小学女校长,她在讲座中陶醉地讲述着她一路走来的教育生涯故事,其中就提到李镇西老师。通过“镇西茶馆”,让我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将“努力”变为常态化,是我当机立断的选择。

之前有个小小的爱好——听书,加入网师之后知道了高人的做法——读书(深读、啃读、精读);知道了知识背后的知识,行动上持续的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必经途径。“努力”也渐渐向我靠近,时间花在哪儿,成绩就出在哪里。通过参与“新网师”共读打卡学习,我对深度学习有了深层次的认知,以及学会使用讯飞输入法、石墨做文字载体,并在早已注册好个人微信公众号上有素材可发。两年前的第一个学期在同事们仅仅忙碌自己的教学时,我在完成基本教学工作、学校安全工作的同时,挤牙膏式的以“优秀”在《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和《民主与教育》结业。下半年为推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果断将目标转移为《构筑理想课堂——语文研课》,想到下半年的工作量,不敢再有奢望。又是偶然,上半年一起学习的恩师们都以自己卓越的学习力选择了自己的目标课程。而我,只能望而却步!一、专业确实需要深读学习,需要时间与精力的高度统一。二、自己清楚自己肤浅的知识含量。选择一门其实也没什么遗憾,量力而行么。从《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微信群里看到,每个学友都因选择不同而被“分班”,其中恩师兼组长的王晓娟老师问:“再有人报《教育与写作》了没?”,意味着选课活动的即将结束。我半开玩笑也真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之后,不料,我又被一群优秀的老师们拉上了船,一般来说“被拉上了船,这船就是贼船”,这下可拉上了通往光明的船。没辙,吸引力法则,他们轻轻一拉,我就上去了!第二年的第一学期专注研修《语文研课》,第二学期教育通史,本学期又转科为数学专注于《玩游戏,学数学》真希望这学期的学习也能以“优秀”而结案。很幸运自己挤牙膏式地加入了彼岸·教师成长联盟——高研班。这么一看来,“努力”它是一个光点,不再排斥,持续记录自己“努力”的行径。

当自己“由内向外”自发的想做事时,“努力”的身影随处可见。越是碎片化的时代,越要系统性的学习。早起阅读,已成为一种习惯。走路、散步、干家务、甚至吃饭时都在听书,听完后用石墨文档整理精华、金句、及感悟。长期以往,所有的任务都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超越完成!

当“努力”变成常态化,生活会变得更充实,交际的圈层也会发生变化,见识大咖们的专注、聚焦和努力。

人生无法重来,但人生方向可以选择,终身学习,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让有限的生命,创造更多的价值,不负此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